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今年6月26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發電園區與(yu) 龍羊峽水光互補發電站正式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成為(wei) 全球最大裝機容量的光伏發電園區和最大裝機容量的水光互補發電站。
作為(wei) 青海省重點建設的兩(liang) 大新能源產(chan) 業(ye) 基地之一,海南州已建成和在建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為(wei) 2794萬(wan) 千瓦,形成了水、風、光、儲(chu) 、地熱“五位一體(ti) ”的清潔能源發展模式。
這不是海南州的“好風光”第一次獲得關(guan) 注。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深藍色的光伏板下,時而悠閑地吃草、時而追逐奔跑的“光伏羊”也曾刷爆朋友圈。
其實,無論是創造一個(ge) 個(ge) 全球之最,還是“板上發電、板下牧羊”,從(cong) 增速奔向提質,發展不僅(jin) 僅(jin) 在海南州。
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的青海,擁有得天獨厚的清潔能源資源優(you) 勢。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187萬(wan) 千瓦,位居全國第五,黃河上遊是全國十三大水電基地之一,水電調節性能十分優(you) 越;光伏資源理論可開發量35億(yi) 千瓦,位居全國第二,且光伏發電成本全國最低;風能技術可開發量7500萬(wan) 千瓦以上,位居全國前列,尤其是低風速風電開發潛力巨大;10萬(wan) 平方公裏以上的廣袤荒漠化土地,新能源開發優(you) 勢顯著。
2016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青海考察時提出“使青海成為(wei) 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產(chan) 業(ye) 基地”,2021年考察青海時進一步明確“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的更高目標。全省上下著力推動清潔能源開發、新型電力係統構建、儲(chu) 能多元打造。截至2021年底,全省電力裝機達到4286萬(wan) 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90.83%,新能源裝機占比達61.36%,兩(liang) 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以今年上半年為(wei) 例,青海清潔能源發電量達到426.7億(yi) 千瓦時,占全省總發電量的84.8%。其中,新能源發電量212.6億(yi) 千瓦時,占比42.3%;新能源日發電量超過1億(yi) 千瓦時的天數為(wei) 138天,新能源日發電量超過水電的天數為(wei) 96天。
今年6月25日至7月29日,青海開展了為(wei) 期35天的“綠電5周”活動,使用風、光、水等可再生能源供電,實現了生產(chan) 生活用電碳的“零排放”。連續六年舉(ju) 辦綠電實踐活動,持續打破全清潔能源供電世界紀錄,也是青海省基於(yu) 優(you) 良的能源結構、著力推進清潔低碳消費轉型的一個(ge) 縮影。
十年來,青海750千伏、330千伏骨幹網架得到進一步優(you) 化完善,農(nong) 網改造和鞏固提升為(wei) 農(nong) 牧區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可靠電力保障。建成青豫直流特高壓外送通道,是全國新能源占比最高的特高壓工程。清潔供暖示範縣建設試點擴麵,農(nong) 牧區群眾(zhong) 實現高效清潔用能。能源結構持續優(you) 化,2021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比重達29.3%,全國第一。
上個(ge) 月,中車海西州新能源裝備製造零碳產(chan) 業(ye) 園開工建設。建成後,這將成為(wei) 青海省規模最大、產(chan) 業(ye) 鏈最齊全的風電光伏裝備產(chan) 業(ye) 集群基地。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於(yu) 柴達木盆地,憑借豐(feng) 富的太陽能、風能等優(you) 勢資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清潔能源企業(ye) 在這裏集聚發展。如今,不僅(jin) 格爾木東(dong) 出口、烏(wu) 圖美仁、德令哈西出口3個(ge) 清潔能源基地已初具規模,海西還利用鈉鹽產(chan) 業(ye) 基礎優(you) 勢,發展大規模熔鹽儲(chu) 能項目建設,大幅度提升儲(chu) 能時長,突破發展瓶頸,打造多元協同高效儲(chu) 能體(ti) 係。通過積極開展抽水蓄能電站、規模運輸電網等建設,構建了以長時儲(chu) 能、多能互補為(wei) 支撐點的清潔能源供給體(ti) 係。
讓我們(men) 將目光投放得更遠些。十年來,青海全力打造能源資源“金色名片”,黃河上遊水電基地規模持續擴大,集約化、基地化開發水風光資源,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全麵推進,海南、海西兩(liang) 個(ge) 可再生能源基地全麵邁上千萬(wan) 千瓦級,建成全省開采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魚卡礦區400萬(wan) 噸/年礦井,高原油氣基地生產(chan) 當量接近千萬(wan) 噸級,能源供應保障基礎不斷夯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堅持把生態保護作為最大責任
保護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生態屏障”“地球第三極”,加強生態保護是青海立省之本。[詳細] -
扛牢生態保護責任 全力守護“中華水塔”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詳細] -
三江之源 同心築夢
大美青海,各族群眾同心共奏民族團結進步偉大樂章;共同培育民族團結進步美麗之花,共走民族團結進步康莊大道。編印《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事跡讀本》,編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讀本》,編纂《青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