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述說著生態之變
最美秋日,布哈河沿岸茂盛的牧草隨風搖曳,棲息的水鳥結伴向西而行。穿越廣袤的濕地和草原牧場,綠色漸漸變得濃鬱起來,青山綠水環抱著祁連山國家公園天峻片區,草原上,如珍珠般撒落的羊群在悠然覓食,青山遠黛、綠水清幽,共同勾勒出一幅和諧的自然圖景。
祁連山國家公園天峻片區位於(yu)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境內(nei) ,麵積60.88萬(wan) 公頃,是海西境內(nei) 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的重點區域。因地處高海拔地區,加之曾經一度的荒漠化,這塊被鄉(xiang) 親(qin) 們(men) 稱為(wei) “不長樹的地方”,青山綠水顯得尤為(wei) 珍貴。
曆史在持續向前演進,現如今,昔日裏黃沙肆虐、水草流失、黑土灘成災的種種悲劇不再上演,海西州認真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強力推進實施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與(yu) 建設綜合治理工程作為(wei) 守護柴達木生態屏障的應許之路。
濕地保護、荒漠化土地治理、退化草地補播、沙化草地治理等生態項目的相繼實施,尊重自然生態係統演替規律,統籌推進綜合治理、係統治理、源頭治理係列舉(ju) 措……自祁連山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方案實施以來,海西州高位推進,探索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持續增強生態係統循環能力,全麵維護生態平衡。
如今,風沙不再是這裏的“主角”,“青山綠水”正述說著瀚海之變。
晴天碧璽,布哈河流水淅淅,河畔茂密的沙棘林在秋日裏顯得更加茂盛。青海天峻布哈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yu) 天峻縣東(dong) 南部布哈河河穀平原,毗鄰縣城,是涵養(yang) 水源、生物多樣性、濕地保護的重要生態功能區。
“風沙少了,雨水多了,環境變好了!”家住天峻縣城的索南才讓對這幾年公園發生的變化讚不絕口。在公園裏休閑散步的索南才讓告訴記者說:“以前這邊都是光禿禿的沙灘,水也沒有這麽(me) 幹淨。現在,這裏的草都有人這麽(me) 高,還有水鳥和魚,多美啊!”
從(cong) 最初成立青海天峻布哈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再到完善相應管理製度並搭建完整的生態監測係統……近年來,天峻縣通過實施濕地保護與(yu) 恢複項目,逐步恢複項目區的濕地生態功能,項目區的濕地退化趨勢得到遏製,濕地生態係統在恢複完善中日趨好轉。
公園長廊的盡頭,家住新源鎮的仁青多傑正在對孩子講述魚類對於(yu) 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我想讓孩子從(cong) 小就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yi) 。”他感到,這幾年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還能見到小時候經常見到的湟魚,很是欣慰。
綠水映青山,魚鳥共相生。據了解,為(wei) 了更好地保護濕地,布哈河國家濕地公園分別設置了濕地保護區、恢複重建區、濕地生態展示區、宣教遊賞區等不同功能區,既實現了濕地環境的保護,又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當中。
離開濕地園區,沿著天木公路向西而行,蜿蜒碧清的布哈河水一路相伴,綿延伸展的草原牧場舒目遼闊,位於(yu) 祁連山國家公園緩衝(chong) 區的蘇裏鄉(xiang) 便在群山和草原的那一頭。
地處祁連山國家公園天峻片區的蘇裏鄉(xiang) ,肩負著核心區域108戶428人的生態移民搬遷重任,對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天峻片區建設意義(yi) 重大。隨著天峻縣《祁連山國家公園天峻片區生態移民搬遷安置實施方案》出台實施,目前,108戶搬遷戶已順利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世代生活在牧區的格日才旦樂(le) 便是其中的一位。
得益於(yu) 生態移民搬遷政策,今年格日才旦樂(le) 一家搬進了縣城寬敞溫暖的樓房裏。談起現在的生活,他高興(xing) 地說:“家裏的草場、牛羊都入了股,交給村裏的合作社由他們(men) 管理,鄉(xiang) 上還幫我找了一份公益性崗位工作,一年下來,工資、合作社年底的分紅、再加上草補獎金,我一個(ge) 人一年就能掙4萬(wan) 多元,日子越來越好了!”
祁連山國家公園天峻片區核心區涉及天峻縣2個(ge) 鄉(xiang) 鎮6個(ge) 村,共134戶532人,村集體(ti) 經濟4個(ge) 。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天峻縣相繼實施生態搬遷、產(chan) 業(ye) 轉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等生態環境保護與(yu) 建設項目,越來越多像格日才旦樂(le) 這樣的牧民享受到生態紅利。
就在我們(men) 要離開蘇裏鄉(xiang) 時,鄉(xiang) 上的黨(dang) 員們(men) 正帶領著草原管護員和群眾(zhong) ,忙著對道路沿線、祁連山國家公園區域內(nei) 的環境衛生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大家有的用火鉗撿垃圾,有的用編織袋裝,有的用鏟子鏟,有的裝車清運,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綠色植被浸染的高山草原、秀水逶迤的布哈河流域以及這裏和生態發展共融的蘇裏鄉(xiang) 親(qin) ……這些都隻是祁連山國家公園中的一瞥,越往西去,越見獵獵生態大旗下的生機盎然,這裏的每一處“青山綠水”都在述說著美好的生態之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黨的二十大代表、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農業推廣研究員祁洪芳
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湟魚洄遊的一條主要河流泉吉河中,大量的湟魚開始了洄遊的旅程。十年來,青海湖生物多樣性豐富度進一步提升,青海湖生態環境水平呈現出總體向好的態勢。[詳細] -
甘肅:推進“風光大省”向“風光強省”邁進
金秋十月,甘肅電投集團金昌河清灘30萬千瓦光伏電站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詳細] -
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今年6月26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發電園區與龍羊峽水光互補發電站正式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成為全球最大裝機容量的光伏發電園區和最大裝機容量的水光互補發電站。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