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東部農業區:“一分川、一分水、八分山”裏“刨金記”
圖為(wei) 馬鈴薯收獲。 李玉峰 攝
土生土長於(yu) 青海省海東(dong) 市化隆縣的何有財,取名“有財”,這些年,靠勤勞過上了致富的好光景。
黃河流經168公裏的青海省海東(dong) 市化隆縣,山大溝深,是個(ge) “一分川、一分水、八分山”的淺腦山區,也是青海東(dong) 部農(nong) 業(ye) 區的典型代表。
何有財所在的化隆縣查甫鄉(xiang) 查二村,傳(chuan) 統種植油菜籽、小麥、豌豆等,產(chan) 量不高,依靠種地發家致富,似乎是天方夜譚。
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何有財在菜市場看到一輛輛運輸馬鈴薯的車,他的心裏萌發了種馬鈴薯的願望。
初期,他一方麵向專(zhuan) 家虛心請教,同時利用自家耕地試種。第一年,他的馬鈴薯便創造了可喜的效益,之後,逐年擴大種植麵積。
創辦合作社,邀請技術人員現場指導,推廣馬鈴薯新品種、新技術……何有財介紹,2022年,合作社種植麵積達到了千畝(mu) ,“我們(men) 解決(jue) 了同村剩餘(yu) 勞動力的就業(ye) 問題,幫他們(men) 發家致富。如今,村民們(men) 個(ge) 個(ge) 都走在小康路上。”
圖為(wei) 青稞收獲。 李玉峰 攝
目前,包括何有財在內(nei) 眾(zhong) 多薯農(nong) 的努力,化隆縣“萬(wan) 畝(mu) 金蛋蛋”呼之欲出。據悉,今年,該縣查甫、雄先、紮巴等鄉(xiang) 鎮通過“聯合社+集體(ti) 經濟+農(nong) 戶”的經營模式,積極選育新品種新技術,共推廣種植馬鈴薯6.31萬(wan) 畝(mu) 。
據悉,當地馬鈴薯年均畝(mu) 產(chan) 量為(wei) 4000斤以上,年產(chan) 值達1億(yi) 元,原來不起眼的“洋芋蛋”變成了如今的“金蛋蛋”。
化隆縣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該縣正全力打造小麥、青稞、薯豆、油菜、果蔬“五個(ge) 十萬(wan) 畝(mu) ”種植基地,全年完成各類農(nong) 作物播種麵積57.95萬(wan) 畝(mu) ,共打造油菜、馬鈴薯、小麥、青稞等種植示範點43個(ge) 。
采用良種、良法、良技,化隆縣還利用“一分川、一分水、八分山”的山地氣候,以“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保險”發展模式,在紮巴、昂思多、二塘、巴燕等重點鄉(xiang) 鎮,共推廣種植青稞10.1萬(wan) 畝(mu) ,共打造千畝(mu) 青稞示範種植基地4個(ge) 、百畝(mu) 以上的4個(ge) ,青稞總產(chan) 量預計1.44萬(wan) 噸。
同時,引進早熟油菜籽品種,化隆縣在昂思多、二塘、巴燕、石大倉(cang) 等鄉(xiang) 鎮種植油菜22.17萬(wan) 畝(mu) ,尤其在紮燕公路兩(liang) 側(ce) 集中連片規模化種植油菜5.39萬(wan) 畝(mu) ,全縣油菜籽產(chan) 量約在2.57萬(wan) 噸。
圖為(wei) 冷水魚養(yang) 殖。 李玉峰 攝
技術共享、資源共享、共同富裕……藏族漢子完麽(me) 才旦如今格外忙活,“不僅(jin) 化身老師手把手指導村民種植油菜、青飼草等,還成立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不斷探索現代農(nong) 業(ye) 經營模式。”
從(cong) 本鄉(xiang) 鄰村到鄰鄉(xiang) 遠村延伸,完麽(me) 才旦的合作社流轉土地6420畝(mu) ,種植小麥、油菜、青稞、馬鈴薯、飼草等,輻射帶動了一大批像朱公保才旦、冶海青等種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和種植大戶。
而依托“一分川、一分水、八分山”中的“一分水”,化隆縣在黃河水域發展冷水魚網箱養(yang) 殖,目前,全縣核準漁業(ye) 養(yang) 殖麵積11公頃,水產(chan) 養(yang) 殖合作社8家。
化隆縣海林漁業(ye) 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已成立十年之久,是當地虹鱒魚養(yang) 殖技術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該基地負責人介紹,合作社以電商銷售為(wei) 龍頭,以現有生產(chan) 能力為(wei) 依托,希望發展成為(wei) 綠色、品牌化的養(yang) 殖基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入圍第27屆電視文藝“星光獎”
據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28日消息,27日,第33屆電視劇“飛天獎”、第27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頒獎典禮新聞發布會公布“飛天獎”“星光獎”評選情況和入圍作品名單。[詳細] -
青海檢察機關:聚焦治理難題 推進公益訴訟
牽動人心的傳染病、困擾牧民的“熊出沒”現象、遊客屢屢投訴的出租車宰客問題、青海湖裸鯉的有效保護……自青海省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製度建立以來,這些事關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詳細] -
青海互助警民聯手救助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長耳鴞
記者30日從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公安局獲悉,日前,互助縣公安局塘川派出所聯合當地民眾,成功救助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長耳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