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大美青海從“展牆”走進心靈

發布時間:2022-11-15 11:08:00來源: 青海日報

  從(cong) 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北源楚瑪爾河到碧波蕩漾的青海湖,從(cong) 黃河源頭瑪多縣到“天下黃河貴德清”……“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自開展以來,位於(yu) 地方展區內(nei) 的青海單元,持續迎來觀展熱潮,展牆上一幅幅美景令人賞心悅目,交織出青海令人心曠神怡的美麗(li) 畫卷。

  “三江源地區濕地麵積穩居全國首位,藏羚羊從(cong) 不足2萬(wan) 隻增長到7萬(wan) 多隻,普氏原羚從(cong) 870多隻恢複到2800多隻,生態功能持續鞏固。”跟隨著講解員金花的講解,觀眾(zhong) 紛紛舉(ju) 起手機,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照片前打卡留念。

  “隻有能夠與(yu) 展板上的每一張圖片、展櫃中的每一件實物對話,才能真正把青海故事講好。”這是講解員金花最大的感受。

  展區一隅,反映的是青海省生態環境改善的全貌。72萬(wan) 平方公裏的大美青海將最大的價(jia) 值、最美的顏值濃縮在一件件實物、一張張圖片和一段段視頻中。

  在現場,幾張青海生態景觀的照片吸引了眾(zhong) 多觀眾(zhong) 的目光: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星星海、黃河上遊青海貴德段以及可可西裏卓乃湖等等。許多觀眾(zhong) 通過展覽了解到,青海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推動生態的“高顏值”轉化為(wei) 發展的“高質量”,不斷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

  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觀眾(zhong) 王海嘯說:“家鄉(xiang) 這些年的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大家都真切感受到環境質量有了很大提升,讓人倍感自豪。”

  講解員金花來自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今年8月,經過選拔,成為(wei)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青海單元講解員。觀眾(zhong) 們(men) 通過聆聽金花的講解,細心品讀展牆上每張圖片背後的故事,感受生態保護工作開展以來青海翻天覆地的變化。

  聽到很多在京工作、學習(xi) 的青海人對家鄉(xiang) 的讚美,讓金花感受到驕傲無處不在、自豪無處不在。金花告訴記者,當她一遍遍為(wei) 觀眾(zhong) 講述青海十年的非凡成就時,對家鄉(xiang) 的熱愛之情更加濃厚,她想要把對家鄉(xiang) 的熱愛融入到講解中,讓更多人了解青海,感受青海魅力。

  “2016年,我國首個(ge)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啟動,‘一戶一崗’生態管護公益崗位機製成為(wei) 最大的亮點。”隨著金花的講解,一幅亮眼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區生態管護隊開展巡護的照片映入觀眾(zhong) 眼簾。

  金花接著說:“在體(ti) 製試點範圍內(nei) ,從(cong) 事傳(chuan) 統畜牧業(ye) 的當地牧民成為(wei) 生態管護員,他們(men) 放下牧鞭、守護江源,真正成為(wei) 國家公園的守望者。目前,有14萬(wan) 名生態管護員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金花告訴記者,為(wei) 做好青海單元的講解工作,抵京後接受了為(wei) 期一周的專(zhuan) 業(ye) 集中培訓,從(cong) 形體(ti) 聲樂(le) 到禮儀(yi) 禮節,從(cong) 規範講解到集中軍(jun) 訓,整個(ge) 過程忙碌且充實。她說:“通過培訓,我們(men) 在講解理解上有了一個(ge) 質的飛躍。”

  談及參加此次大型展覽講解工作的感受,金花難掩激動之情。她坦言:“我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hui) ,一萬(wan) 多字的講解詞,我總是不知不覺就背到了深夜。作為(wei) 這一盛事的參與(yu) 者和見證者,向觀眾(zhong) 講述青海的發展,帶大家看一看青海這十年的變化,那一刻,自豪感、榮譽感油然而生。”

  如今,良好生態環境,已成為(wei) 讓青海人民最有幸福感的公共產(chan) 品。

  大學生李瑤邊走邊看邊拍照留念,“在青海單元,我能感受到青海不斷變好的生態環境和人與(yu) 自然的和諧關(guan) 係。青海單元不僅(jin) 讓我們(men) 看得見美麗(li) 山水、望得見連綿濕地,也是我們(men) 感受最深的發展成果。”

  展覽現場,還展出了青海生物多樣性照片牆,引來不少觀眾(zhong) 駐足觀看。據金花介紹,照片牆以青海的生態景色為(wei) 底圖,展示了青海具有代表性的動植物照片,遠看的話,這些照片組成的是青海版圖的輪廓。位於(yu) 其中間部分的幾幅野生動物照片,是青海本土攝影家在國際攝影大賽上的獲獎作品。

  “隨著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青海野生動物數量不斷增加,生物多樣性有效恢複。我們(men) 現在看到的是雪豹、馬麝、白唇鹿、等珍稀動植物的影像……”

  從(cong) 參與(yu) 選拔到擔任青海單元的講解員,在金花看來,這場展覽不僅(jin) 讓她對家鄉(xiang) 的一草一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越來越多的觀眾(zhong) 從(cong) 這裏走進大美青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萬類和諧美入人心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位於地球第三極的青海,就是這大美的“集大成者”。冰川湖泊、森林草原、濕地沙丘、河穀幽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以千萬種姿態融合匯聚,滋養著生靈萬物。 [詳細]
  • 綠水為墨執青筆 描繪生態新圖景

    在日月山下,湟水河上遊,有一座被賦予“茶馬商都”美稱的文化古城——西寧市湟源縣,這裏既是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個獲此殊榮的縣區。[詳細]
  • 格爾木市:踐行政治監督 護航生態文明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做深做細做實政治監督,督促各級黨組(黨委)切實扛起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以鐵的紀律守護綠水青山,為全市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強紀律保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