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香格裏拉的源頭 木裏天生一座珍稀動植物“博覽園”

發布時間:2022-12-08 10:53:00來源: 華西都市報


木裏縣城

  1924年,美國探險家約瑟夫·洛克來到恰朗多吉雪山下,拜訪了神秘的“木裏王國”。後來,他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用一組圖片,給這片土地貼上了“上帝瀏覽的花園”“香格裏拉的源頭”等標簽。

  1953年2月19日,被稱為(wei) “中國最後一個(ge) 王國”的木裏王國,變成了木裏藏族自治區(縣級),兩(liang) 年後更名為(wei) 木裏藏族自治縣。隨後的近70年間,在木裏這片13252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發生了太多的故事:傳(chuan) 奇的“馬班郵路”變為(wei) 現代化物流、33772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經濟總量增長1493倍……

  如今,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個(ge) 穩定、和諧、幸福、美麗(li) 的木裏正茁壯成長。

  火到海外

  兩(liang) 次登上《國家地理》雜誌

  木裏,這個(ge) 深藏於(yu) 橫斷山脈深處的秘境,究竟有多美?

  近一個(ge) 世紀前,約瑟夫·洛克初次探訪雲(yun) 南。他曾途經木裏縣境內(nei) 的水洛、都魯和呷洛進入貢嘎山,這條路線也被稱為(wei) “洛克之路”。洛克感歎說:“我平生未見過如此綺麗(li) 的景色,如果《創世紀》的作者曾看到此等美景,將會(hui) 把亞(ya) 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裏。”

  曾經,木裏還是“遙遠”的代名詞。“人不能並肩,馬不能雙行”的羊腸小道、河裏是常見的豬槽船和水皮袋、溜索上還有一個(ge) 往河對岸攀爬的小夥(huo) 子……這是60多年前木裏常見的場景。

  1961年開通的西昌到木裏的公路,是木裏境內(nei) 的第一條公路。順著這條路,可以看到雪山草甸、富麗(li) 的寺廟、虔誠的僧侶(lv) 、寧靜的村寨、溫暖的陽光,還有聖潔的天空和溪流。

  也許是穿越時空的接力,2021年8月,涼山攝影師阿卓誌鴻通過攝影專(zhuan) 題《怒放的木裏,美到不真實》,讓“上帝瀏覽的花園”木裏再次登上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在阿卓誌鴻的照片中,雪後的瑪娜茶金如同世外仙境,在世界級觀景平台上,不僅(jin) 可眺望木裏境內(nei) 最高峰恰朗多吉,還可遙望百裏之外的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

  如今,超過3000公裏的公路和即將開建的西香高速木裏支線帶來的交通變化,會(hui) 讓這份來自“香格裏拉源頭”的美,成為(wei) 更多人夢中的“詩和遠方”。

  擺脫貧困

  貧困發生率從(cong) 25.8%下降至0

  雖然是“上帝瀏覽的花園”,但在很長一段時間,木裏都戴著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貧困發生率最高時超過25%。

  如何擺脫絕對貧困?家住木裏縣羊棚子村的羅友軍(jun) 給出的答案是養(yang) 牛。2014年被識別為(wei) 貧困戶後,羅友軍(jun) 用1萬(wan) 元產(chan) 業(ye) 扶持金買(mai) 了3頭牛。2017年底,他靠養(yang) 牛掙了3萬(wan) 多元,第二年住進新房後,他決(jue) 定擴大養(yang) 牛規模,“爭(zheng) 取年收入達十萬(wan) 元左右。”

  脫貧攻堅不僅(jin) 讓羊棚子村修了道路、房屋,種起了金絲(si) 皇菊,更讓木裏成為(wei) 全省“先進摘帽縣”“奔小康先進縣”。2020年,木裏97個(ge) 貧困村、7391戶貧困戶、33772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從(cong) 最高時的25.8%下降至0。

  嚐到脫貧甜頭的木裏,又開啟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一輪征程。今年8月,位於(yu) 木裏縣簸箕籮村的木裏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示範園裏,150畝(mu) 金絲(si) 皇菊迎來了大豐(feng) 收。

  一組來自木裏縣政府官網的數據,更直接展示著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木裏“一號工程”的發展成績:建成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3個(ge) ,發展中藥材5300畝(mu) 、魔芋6710畝(mu) 、羊肚菌7890畝(mu) 、皺皮柑9134畝(mu) 、珍紅辣椒9919畝(mu) ,實現種養(yang) 殖業(ye) 產(chan) 值57.03億(yi) 元。

  資源豐(feng) 富

  打造“四川黃金第一股”

  木裏自古就有“黃金王國”的美譽,也確實“家裏有礦”,並且是金礦,目前已探明15處岩金礦和21處砂金礦。

  可是直到新中國成立前,木裏也隻有零星的土法淘金。1953年,為(wei) 了新建縣城,木裏才有了專(zhuan) 業(ye) 的建築行業(ye) 。到1978年,木裏已擁有采掘、建材、機械、電力等工業(ye) 企業(ye) 42個(ge) ,但黃金產(chan) 量僅(jin) 為(wei) 17.45千克。

  上世紀90年代末,木裏梭羅溝金礦被發現,開啟了“黃金王國”的複興(xing) 之旅。從(cong) 發現到勘探、開發,20多年間,梭羅溝金礦正在一步步走出四川、走向全國,逐漸成長為(wei) 木裏的支柱產(chan) 業(ye) 之一。

  木裏縣已明確,要加快梭羅溝金礦技改擴能和上市進程,著力打造“四川黃金第一股”。不僅(jin) 如此,當地還要構建“3+2”現代新型工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3”是指水電、新能源、現代礦業(ye) 三大優(you) 勢支柱產(chan) 業(ye) ;“2”是指生態農(nong) 產(chan) 品深加工業(ye) 和民族手工業(ye) 兩(liang) 大新型特色產(chan) 業(ye) ),持續發展“風光水”綠色能源產(chan) 業(ye) 。

  2021年6月30日,位於(yu) 木裏縣境內(nei) 的雅礱江楊房溝水電站首台機組並網發電,這是國內(nei) 首個(ge) 設計施工總承包的百萬(wan) 千瓦水電站,每年發出的清潔電能相當於(yu) 西藏2018年的全社會(hui) 用電量。

  這一年,木裏縣地區生產(chan) 總值為(wei) 54.688億(yi) 元,是1952年全縣經濟總量366萬(wan) 元的1494倍。

  生物多樣

  天生一座珍稀動植物“博覽園”

  “美麗(li) 、遼闊、深遠”的木裏,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南部橫斷山脈中段峽穀地帶,素有綠色寶庫之稱,是長江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林,也是我國僅(jin) 存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區。

  據統計,木裏現有林業(ye) 用地麵積94.14萬(wan) 公頃,其中林地62萬(wan) 公頃,森林覆蓋率67.3%,活立木蓄積量1.17億(yi) 立方米,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國的百分之一,以縣為(wei) 單位居全國之首。

  恰朗多吉峰是涼山最高的山峰,在這座山下平均海拔達3100米的廣闊“綠色海洋”裏,無數珍稀動植物“精靈”和諧共處。

  在木裏人中央次爾的鏡頭裏,似乎有一座珍稀動植物“博覽園”,金錢豹、狼、豹貓、中華鬣羚、黃喉貂等眾(zhong) 多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及枯魯杜鵑、木裏秋海棠、木裏垂頭菊等珍稀植物,都是這座“博覽園”裏的“原住民”。

  “生物多樣性關(guan) 係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這些“原住民”在木裏,也經曆了從(cong) 被傷(shang) 害到被保護的過程。

  兩(liang) 年前,木裏縣博窩鄉(xiang) 啟動糧食補償(chang) 試點工作,如果群眾(zhong) 種植的玉米、土豆等作物被野生動物偷吃或破壞後,政府會(hui) 專(zhuan) 門撥付經費款項進行補償(chang) ,但前提是不能傷(shang) 害野生動物。

  從(cong) “撿起木棒就打”到“糧食被吃有補償(chang) ”,映射出的是木裏人與(yu) 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

  到目前為(wei) 止,以“木裏”命名的動物和植物已有50餘(yu) 種,生物多樣性讓木裏更加熱鬧非凡。

  參考文獻:《木裏藏族自治縣誌》編纂委員會(hui) .木裏縣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