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調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水生態環境監測重點
圖為(wei)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境內(nei) 風光。李江寧 攝
“在未來,有必要針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河流和濕地開展持續的水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並將監測重點向受氣候變化影響更大、與(yu) 國家公園核心管理區域聯係更緊密的河流源頭區域轉移。”7日,中科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熊雄表示。
當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發布會(hui) 在線上舉(ju) 行。
祁連山是我國西北地區和青藏高原北緣的“天然濕島”和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它是黃河和西北諸河的重要水源地,還滋養(yang) 了省內(nei) 的青海湖、河湟穀地和柴達木盆地等重要生態區。祁連山的生態功能與(yu) 水密不可分,豐(feng) 富的水資源維係著區域內(nei) 各類自然生態係統的健康穩定,是祁連山區別於(yu) 西北幹旱區那其他區域的重要特征,豐(feng) 富的水資源還孕育了祁連山豐(feng) 富多樣的水生態係統,在區域內(nei) 營養(yang) 循環、碳匯固持、支撐陸生生態係統等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圖為(wei)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境內(nei) 風光。李江寧 攝
自2020年開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委托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開展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典型河流和濕地水生態環境及水生生物多樣性專(zhuan) 項調查評估工作。完成了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河流和濕地水生態環境現狀的全麵“體(ti) 檢”。
調查結果顯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河流和濕地屬於(yu) 高山清潔冷水型水生態係統。河流水質良好,大部分樣點水質優(you) 於(yu)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類要求。共發現水生生物500餘(yu) 種,其中不同季節發現浮遊藻類56種至127種,著生矽藻127種至137種,浮遊動物51種至88種,底棲動物61種至93種,魚類11種,水生高等植物71種,沒有發現外來魚類,涉及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shu) 和中國物種紅色名錄魚類1種,青海省重點保護魚類2種。濕地的水生生物多樣性和生物量均高於(yu) 河流。
近年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建立水文監測站1處、生態定位站2處、氣象監測站15處、蟲情監測設備22處,天空地一體(ti) 化監測網絡覆蓋麵積達到8000平方公裏,布設監測點226個(ge) ,其中植物監測樣地98個(ge) ,動物監測樣線37條。實現了對水土氣生等各項生態指標的實時監測和數據的高效穩定傳(chuan) 輸,有效提升了祁連山國家公園監測感知能力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能力。
“未來可依托國家公園現有的管護站體(ti) 係,構建基於(yu) 管護站網絡的水生態環境自動監測體(ti) 係,結合國家公園管理局與(yu) 專(zhuan) 業(ye) 科研團隊的優(you) 勢力量,進一步提升對氣候變化影響下的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水生態係統的科學認識,為(wei) 祁連山生態保護工作提供科學指導和技術支撐。”熊雄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祁連山是我國西北地區和青藏高原北緣的‘天然濕島’和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和西北諸河的重要水源地。”12月7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新聞發布會上。[詳細] -
互助:投近億元資金拓國土綠化“版圖”
11月28日,記者從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獲悉,互助縣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切實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成果轉化為生態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全麵完成國土綠化、林草資源管護、濕地保護與恢複、城市園林建設。[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兩名簽約攝影師作品榮獲“鏡頭中的國家公園”攝影大賽獎
11月27日,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近日,“鏡頭中的國家公園”攝影大賽活動評選結果公布,祁連山國家公園簽約攝影師楊金花作品《鳥瞰翡翠湖》榮獲二等獎,簽約攝影師馬海青作品《水上沙漠》榮獲優秀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