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冬季巡護
記者8日從(cong)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林草局獲悉,近百名農(nong) 牧民野保員投入到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冬季巡護工作。
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於(yu) 2003年,跨那曲市的申紮、尼瑪、色尼、安多、班戈5縣區。90餘(yu) 名農(nong) 牧民野保員兵分多路相繼進入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巡護工作,重點開展野生動植物監測、野生動物救助、野生動物肇事補償(chang) 情況、排查外來入侵物種情況,向保護區周邊民眾(zhong) 宣傳(chuan) 野生動植物保護相關(guan) 法律法規知識等。
那曲市林草局四級調研員毛世平介紹,巡護工作是保護區管理機構每年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的日常工作。開展巡護活動能夠掌握藏羚羊等野生動物活動規律,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宣傳(chuan) 、巡護力度,增強保護區內(nei) 民眾(zhong) 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季節不同巡護的內(nei) 容也略有不同,冬季主要針對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繁殖季節開展,夏季主要對鳥類繁殖季進行開展,巡護範圍為(wei) 錯鄂、措那湖、夯錯等主要有島嶼分布的湖泊。
毛世平表示,除了保護區日常工作外,今年,那曲市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通過《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遙感監測與(yu) 管理信息係統建設》項目的實施,利用遙感監測手段對保護區內(nei) 物種多樣性、生態係統多樣性以及棲息地環境等方麵開展監測,設立了兩(liang) 個(ge) 野外監測,視頻效果比較明顯,下一步將加大科技監測資金投入。同時開發了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外智能巡護監測管理平台,目前,保護員培訓比例還較低,今後將加大培訓力度,有效提升智能巡護監測平台的使用頻率,利用科技提升巡護效率。
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有1個(ge) 管理局、6個(ge) 管理分局,18個(ge) 管理站,94名農(nong) 牧民協議野保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總體改善趨勢
記者7日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發布會上獲悉,與試點前相比,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植被麵積增加51.27平方公裏,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總體改善趨勢。 [詳細] -
“中國東方白鸛之鄉”:衛星追蹤8年 東方白鸛國際遷徙區域在擴大
“我們開展東方白鸛衛星追蹤8年,給101隻東方白鸛佩戴了衛星追蹤器,基本掌握了它們在國際上的遷徙路線和活動區域,也曾首次發現東方白鸛到韓國、朝鮮等地越冬。”[詳細] -
焦點訪談:保護生物多樣性 中國在行動
12月7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二階段會議即將在公約秘書處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爾開幕,中國將繼續作為主席國,領導大會實質性和政治性事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