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德慶鎮邱桑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築牢鄉村振興“耕”基

發布時間:2022-12-19 11:26:00來源: 拉薩日報

  圖為(wei) 堆龍德慶區德慶鎮邱桑村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現場各種機械正在緊張作業(ye) ,到處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拉薩融媒記者 莫瑞英攝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yi) 畝(mu) 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日,堆龍德慶區德慶鎮各村搶抓農(nong) 田建設的“黃金時期”,推動高標準農(nong) 田項目加快實施,全力以赴將糧田變為(wei) “良”田。

  在堆龍德慶區德慶鎮邱桑村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項目現場,鉤機和推土機等大型機械在田間往來穿梭作業(ye) ,在藍天白雲(yun) 的映襯下格外耀眼,經過村民的“精心雕琢”,一片片坡地變成了一道道梯田。眼見著糧田變“良”田,邱桑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索朗羅布的眼中滿是對明年豐(feng) 收的憧憬和喜悅。“我們(men) 村有2600畝(mu) 的土地參與(yu) 到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該項目主要由我們(men) 村委會(hui) 負責,投入了400多位勞力和20多個(ge) 機械,農(nong) 閑人不閑,他們(men) 能在這個(ge) 冬天有不錯的收入,未來幹農(nong) 活也能更加現代化。”

  德慶鎮位於(yu) 堆龍德慶區西北部,平整耕地麵積小且分散,生產(chan) 能力較弱。為(wei) 進一步改善耕作條件,提高耕地質量,德慶鎮多次召開研判會(hui) 議,對於(yu) 現有適宜修建高標準農(nong) 田的耕地進行規劃設計,並充分利用秋收後農(nong) 閑時間,組織人員車輛修建高標準農(nong) 田,努力實現“修建高標準農(nong) 田、提高水土保持能力、促進農(nong) 民增產(chan) 增收”的農(nong) 田建設目標。

  據了解,今年德慶鎮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總麵積為(wei) 10143畝(mu) ,總投資3042.9萬(wan) 元。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15%,計劃在明年三月底前全部完工,完工後將大大提高生態、經濟等效益。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擴大了種植麵積,提高了現有耕地資源利用效率,可以穩定糧食的播種麵積和產(chan) 量。同時還改善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條件,通過田間道路和水利設施的修建,方便了大型機械作業(ye) ,降低了種植成本,也提高了防災抗災的能力,更為(wei) 傳(chuan) 統耕種方式向高效集約化種植模式的轉變奠定了堅實基礎。高標準農(nong) 田建成後,通過投工投勞,預計全鎮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德慶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張良宏說。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熱火朝天,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宣講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迎著冬日暖陽,村民們(men) 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麵的宣講。宣講員用貼近生活、貼近群眾(zhong) 的語言巧妙地把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傳(chuan) 遞到大家心中,讓大家聽得進、學得會(hui) 、悟得懂。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邱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隻有土路,一起風就塵土飛揚,現在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戶戶,環境衛生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下一步,農(nong) 村人才、產(chan) 業(ye) 、基礎設施都會(hui) 全方位發展,我相信未來邱桑村會(hui) 發展得更好。”邱桑村村民紮西羅布說。

  群眾(zhong) 的所期所盼就是工作所向。德慶鎮廣大黨(dang) 員幹部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契機,深入到群眾(zhong) 中去,傾(qing) 聽他們(men) 的建議與(yu) 呼聲,了解他們(men) 真實的想法和訴求,不斷把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好,提高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下一步,我們(men) 鎮將把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黨(dang) 的建設、經濟發展、社會(hui) 穩定和民生保障等各領域各環節,讓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真正在德慶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張良宏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