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農牧業五大亮點 鞏固發展農業農村持續向好勢頭
今年以來,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係統統籌疫情防控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紮實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和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打造,以五大工作亮點鞏固發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持續向好勢頭,全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為(wei) 全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發揮了“壓艙石”作用。
攻堅發力,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打造縱深推進。遴選4個(ge) 先行示範市州和4個(ge) 先行示範縣進行打造,先行先試、示範引領。累計認證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1015個(ge) 。輸出牛羊肉、油料、青稞、露地蔬菜、枸杞等大宗綠色產(chan) 品80餘(yu) 萬(wan) 噸,價(jia) 值130億(yi) 元,農(nong) 畜產(chan) 品出口達到近億(yi) 元。
紮根基層,科技服務“最後一公裏”難題有效緩解。開展以“下基層、強服務、解民憂”為(wei) 主題的服務基層行動,“三支隊伍”帶動市(州)縣(市區)千餘(yu) 名技術人員紮根一線,開展政策宣講200餘(yu) 場次,專(zhuan) 題調研160餘(yu) 次,征得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意見300餘(yu) 條,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品種60個(ge) ,解決(jue) 生產(chan) 技術難題80餘(yu) 個(ge) ,為(wei) 廣大農(nong) 牧民解決(jue) 困難問題2500餘(yu) 個(ge) 。
謀劃長遠,高原現代種業(ye) 振興(xing) 工作加碼提速。新收集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524萬(wan) 份,采集製作畜禽種質資源1.43萬(wan) 份和水產(chan) 種質資源0.42萬(wan) 份,1家企業(ye) 入選國家種業(ye) 陣型企業(ye) 。青海省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認定為(wei) 全國北繁製種基地。建成國家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複份庫,完成國家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複份庫(西寧)建設,改造提升種畜場5個(ge) ,種子(苗)生產(chan) 基地10個(ge) 。
培優(you) 主體(ti) ,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全省國家級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集群和產(chan) 業(ye) 強鎮分別達到4家、3個(ge) 和18個(ge) ,帶動能力不斷加強,全省主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2%。新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ye) 3家和年銷售收入超億(yi) 元的省級龍頭企業(ye) 5家,新認定省級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聯合體(ti) 10家,支持培育199家示範社和第三批農(nong) 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扶持203個(ge) 縣級以上示範性農(nong) 牧場發展壯大,農(nong) 牧業(ye) 經營主體(ti) 銷售收入達到51億(yi) 元。
調整結構,秋冬季農(nong) 作物種植結構發生重大變革。全省二茬作物複種作物麵積達1.12萬(wan) 公頃,同比增加0.2萬(wan) 餘(yu) 公頃;冬油菜在平安區試種基礎上,擴大到黃河沿岸,種植麵積達到567公頃,增加400公頃,使青海省油菜花期提前1個(ge) 月。此外,海東(dong) 市冬蒜種植麵積突破667公頃。複種作物、冬小麥、冬油菜、冬蒜種植麵積均創曆年之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交通領域首個PPP項目西海至察汗諾公路建成
青海省交通運輸廳26日晚發布消息,青海省西海(海晏)至察汗諾公路主體工程(K3+280—K205+600段)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標誌著青海省交通領域首個PPP項目順利建成。 [詳細] -
青海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推動全麵綠色低碳轉型
26日,記者從青海省人民政府獲悉,該省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從供給、消費、固碳“三端”發力,突出青海特色,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詳細] -
青海烏蘭:50多隻野生馬鹿在崇山峻嶺中奔跑覓食
近日,在地處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烏蘭縣柯柯鎮北柯柯村,50多隻體態壯碩的野生馬鹿現身在崇山峻嶺之中,它們有的在山間奔跑、有的停下腳步抬頭觀望、有的漫步於草原低頭覓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