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每一寸土地都是太陽的“粉絲”

發布時間:2022-12-28 17:04:00來源: 青海日報

  “原來這裏土地沙化嚴(yan) 重,自從(cong) 發展起光伏產(chan) 業(ye) ,風沙不僅(jin) 小了很多,生態環境也一天比一天好了,現在我們(men) 成了園區的‘粉絲(si) ’”。

  這樣略顯“俏皮”的話從(cong) 今年57歲的牧民馬生興(xing) 家嘴裏說出,一點都沒有違和感,反而顯得更加真實。馬生興(xing) 家住在距離海南藏族自治州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園區十多公裏處的共和縣鐵蓋鄉(xiang) 哈汗土亥村,和其他多數村民一樣,平時他基本靠放牧維持生計。

  從(cong) 架設起第一塊光伏電板,到現在排列成矩陣,變成浩浩“藍海”,每一寸土地都如同太陽的“粉絲(si) ”一樣,在清洗光伏板的水流滋潤下,在荒灘上開始長出了青草,長成綠洲,長出一條“牧光互補”的生態富民路。

  風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發量減少30%,植被蓋度恢複到80%,水源涵養(yang) 量大大增加,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呈現出“雙下降”趨勢,大大減緩了土地沙化、草場退化的速度,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曆史性轉變。與(yu) 此同時,在園區內(nei) 養(yang) 殖的2.2萬(wan) 餘(yu) 隻“光伏羊”也膘肥體(ti) 壯,市場供不應求。

  我們(men) 說,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就在今年供暖季,共和縣城北新區地熱供暖改造示範工程進入試供暖階段,供水水溫95℃,水量達每天2241立方米,供暖麵積為(wei) 15萬(wan) 平方米。

  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采取“一采兩(liang) 注”的供暖模式,合理優(you) 化采灌場布局,改造升級過濾係統,建成了雙向供水的靈活采灌係統。而地熱供暖示範工程投入運行,標誌著全省清潔能源——地熱能開發利用進入實際應用階段,對於(yu) 促進經濟社會(hui) 綠色轉型發展,減少碳排放、建設零碳城市發揮積極作用。

  同時,“把海南共和光伏園區建成一片綠洲”,海南州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與(yu) 主體(ti) 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加快推進園區道路、水利配套工程建設,投資3437萬(wan) 元建成園區防風林帶134公裏416公頃,栽植各類苗木104萬(wan) 株。通過基礎設施和生態林的建成,有效改善了園區生產(chan) 生活環境。

  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設綠色發展的現代化新青海,每一寸土地都是太陽的“粉絲(si) ”。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