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多措並舉推動枸杞產業步入“快車道”
圖為(wei) 正在晾曬的枸杞。 馬銘言 攝
近年來,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以“生態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生態化”為(wei) 發展方向,以建設“中國有機枸杞產(chan) 業(ye) 先行示範區”為(wei) 目標,堅持“產(chan) 、學、研”全鏈條貫通,積極探索以生態優(you) 先、綠色低碳發展為(wei) 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枸杞產(chan) 業(ye) 生態、經濟和社會(hui) 效益不斷凸顯,逐步走向枸杞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之路。
近年來,青海省先後製定出台了《青海省有機枸杞標準化基地認定管理暫行辦法(試行)》《枸杞有機栽培基地建設技術規程》《黑果枸杞有機栽培基地建設技術規程》《柴達木枸杞》團體(ti) 標準等多項技術規程及地方標準,完成省級科技成果10餘(yu) 項,地方標準20餘(yu) 項,不斷培育產(chan) 量更高、抗性更強、適應範圍更廣且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青杞1號、青杞2號、青黑杞1號、柴杞1、2、3號等良種,研發了符合柴達木盆地土壤條件的滴灌肥配方,應用籬架栽培技術應用,使枸杞產(chan) 量提高10%,機械化率達到70%以上,初步實現枸杞生產(chan) 機械化。
針對該省枸杞品牌建設滯後的短板,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從(cong) 青海生態優(you) 勢,枸杞品質優(you) 勢出發,打造“1+N”即“區域公用品牌(青海枸杞)+企業(ye) 自主品牌”的運營模式,打造“青海枸杞”區域公共品牌,發布青海枸杞“柴達木”“神奇柴達木”等區域公用品牌,18家企業(ye) 獲得“柴達木枸杞”地理標誌專(zhuan) 用標誌使用核準。
同時,借助青洽會(hui) 、國內(nei) 外展銷會(hui) 、推介會(hui) 等形式,在杭州設立柴達木特色農(nong) 畜產(chan) 品展示體(ti) 驗館,建成中國有機枸杞交易中心、西寧機場都蘭(lan) 縣綠色有機館,麵向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啟動“三地百櫃”“浙裏百櫃”建設,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推廣青海枸杞品牌,不斷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目前,青海省從(cong) 事枸杞種植、加工的企業(ye) 、合作社達到180多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ye) 7家、省級龍頭企業(ye) 33家,形成了包括幹果、凍幹果、冰鮮果、枸杞原漿、濃縮漿等產(chan) 品體(ti) 係,遠銷歐盟、美國、日本、新加坡等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據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介紹,該省枸杞產(chan) 業(ye) 不斷發展壯大,取得顯著成效,目前,青海枸杞保護和種植麵積達170萬(wan) 畝(mu) ,年綜合產(chan) 值達到近百億(yi) 元,帶動20萬(wan) 群眾(zhong) 致富增收,是全國重要的枸杞種植區和有機枸杞生產(chan) 基地,是名副其實的有機枸杞故鄉(xiang) ,枸杞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該省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的標誌性產(chan) 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完成設計10條國家公園生態體驗線路
28日,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目前,該局從野生動物攝影、金色門源七月尋花、十月秋景觀賞、荒野探險、星空探秘、戶外挑戰健身等方麵科學設計國家公園生態體驗線路10條。 [詳細] -
青海海南:“數字+融合”生態畜牧業助增收
一場春雪過後天空湛藍,青海湖畔的鐵卜加村銀裝素裹。清晨,生態畜牧業合作社飼養員索南才讓打開圈舍門,上百隻藏羊圍著他來回轉圈,密密麻麻的羊蹄印在雪地,開出一朵朵花。 [詳細] -
青海湖蕩漾“詩與遠方”同行
2月8日,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109國道旁的青海湖景區,不僅迎來了卯兔年的第一場春雪,還迎來了幾位特殊的遊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