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天更藍 地更綠 水更清

發布時間:2023-03-21 09:15:00來源: 西藏日報

  拉薩市全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達100%;主要江河、湖泊和地表水水質達到國家規定的Ⅲ類水體(ti) 要求;率先在全區啟動“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回望山南市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碩果累累。

  一年來,為(wei) 繪就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美的生態圖景,山南市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防治當先——

  “秀”出藍天碧水好生態

  初春時節,走在澤當街頭,綠柳抽芽、清波繞城、白雲(yun) 悠悠,環境十分宜人,市民群眾(zhong) 三五成群閑步悠遊,共享著美麗(li) 春光。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得益於(yu) 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過去一年,山南市始終把民生扛在肩、揣在心,製定出台“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柴油貨車汙染治理、“白色汙染”治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汙染治理實施方案,以及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等,不遺餘(yu) 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天更藍。依托機動車排放監控係統信息化平台遙感檢測機動車10餘(yu) 萬(wan) 輛,檢測站檢測車輛1.74萬(wan) 餘(yu) 輛;加強轄區涉VOCs企業(ye) 環境管理,排查涉VOCs企業(ye) 201家,並按行業(ye) 完成18家企業(ye) 廢氣收集、排放濃度等檢測工作……

  水更清。大力改善水環境,持續推進89個(ge) 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完成整治74個(ge) ;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完成84個(ge) 鄉(xiang) 鎮級水源地排查任務;對農(nong) 村汙水處理試點項目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進行調度,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督促整改……

  地更綠。加強土壤汙染防治,編製完成“白色汙染”治理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汙染治理實施方案;完善2022年度22家土壤汙染重點監管企業(ye) 名錄,對西藏華鈺股份有限公司開展鉛、汞、鎘、鉻、砷5項重金屬汙染物排放監測,監測結果顯示均達標排放……

  同時,山南市還完成了65家產(chan) 廢單位和1家經營單位的規範化管理評估工作;對3家企業(ye) 6個(ge) 尾礦庫周邊5公裏範圍內(nei) 農(nong) 用地和河床底泥進行排查、檢測;加強危險廢物監管,跨市轉移處置危險廢物375.56噸,焚燒處置醫療廢物652.5噸,一係列舉(ju) 措進一步提亮了綠色底色。

  立行立改——

  推進生態環境問題整改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群眾(zhong) 滿意度是生態環境改善提升的指南針。

  山南市堅決(jue) 扛起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的政治責任,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wei) 核心,突出問題導向、標本兼治,采取有效措施,下猛藥、治沉屙,以雷霆之勢向環境汙染“亮劍”,確保各項整改任務全部按既定時序完成。

  針對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問題和交辦信訪案件,山南市及時成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和相應機構,按照區黨(dang) 委統一安排,齊上陣、一起抓,積極主動跟進整改相關(guan) 工作。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期間,累計向該市轉辦44件信訪件。截至目前,已辦結36件,階段辦結3件;向該市反饋問題24個(ge) ,已完成整改正在走銷號程序4個(ge) 。

  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清單》,山南市製訂專(zhuan) 項整改方案,梳理認領個(ge) 性問題及舉(ju) 一反三問題24項,製定整改措施112條;實施“周更新、月調度、月公示”工作製度,全麵掌握問題整改情況並於(yu) 每月5日將整改進度上報至自治區整改辦,對舉(ju) 報案件每月結案情況進行公示。

  同時,山南市堅持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為(wei) 契機,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與(yu) 治理,針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的問題、典型案例通報的問題、群眾(zhong) 信訪舉(ju) 報反映的問題及曆史遺留的問題,全麵梳理、舉(ju) 一反三、綜合施策,在個(ge) 性問題中找到共性短板,以點帶麵抓整改,推動生態環保領域問題改徹底、改到位。

  持續發力——

  激發綠色發展新活力

  一年來,山南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強化黨(dang) 建引領,堅持多措並舉(ju) ,高位推動生態文明高地建設。

  持續開展“執法大練兵”活動,打造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鐵軍(jun) ,切實發揮汙染防治攻堅戰排頭兵作用。采取“四不兩(liang) 直”方式,督導檢查企業(ye) 203家,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wei) 決(jue) 定書(shu) 32份,立案查處企業(ye) 14家。暢通“12369”環境信訪舉(ju) 報平台,執行24小時人工值守,處理舉(ju) 報45起,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應。全區首個(ge) 電力環保智慧監管平台(山南版)正式上線,目前12個(ge) 縣(區)共32家重點排汙單位109個(ge) 點位接入該平台。

  嚴(yan) 把環評審批關(guan) ,強化服務意識,實施“不見麵”項目技術審查、谘詢、報備等工作,提高審批效率,營商環境進一步優(you) 化。截至目前,共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報告644個(ge) 。督促64家企業(ye) 完成2021年度及2022年前三季度的排汙許可執行報告提交工作,提交率達100%。

  在各宣傳(chuan) 平台推出420餘(yu) 條生態環境保護方麵的新聞,製定生態環境保護宣傳(chuan) 標語30餘(yu) 條,在交通要道懸掛有關(guan) 生態文明戶外公益性廣告200餘(yu) 幅,製作環保正麵典型案例視頻3個(ge) 。開展環保知識“七進”、環保設施向公眾(zhong) 開放日、“低碳出行”自行車騎行、線上有獎競賽等係列線下活動50餘(yu) 次,受教育群眾(zhong) 達2.5萬(wan) 餘(yu) 人。

  通過聚焦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積極破解資源環境要素瓶頸,山南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不斷增強。在藍天碧水間,良好的生態新氣息撲麵而來。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