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最高法發布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典型案例

發布時間:2023-05-06 09:53:00來源: 新華社

  記者5日從(cong) 最高人民法院獲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通過頒布之際,最高法發布十件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典型案例,展示人民法院司法守護雪域高原生態環境經驗成效。

  2023年4月2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通過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為(wei) 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促進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法治支撐。

  據悉,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包括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訴訟等不同訴訟類型,涵蓋森林、高寒草甸、草原、河流、湖泊、濕地、雪山冰川等生態係統要素,涉及青藏高原珍貴瀕危和特有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大江大河源頭和重點湖泊保護、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保護、礦山汙染防治和生態修複、傳(chuan) 統生態文化遺產(chan) 保護等多方麵內(nei) 容。

  例如,在唐某良等三人非法捕撈青海湖裸鯉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中,人民法院依法打擊破壞青海湖水生動物資源犯罪,判令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共同承擔生態修複費用並組織增殖放流,切實貫徹“環境有價(jia) ,損害擔責”原則,及時修複受損生態環境,有力維護青海湖裸鯉種群數量穩定和生態係統食物鏈安全。

  在色某等五人盜掘古文化遺址、色某等三人盜竊文物案中,人民法院依法嚴(yan) 懲破壞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犯罪行為(wei) ,有效震懾潛在犯罪分子,教育引導公眾(zhong) 增強保護意識,對於(yu) 加大青藏高原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力度、弘揚青藏高原優(you) 秀生態文化具有積極意義(yi) 。

  典型案例充分展現了人民法院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依法守護國家生態安全邊界的有益實踐。據介紹,人民法院將以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的頒布施行為(wei) 契機,認真學習(xi) 貫徹實施好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更好發揮人民法院服務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職能作用。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