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山南市曲鬆縣瑪如村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發布時間:2023-05-17 09:53:00來源: 西藏日報

  近年來,山南市曲鬆縣邱多江鄉(xiang) 瑪如村堅持以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通過農(nong) 村“廁所革命”、村莊清潔行動、家庭衛生流動紅旗評比、垃圾處理“門前三包”責任製、生態文明宣講、人畜分離工程等措施,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促進村莊整體(ti) 風貌不斷提升。

  按照“支部引領+黨(dang) 員帶頭+誌願服務+群眾(zhong) 參與(yu) ”的工作思路,瑪如村“兩(liang) 委”班子、駐村幹部、聯戶長化身生態文明建設宣講員、誌願者,組建6支村級誌願服務隊,將垃圾處理、門前三包、一周一小掃、一月一大掃製度納入村規民約,以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黨(dang) 群活動日、村莊清潔日等活動為(wei) 載體(ti) ,在每月1日、15日開展全村清潔,對重點區域、關(guan) 鍵節點和衛生死角等進行集中整治,形成幹部帶頭幹、黨(dang) 員示範幹、群眾(zhong) 主動幹的合力,引導群眾(zhong) 積極主動參與(yu) 到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

  同時,瑪如村建立衛生評比機製,每月開展一次環境衛生評比,為(wei) 環境衛生做得好的家庭頒發流動紅旗;建立微信曝光懲處機製,組建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督導組,采取定期抽查與(yu) 隨機抽查結合的方式,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曝光,要求限期整改;建立垃圾兌(dui) 換積分、積分兌(dui) 換獎品的激勵機製,倡導群眾(zhong) 將垃圾收集到村垃圾分類站,兌(dui) 換生活用品,增強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環保意識;依托抖音短視頻、微信交流群、村內(nei) 大喇叭等媒介,不定期推送人居環境整治宣傳(chuan) 片,讓群眾(zhong) 做到思想上不落後、行動上不掉隊,營造全村“比學趕超”參與(yu) 環境整治的氛圍。

  在人畜分離工程方麵,瑪如村充分利用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資金,在村莊外圍修建約1米高的圍牆,將村民生活區與(yu) 牲畜飼養(yang) 區隔離開來,並在村莊外圍修建25個(ge) 牛棚和16個(ge) 夏季羊圈、8個(ge) 冬季羊圈,讓牛羊出村上山,進行統一管理,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大大改善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環境。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