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追憶“永不停歇”的格薩爾藝術探索者

發布時間:2020-02-26 10:09:00來源: 新利平台

  我曾經是一名美術工作者,碩士畢業(ye) 之後出於(yu) 對藏族藝術的喜好,於(yu) 2012年考入西北民族大學攻讀格薩爾學博士,期間主要的關(guan) 注點為(wei) 格薩爾美術。

  一入學就被學院裏巨幅照片中與(yu) 《格薩爾》相關(guan) 的壁畫、雕塑、麵具、木刻、服飾等畫麵所吸引,課間休息時常常盯著它們(men) 陷入遐想。學院裏的堅讚老師看到後說,西南民族大學的楊嘉銘老師很早就在做《格薩爾》美術方麵的研究,出過很多的研究成果,是他的好友,等到放假了就帶我去拜見楊老師。此次拜訪還未成行,堅讚老師就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不幸離世。

  2015年9月19日,西北民族大學指派我去參加文化部在成都舉(ju) 辦的“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博覽會(hui) ”,期間恰逢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全國《格薩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也在成都舉(ju) 辦“第七屆格薩爾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我作為(wei) 青年學者在會(hui) 議上宣講了一篇名為(wei) 《格薩爾視覺文化轉向與(yu) 當代重構》的論文,之前發表在《中國民族學》刊物上。第二天一大早我接到一個(ge) 電話,讓人驚喜的是,這通電話是楊嘉銘老師打來的,他用帶有地道四川味的普通話做了簡單的介紹,後又爽朗地笑著說從(cong) 這次會(hui) 議的論文集裏看到了我的論文。楊嘉銘老師開心地像個(ge) 孩子似的說道:“高莉呀!我以前就聽寧梅院長說學院裏有個(ge) 正在做格薩爾美術研究的博士生,我一直想見見你,沒想到你來成都了,你現在在哪裏呀?我馬上過來咱們(men) 見個(ge) 麵吧!”從(cong) 電話的這一頭,我能明顯地感受到一位慈祥長者的濃濃熱情和對後學之輩的友善。

  2016年,博士畢業(ye) 後我選擇了去《格薩爾》美術資源更為(wei) 豐(feng) 厚的青海參加工作,一邊適應新的環境一邊依舊持續關(guan) 注《格薩爾》的美術。高海拔的環境使我產(chan) 生很多的不適應,幾乎每個(ge) 星期都往返於(yu) 西寧和蘭(lan) 州之間,疲憊不堪。期間,也寫(xie) 過幾篇《格薩爾》美術方麵的論文,但是,始終未能進入良好的研究狀態,每每在上課和研究之間“撕扯”,為(wei) 此十分苦惱。

  2017年6月,好消息傳(chuan) 來,楊嘉銘老師獲批了一項“英雄史詩《格薩(斯)爾》圖像文化調查研究及數據庫建設”的國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項目。11月,楊老師邀請了包括我在內(nei) 的青海地區的多位學者,楊老師在電話中說,“咱們(men) 這次的課題任務很重,邀請大家是為(wei) 了商量課題分工的事,高莉呀,你一定要來吆!還有件大喜事,西南民大校博物館的格薩爾館要舉(ju) 行揭牌儀(yi) 式,裏麵主要陳列的是《格薩爾》唐卡、石刻、麵具、服飾、插圖,展館麵積不小。”說完他又開心地笑起來。

  圖為(wei) 在2018年3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開題答辯會(hui) 上,楊嘉銘老師(後排左起第七位)作為(wei) 首席專(zhuan) 家,與(yu) 專(zhuan) 家組和部分課題成員合影,一如既往地低調謙和。地圖片來源: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

  2018年3月,楊老師的項目如期開題。答辯中,這位七十多歲的學者,以其深入的見地、厚積的學識、科學的安排、周密的部署,被評審專(zhuan) 家一致認為(wei) ,觀點卓有見地,研究視角新穎開闊,成員安排合理到位,理論水平普遍較高,期待將來的好成果。

  2018年之後,辛勞的工作開始了。楊老師讓我把學位論文寄給他,隨後又寄來他收集的資料,還打來電話告訴我論文中的不足,並教我如何完善,每次他總反複叮嚀,“高莉啊!你覺得我說得不對的地方就告訴我,我們(men) 一起商量。”幾乎每個(ge) 月楊老師都要打來幾通電話,解決(jue) 我的疑惑或者詢問調研地點的收獲情況。每每得知我拍攝到珍貴的照片和采集到很多素材時,他就又像孩子般開心地笑起來。

  楊老師走了!離開了他熱愛的《格薩爾》!離開了他鍾情一生的格薩爾藝術!我真的不願意相信,前麵領路的人還沒帶領我到達目的地,他就被迫離開了……也許,也許在世界的那一端,他正在笑眯眯地觸碰著他的藝術、他的珍寶。

  一位癡迷《格薩爾》藝術的學者,一位誠懇謙遜的長者,一位扶攜後學的師者,一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他此生最大心願就是把《格薩爾》民間藝術提高到為(wei) 眾(zhong) 人矚目的高處,讓格薩爾藝術榮耀地走向全世界!

  此時,請原諒,眼睛濕熱的我已經看不清楚字,也寫(xie) 不下去了……(新利平台 文/高莉)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健康而溫暖 充實又快樂

    2月17日上午10點,常州西藏民族中學的鈴聲響起,孩子們戴著口罩有序來到運動場地,跑步、跳繩,歡笑聲不斷。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延期開學的常州西藏民族中學學生們住校學習生活的一幕。[詳細]
  • 殷殷的囑托 強大的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給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的回信,字裏行間飽含著親切教誨、深情厚誼,充滿著對西藏各族人民的關心關懷、殷殷囑托,為我們做好西藏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詳細]
  • 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台升級

    為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教育部於2月17日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台,為學生居家學習提供支持和服務。平台開通以來,係統運行平穩、使用便捷,受到廣大中小學生、教師和家長的歡迎。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