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準扶貧措施得力
10月22日中午,在河南交通職業(ye) 技術學院新校區二期餐廳東(dong) 門口,舉(ju) 辦了一場別開生麵的“脫貧攻堅助息縣,蜜薯甜甜暖心間”免費吃紅薯活動,校領導同三千餘(yu) 名師生一起在學校餐廳門前,現場品嚐了“紅薯盛宴”。
此次脫貧攻堅助息縣,蜜薯甜甜暖心間”活動是河南交院扶貧項目之一。扶貧工作既要“輸血”,更要“造血”,物流學院師生在現場通過直播形式幫助息縣推介紅薯,拓寬息縣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銷渠道。
圖為(wei) 同學們(men) 免費領取紅薯及紅薯製品。
典型引領發揮示範作用
為(wei) 息縣直接提供人才支持。為(wei) 確保學校與(yu) 息縣能夠建立良好的協作機製,有效落實各項扶貧計劃和措施,學校積極向省委組織部匯報,選拔了一名優(you) 秀的副院長(副校長)到息縣進行掛職鍛煉,牽頭做好學校校地結對幫扶精準扶貧工作,並於(yu) 2018年8月1日到息縣開始工作。同時,引導鼓勵學院幹部師生到息縣進行掛職鍛煉、創辦領辦企業(ye) 。
發揮學校汽車優(you) 勢專(zhuan) 業(ye) ,幫助息縣提升中等職業(ye) 教育建設水平。2018年9月17日,邀請息縣職教中心到學校進行參觀交流,雙方就如何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ye) 教育緊密銜接,拓寬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為(wei) 學生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立交橋”等內(nei) 容進行了交流,並初步達成了共識。傳(chuan) 遞愛心組織開展捐衣活動。學校工會(hui) 和團委以 “捐衣物,送溫暖,獻愛心”為(wei) 主題,於(yu) 2018年10月24日開始發動全校師生為(wei) 息縣貧困家庭捐獻衣物,目前該活動仍在進行中。
幫助息縣拓寬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渠道。擬在校內(nei) 建立“校地結對幫扶”農(nong) 副產(chan) 品超市,定期從(cong) 息縣采購農(nong) 副產(chan) 品,一方麵用於(yu) 校內(nei) 師生就餐,另一方麵滿足師生家庭生活對無汙染農(nong) 副產(chan) 品的需求。目前學校正與(yu) 息縣就此事進行農(nong) 副產(chan) 品采購點、采購周期等細節問題的商定。
為(wei) 息縣的交通路網基礎規劃提供智力支持。發揮學院交通行業(ye) 院校優(you) 勢和專(zhuan) 家學者智囊作用,為(wei) 息縣的路網、車站規劃提供智力支持,推動息縣道路交通項目建設。
講好扶貧故事溫暖人心
通過與(yu) 學校選派的專(zhuan) 家團、科技團、講師團的交流學習(xi) 以及現場診斷、谘詢調研,息縣交通運輸係統領導幹部、技術骨幹、一線員工在“四好農(nong) 村公路”建設、道路工程測量、工程測量實操、公路檢測技術、施工養(yang) 護技術、檢評實操、建築材料、材料實驗等方麵的專(zhuan) 業(ye) 技術知識得到係統化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為(wei) 息縣交通脫貧攻堅取得良好成效奠定了良好基礎。通過係統化的培訓學習(xi) ,息縣住房建設管理係統領導幹部、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在村鎮體(ti) 係規劃、建築施工安全技術管理、建築工程平法識圖、工程造價(jia) 預算與(yu) 管理、建築施工技術實操、工程招投標與(yu) 合同管理等方麵的能力素質進一步強化,行業(ye) 建設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根據息縣交通運輸脫貧攻堅需求,克服困難幫助息縣推動省交通運輸廳“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實施村組道路提升改善項目146個(ge) 98.4公裏,解決(jue) 全縣146個(ge) 20戶以上自然村不通“硬化路”、斷頭路等問題。積極向省交通運輸廳匯報爭(zheng) 取,將上羅高速息縣至羅山段納入《河南省高速公路路網規劃(2016—2030)》,為(wei) 息縣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生活出行提供便利的出口。2019年7月,息縣被省交通運輸廳授予“河南省萬(wan) 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範縣”標牌,撥付500萬(wan) 元補助資金。指導息縣企業(ye) 布局電商平台,成功申報“省級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縣”
息縣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銷渠道進一步開拓穩定。依托學校自身需求,直接從(cong) 息縣采購價(jia) 值110餘(yu) 萬(wan) 元的農(nong) 產(chan) 品,通過學校扶貧館幫忙息縣實現日均3000元的銷售額。創新運用電商手段幫忙息縣在淘寶、京東(dong) 、拚多多3個(ge) 電商平台建設網上“息縣農(nong) 產(chan) 品特色館”,幫助息縣推介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實現價(jia) 值1000餘(yu) 萬(wan) 元的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額。學校掛職息縣幹部通過開展“縣長直播帶貨”和“息縣特色小龍蝦吃播”活動,開創了息縣直播帶貨的新起點,有效提高了息縣農(nong) 產(chan) 品的社會(hui) 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有效發揮行業(ye) 優(you) 勢,幫忙息縣進入河南省高速公路服務區銷售網絡和河南省交通廳收費還貸中心下屬單位,使其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網絡擴大至全省各個(ge) 地市,2019年實現銷售額162萬(wan) 元。
以大型直播打通“立場”和“現場”
每年的走基層大型直播報道更要恰到好處打通了“立場”和“現場”。每天圍繞一個(ge) 主題推出一場大型直播。 報道采用主持人同群眾(zhong) 一起體(ti) 驗的方式向觀眾(zhong) 展現息縣民俗風情,富有生活氣息,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為(wei) 做好直播報道,主創團隊需要在貧困村蹲點采訪,與(yu) 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參與(yu) 直播報道的同誌們(men) 將自己視為(wei) 村裏的一分子,持續追蹤關(guan) 注貧困村的發展變化。充分發揮大直播的“擴音器”作用,助力精準扶貧。
除了以“新聞大片”模式開展走基層直播活動,我們(men) 還要采用“新聞連續劇”方式拍攝製作精準扶貧大型策劃報道。《縣長帶貨的故事》《再訪息州》《息縣脫貧攻堅紀實》等連續性新聞紀實短片,完全改變了一個(ge) 記者一台攝像機拍攝單條消息的傳(chuan) 統模式。為(wei) 了將精準扶貧工作的進展、現狀、問題和出路等講深講透,我們(men) 還要組織主創團隊一頭紮進某一個(ge) 貧困村,蹲點深入挖掘扶貧故事,最後形成三到五集係列報道,集與(yu) 集之間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讓節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融思想性、藝術性於(yu) 一體(ti) ”。既入眼入耳又入腦入心。
打造“掃碼扶貧”平台助力扶貧
“掃碼扶貧”就是利用學校自身強大的宣傳(chuan) 傳(chuan) 播優(you) 勢直接服務貧困村群眾(zhong) 的幫扶平台,在《河南交院》欄目中固定推出。通過新聞報道推介貧困村的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和特色旅遊資源,並附上二維碼,觀眾(zhong) 掃一掃即可關(guan) 注產(chan) 品信息和聯係方式,也可以稱為(wei) “指尖”上的精準幫扶平台。
為(wei) 了讓“掃碼扶貧”服務急需幫助的貧困群眾(zhong) ,同時確保所發信息真實可靠,《河南交院》欄目要成立以大學生記者團為(wei) 主體(ti) 的專(zhuan) 門聯絡組,對接駐村扶貧工作組,建立幫扶信息數據庫,同時與(yu) 院各級扶貧部門聯動,對幫扶信息加以甄別,對擬推介農(nong) 產(chan) 品的質量進行把關(guan) ,既做到為(wei) 貧困群眾(zhong) 雪中送炭,又確保消費者放心購買(mai) 。
除了特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掃碼扶貧”還要將貧困地區的鄉(xiang) 村旅遊資源作為(wei) 推介重點,要通過報道,使這些村落知名度大幅提升,客流量明顯增加。(吳小京 趙學峰 劉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遼寧舉行大學生康複技能大賽
10月23日,遼寧省首屆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康複技能大賽在錦州醫科大學舉行。參賽選手首先進行了理論知識競賽,含康複評定技術、運動療法技術和常見疾病的康複治療等內容。[詳細] -
吉首大學化工學院:奏黨建強音 譜教育華章
吉首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圍繞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將學院黨建工作與教學質量深度融合。創新性地提出了“五同”黨建品牌: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步、執行同力、成效同享。[詳細] -
革新範式,人類表型組學策動生命科學原始創新
促進人類健康、解析健康原因始終是驅動生命科學原始創新的核心需求和問題之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