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高熱不退” 考生目標已不僅鎖定在公辦中小學校
近日,2020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在28個(ge) 省份開考,又一大撥在校大學生走進了考場,邁上了求取教師資格證之路。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是成為(wei) 中小學教師的一個(ge) 起點。前些年因為(wei) 工作繁重而瑣碎,在很多年輕人眼中,中小學教師並不是好的選擇。但近幾年,卻出現了教師資格證報考人數不斷攀高的現象。
最直接的一個(ge) 證據是媒體(ti) 這樣的報道:2019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開始網上報名的第一天,由於(yu) 報名人數激增,導致報名端口擁堵。話題“學信網崩了”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單。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人數近900萬(wan)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的報考人數是290萬(wan) ,而下半年的報考人數一下子增長到590萬(wan) ,比上半增加一倍多。
這個(ge) 增長勢頭2018年就已經顯現,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曾經在教育部舉(ju) 辦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曾經介紹2018年下半年的報考人數已經達到447萬(wan) 人。
報考人數持續走高,反映出的是教師這個(ge) 行業(ye) 的吸引力在增加。
從(cong)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教師教育振興(xing) 行動計劃》到《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教師的職業(ye) 發展、社會(hui) 地位和收入水平都得到了很好的製度保障。
這些因素疊加成為(wei) 了吸引大學生進入教育行業(ye) 的重要因素。今年麥可思公司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ye) 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ye) 生就業(ye) 比例最大的行業(ye) 類是“教育業(ye) ”。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有不少大學生考教師資格證是出於(yu) 對教育行業(ye) 的“認可”。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大三學生張曉(化名)報名了今年的“教考”,她是這個(ge) 暑假作的決(jue) 定。張曉之前曾講過網課、做過兼職的家教,對教師這個(ge) 行業(ye) 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再加上父母都是中學老師,她便作出了畢業(ye) 後回家鄉(xiang) 當老師的決(jue) 定,而這個(ge) 選擇也符合父母的期望。
當老師,也是複旦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zhuan) 業(ye) 2021屆碩士畢業(ye) 生何藝欣的求職目標。過去幾年間,她曾前往英國諾丁漢和西班牙做過對外漢語教師,目前,她正在上海的一所國際學校從(cong) 事助教工作。這些經曆讓她更堅定自己的職業(ye) 選擇——她喜歡和孩子們(men) 待在一起,這讓她覺得“很舒服、很純粹”,而“教書(shu) 育人”所帶來的成就感,也是何藝欣把教師作為(wei) 自己職業(ye) 理想的一個(ge) 重要原因。
此外,教師擁有比其他工作更長的假期,也成為(wei) 年輕人選擇這一職業(ye) 的重要因素,“我可以利用工作之餘(yu) 多去外邊走一走、看一看。”何藝欣說。
通過“教考”僅(jin) 是邁向教師行業(ye) 的第一步,能否最終成為(wei) 教師還要做更多的準備。
何藝欣介紹,教師資格證考試考察的主要是高中時期的知識,整體(ti) 而言並不很難,主要用心準備就可以。真正難的是“麵試中的授課環節”, 尤其對一些非師範專(zhuan) 業(ye) 出身的學生來說,不會(hui) 太輕鬆。
不過,有一個(ge) 現象很值得關(guan) 注,有“鐵飯碗”的公辦中小學校已經不再是參加“教考”同學的熱門選擇,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民辦中小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記者在不久前北京市舉(ju) 辦的秋季首場線下雙選會(hui) 上看到,除了那些國企,一些知名培訓機構攤位前,排隊人數眾(zhong) 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ye) 報告》也印證了記者的觀察,大學畢業(ye) 生在“教育業(ye) ”的就業(ye) 增長主要集中在“民辦中小學及教輔機構”。
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guan) 於(yu) 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文件明確“從(cong) 事語文、數學、英語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的教師應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這一政策的出台不僅(jin) 在一定程度上催升了“教考”的熱度,同時也在提升著民辦培訓機構從(cong) 業(ye) 人員整體(ti) 素質,而這種提升則會(hui) 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進入這個(ge) 行業(ye) 。
一位師範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列舉(ju) 了培訓機構的優(you) 點,“年輕人更多”“名校和高學曆的人越來越多” “在培訓機構的晉升速度會(hui) 更快”“不用管那麽(me) 多學生,沒有那麽(me) 多責任”“收入更多,過萬(wan) 元是最起碼的”……
這些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了年輕人在選擇就業(ye) 單位時的取舍。“我們(men) 培養(yang) 的學生一般都進入北京知名的公辦中小學,但是過了簽約5年服務期後,他們(men) 中的很多人流向了培訓機構。”北京一位師範類院校的老師說。
而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線上培訓機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市場上,發展勢頭好就意味著更多的機會(hui) 和更好的收入。
不過,並非所有報考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考生都目標明確,還有一些人是“為(wei) 考證而考證”。今年報考了高中英語教師資格考試的大三學生陳蓉(化名)就屬於(yu) 這種,“現在的打算還是有點過於(yu) 理想主義(yi) 了,很有可能明年這個(ge) 時候我就埋頭考別的去了。”陳蓉說。
一家在線教育企業(ye) 的人力行政副總裁謝慧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說,“當前在線教育行業(ye) 比較熱的狀態,會(hui) 促使一些同學‘跟風’加入這個(ge) 領域,教師資格證對於(yu) 非科班的同學而言能起到敲門磚的作用。”但是,她也提醒,“在作職業(ye) 選擇的時還要慎重考慮,教育行業(ye) 是一個(ge) 需要長期投入的行業(ye) ,從(cong) 事這個(ge) 行業(ye) 一定要有敬畏之心,發自本心的鑽研內(nei) 容,服務學生和家長,才能出成績”。(記者 孫慶玲 樊未晨 實習(xi) 生 張釋珍 陽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卻照亮了大山孩子的夢
57歲的王建林是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最偏遠教學點——常山教學點唯一的老師。[詳細] -
藍領月薪超本科生?供需是關鍵
近日,“藍領”月薪超大學生這一話題在網絡上又引起了新一撥的討論。教育不是“賭局”,高校不是“賣花人”,在育人上也不能憑“運氣”。[詳細] -
實施“三愛”教育 人才素質全麵躍升
自2016年4月以來,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堅持立德樹人、德能並重、以文化人、學生主體原則,以中華民族重要節日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以“愛家·愛校·愛國”為主題的“三愛”教育係列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