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困大學生變為“扶貧人”
“伯伯,霜降都過了,天氣冷了多穿點!”走進貧困戶王有榮的家,趙昌芳便親(qin) 熱地向兩(liang) 位70多歲的老人打招呼,接著掃地、燒柴火……從(cong) 2019年6月開始參加重慶市彭水縣走馬鄉(xiang) 金銀村基層扶貧工作以來,趙昌芳已經成為(wei) 貧困戶王有榮家裏的常客。
在參加工作之前,趙昌芳是金銀村的貧困大學生,“我以前最大的夢想就是幫助家裏建房子,以前家裏房子很破舊,打雷下雨屋裏就漏水,一個(ge) 人在家的時候特別害怕,房子有一麵牆挨著水井,特怕井水把牆泡塌。”
2019年7月,趙昌芳從(cong)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e) 學院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彭水縣人社局通過駐村扶貧工作隊了解到她的情況,向她提供了一個(ge) 全日製公益性崗位從(cong) 事扶貧工作。“窮怕了,所以對貧困有更多感同身受,對貧困戶有更多憐惜之情”。
趙昌芳幫扶的王有榮家,兒(er) 子不幸遭遇車禍身亡,兒(er) 媳改嫁,老夫婦靠幹農(nong) 活兒(er) 艱難養(yang) 育4個(ge) 孫女,一家人生活很貧困。一年前,讀中職幼師專(zhuan) 業(ye) 的大孫女王誌瓊說“不想讀書(shu) 了,要外出打工”。趙昌芳知道後很著急,趕緊跑到王有榮家,拉住王誌瓊談心,“我知道你家生活壓力大,但無論如何不要放棄,你是3個(ge) 妹妹的榜樣。我上大學時,也曾經想過要放棄,當時是不了解國家政策。目前你家的低保已經審批下來了,一個(ge) 月能有2000多元,你上學還可以申請國家助學金。”
在趙昌芳的幫助下,王誌瓊順利申請到3000元國家助學金,最終沒有退學。2020年畢業(ye) 後,她在一所幼兒(er) 園當上老師,家中的貧困麵貌有了很大改變。
“昌芳經常關(guan) 心我們(men) ,和我們(men) 談心,有什麽(me) 政策我們(men) 都向她谘詢。”王有榮說。
作為(wei) 扶貧工作人員,趙昌芳的工作就是挨家挨戶走訪,和貧困戶聯係,了解他們(men) 享受政策的情況,並通過表格把了解到的情況向鄉(xiang) 裏和人社部門上報。她有時一天8個(ge) 小時都在外麵走訪,經常幫村民做家務。
在重慶市彭水縣人社局駐金銀村幹部蔡材梁眼中,趙昌芳工作細致,從(cong) 來不叫苦,對於(yu) 幫助貧困戶脫貧特別有耐心,也特別有熱情。金銀村一共有建卡立檔的貧困戶86戶,趙昌芳都登門走訪過不止一次。
“貧困使她能夠在這個(ge) 工作當中感受她所做工作的意義(yi) ,那就是盡心盡力幫助別人。”蔡材梁說。
趙昌芳出生後被遺棄,她不知道自己的親(qin) 生父母是誰,更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1997年1月10日,趙昌芳的養(yang) 父趙壽全——一個(ge) 患有間歇性癲癇的男人把她從(cong) 路邊撿回家,給她取名趙昌芳,1月10日從(cong) 此成為(wei) 趙昌芳的生日。趙昌芳與(yu) 養(yang) 父趙壽全和二伯趙壽文相依為(wei) 命。
趙壽全自幼家貧,又因患病,至今未娶,打趙昌芳記事起,他就常年在外漂泊,很少回家,打零工的收入隻夠他一個(ge) 人在外的開銷。平時,趙昌芳和二伯相依為(wei) 命,各種開支由二伯負擔。二伯小時候因意外失去一隻手,終生未娶,他用一隻手苦苦支撐這個(ge) 家庭。
“二伯對我就像親(qin) 閨女一樣,把什麽(me) 好的都給了我。”趙昌芳說,二伯用五保金供自己讀書(shu) 和家庭開支,他還用一隻手幹農(nong) 活兒(er) ,種植玉米、水稻,養(yang) 一些家禽,增加收入。
趙昌芳小時候,上學要走一個(ge) 小時的山路。有一次鞋子在烘幹時燒壞,她隻好穿著二伯的鞋子去上學,山路濕滑,一不小心就會(hui) 摔倒。趙壽文看在眼裏,疼在心上。幾天後,趙昌芳發現自己的床頭擺著一雙新鞋,那一次昌芳悄悄哭了,“二伯對我太好了”。
在二伯的鼓勵下,趙昌芳從(cong) 小就努力讀書(shu) ,家裏的日子很艱苦,但二伯總是帶著笑容,他總是說:“娃,你一定要有誌向,要多讀書(shu) ,別像我一樣沒有文化,一輩子受窮,不能讓你過上更好的生活。”
2016年,趙昌芳順利考上大學,當時很多人勸二伯:“女娃子讀個(ge) 高中差不多了,專(zhuan) 科讀出來沒什麽(me) 用”,二伯沒有理會(hui) ,毅然送趙昌芳念大學,“不管多困難也要供。”因為(wei) 家庭經濟困難,趙昌芳產(chan) 生了放棄學業(ye) 的想法。“當時二伯年紀大了,眼看這個(ge) 家就撐不下去了”。
也就是這一年,走馬鄉(xiang) 開展脫貧攻堅大排查。在詳細了解情況後,2017年將趙昌芳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致貧原因是因學,從(cong) 此趙昌芳每年有了3000元國家助學金,她在學校也申請了助學貸款,順利完成學業(ye) 。
趙昌芳說:“如果沒有教育扶貧政策,我的求學路會(hui) 更加坎坷,甚至有可能輟學。我感謝周邊人的幫助,感謝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懷。”
2017年暑假,走馬鄉(xiang) 政府駐村工作隊員馬丹奎推薦趙昌芳到走馬鄉(xiang) 政府參加大學生暑期見習(xi) 。趙昌芳很糾結,經過慎重思考放棄了這個(ge) 崗位。“當時,我二伯還有幾畝(mu) 玉米要收,如果我看著他一個(ge) 人在地裏揮汗如雨,自己卻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裏,心裏會(hui) 過意不去”。
馬丹奎說:“這個(ge) 女娃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善良,不怕吃苦,懂得感恩。”雖然婉言謝絕馬丹奎的好意,但這件事讓趙昌芳感受到,除了家人還有人真正關(guan) 心自己並給予無私幫助,“我心裏非常溫暖”。
盡管有助學金,趙昌芳每月的生活費仍然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她利用一切空閑時間勤工儉(jian) 學,大學期間,趙昌芳發過傳(chuan) 單,當過圖書(shu) 管理員,做過洗碗工,把課餘(yu) 時間排得滿滿的,盡力減輕二伯和父親(qin) 的負擔。
2018年8月,和趙昌芳相依為(wei) 命的二伯因病去世。父親(qin) 電話也聯係不上,未經世故的趙昌芳完全不知所措。“我隻會(hui) 使勁地哭,麵對二伯漸漸冰冷的身體(ti) ,又傷(shang) 心又害怕,不知該如何是好。在我心中,二伯也是我的父親(qin) ”。
當晚,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忙前忙後,和左鄰右舍一起料理了二伯的後事,一切都按照本地風俗進行。看著他們(men) 忙碌的身影,趙昌芳在悲痛中無比感動,在感動中生出濃濃的敬意。“也就是那一刻,我下定決(jue) 心,要力所能及地幫助那些和我一樣身處困境的人”。
2018下半年,趙昌芳家享受了D級危房改造政策,從(cong) 破陋的房子搬入雖不寬敞但是明亮整潔的新家。
2019年,趙昌芳麵臨(lin) 實習(xi) ,走馬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接受她的申請,為(wei) 她提供了一個(ge) 實習(xi) 崗位。實習(xi) 工作看似很簡單,走訪核實貧困戶的基礎信息,然後填寫(xie) 到扶貧手冊(ce) 和各類基礎信息台賬上,這些工作枯燥而繁瑣,走訪過程中還免不了看人冷臉。
村裏的貧困戶李剛(化名)一個(ge) 人養(yang) 育4個(ge) 孩子,不願意出去打零工,也不願意幹農(nong) 活兒(er) 吃苦,長期有等靠要的思想。趙昌芳去他家走訪時驚呆了,家裏可以用清鍋冷灶、一貧如洗8個(ge) 字概括。他家門口就有一片地,可以種一些蔬菜,但他從(cong) 來都不去種。“叔叔,您和孩子不需要吃蔬菜嗎?”“哎呀,我幹不了活兒(er) ,太陽一曬就頭疼。”李剛一臉不高興(xing) 。
去外地打工,他說照顧不了在家讀書(shu) 的孩子,駐村工作隊給他在近處的工地上找了一些工作,他又嫌累。
“別整那些沒用的事兒(er) ,登記半天也見不到錢,給叔叔說說能給我多少錢吧!”李剛對於(yu) 信息填寫(xie) 不感興(xing) 趣,也不願意動筆。
“叔叔,您家有4個(ge) 孩子讀書(shu) ,我可以幫您申請低保,因為(wei) 是因學致貧,全家每個(ge) 月可以有2000多元,能夠解決(jue) 您家的生活問題。”趙昌芳一臉微笑。
李剛一聽,眼睛發亮了,“是嗎?侄女啊,還有這種好政策,謝謝你想著叔叔一家啊,趕緊幫我填填表。”
“叔叔,我聽說您有崩爆米花的手藝,我小時候可喜歡吃了,孩子們(men) 在學校時,您可以崩好爆米花,走村串鄉(xiang) 出去賣,掙點零花錢唄。”趙昌芳說。
這次,李剛眼睛一亮,沒有拒絕。很快,李剛家的低保申請批準下來了,趙昌芳欣喜地看到李剛挑著擔子上街,滿街吆喝賣爆米花。
後來,李剛又申請了小額貸款,養(yang) 了幾十隻羊,家門口種上了蔬菜,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扶貧工作很神奇,可以讓一個(ge) 人的精神麵貌脫胎換骨。”趙昌芳說。
“這個(ge) 孩子懂事得很,學習(xi) 能力又強,很快就適應了交辦的工作。”對於(yu) 馬昌芳的表現,馬丹奎很滿意。
就在趙昌芳為(wei) 工作的事發愁時,蔡材梁向趙昌芳介紹了貧困大學生就業(ye) 幫扶相關(guan) 政策,彭水縣人社局核實了趙昌芳的基本情況和就業(ye) 意願後,為(wei) 趙昌芳發放了500元離校未就業(ye) 求職創業(ye) 補貼,並讓她回到原來的扶貧工作崗位上繼續工作。
金銀村90%的村民都住在一個(ge) 高高的山崗上,兩(liang) 邊是山溝,村民羅東(dong) (化名)一家就住在下麵的山溝裏,地理環境差,羅東(dong) 夫婦都年近70歲,兒(er) 子、媳婦盡管正當壯年,但都沒有工作,兒(er) 子最大的愛好就是到路邊的小賣部裏玩牌。他家的房屋低矮潮濕,窗戶透風,灶台隻有半邊,屬於(yu) D級危房。
扶貧工作隊安排趙昌芳去羅東(dong) 家調研。那一次趕上下雨路滑,趙昌芳來回一趟花了一個(ge) 半小時,中飯都沒來得及吃。
蔡材梁問趙昌芳,發現了什麽(me) 情況。“兩(liang) 個(ge) 老人的被褥太薄了,根本無法過冬,能否向鄉(xiang) 裏打報告申請兩(liang) 床被子給他們(men) ”。
第二次去羅東(dong) 家,趙昌芳和扶貧工作隊的人扛著兩(liang) 床棉被過去。羅東(dong) 一看,激動得不知道說什麽(me) 好,雙手合十:“好孫女,爺爺謝謝你啦!”
2019年,趙昌芳通過申請為(wei) 他們(men) 家進行了危房改造,使用什麽(me) 材料、如何修建布局,都和羅東(dong) 溝通,最終房屋建成,一家人住上了幹淨整潔又堅固的新房。趙昌芳不僅(jin) 成了他們(men) 家最受歡迎的人,也成為(wei) 了他們(men) 心中的“貴人”。後來,扶貧工作隊幫羅東(dong) 的兒(er) 媳婦安排了一個(ge) 掃馬路的工作,每個(ge) 月有1000元收入,老人的兒(er) 子也開始勤快起來,外出掙錢,2020年,羅東(dong) 家宣告脫貧。
“通過就業(ye) 扶貧政策,我從(cong) 一名貧困大學生變成了一個(ge) 真正的‘扶貧人’”,現在,趙昌芳每月有1886元的工資收入,也買(mai) 了五險,家裏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並於(yu) 2019年脫貧。“二伯為(wei) 我操勞了半輩子,我卻沒能孝敬他,是我一生最大的遺憾,這也是我回家工作的原因之一,還有就是希望能多陪伴爸爸。希望二伯在天之靈,能看到我現在的生活工作狀態,能為(wei) 我做的扶貧工作而感到自豪和欣慰”。
趙昌芳說,扶貧工作中遇到極個(ge) 別群眾(zhong) 仍然存在“等靠要”思想之類的問題,也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化解。回想自己的經曆,她有幾點建議:貧困不是苦難,而是一種經曆,而這種經曆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不要怨天尤人,要努力學習(xi) ,改變現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力所能及幫助其他人,回報社會(hu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大學生的“內卷”:競爭還是內耗
“內卷”的本意,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詳細] -
幫大學生擺脫“內卷”,高校也要有所作為
如今,從大學生圈子中走出來的“內卷”,成為整個社會的熱詞。在學術意義上,“內卷”概念最初是為了解釋近代中國為什麽沒有孕育出更高級、更創新的生產方式。[詳細] -
防止家長群變味兒需厘清職責邊界
家長群變成家長們的負擔,早已不是新鮮話題,而一些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孩子功課,早就成為家長吐槽的現象。[詳細] -
實施“三愛”教育 人才素質全麵躍升
自2016年4月以來,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堅持立德樹人、德能並重、以文化人、學生主體原則,以中華民族重要節日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以“愛家·愛校·愛國”為主題的“三愛”教育係列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