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構建高質量發展體係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發布時間:2020-12-08 09:32: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筆談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為(wei) 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指明坐標方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學習(xi) 領會(hui) 好、貫徹落實好全會(hui) 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高等教育戰線的頭等大事,必須準確把握其核心要義(yi) ,把全會(hui) 精神切實貫徹落實到高等教育實際工作當中。

  一、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ti) 係

  這次全會(hui) 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標誌著中國教育進入了全麵提質創新的新的發展時代。有五大方麵我們(men) 必須給予應答。

  一是在教育發展中明確工作的新方位。高等教育已進入普及化階段,中國教育將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進入了新的改革發展階段,必須由如何做大轉向如何做強,必須牢牢抓住主要矛盾和問題,錨定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從(cong) 理念、目標、政策等方麵實現根本性轉變。

  二是在教育工作中落實新發展理念。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hui) 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創新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根本動力;協調要求各級教育上下銜接、各類教育左右溝通,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育人;綠色是要按教育規律辦學、按教學規律育人,讓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開放是中國教育由做大走向做強的關(guan) 鍵一招,也是中國教育自信的重要體(ti) 現;共享是通過全方位、深層次的供給實現更高質量的公平。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工程,教育必須全麵發揮好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率先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是在教育功能上發揮好服務、支撐和引領作用。“小邏輯”服從(cong) “大邏輯”,教育自身發展要服從(cong) 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要把教育作為(wei) 新發展格局中的優(you) 先要素和內(nei) 生變量,放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謀劃,放到新一輪產(chan) 業(ye) 和技術革命中思考。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麵向文化大繁榮,發揮教育的先導作用,支撐引領文化強國、人才強國、體(ti) 育強國、健康中國、美麗(li) 中國、平安中國建設。

  四是在教育改革中突出係統化思維。注重由要素發展觀轉向整體(ti) 發展觀,從(cong) 發展模式、體(ti) 製機製、結構類型、評價(jia) 方式、內(nei) 在活力、保障措施等方麵對教育體(ti) 係進行整體(ti) 性流程再造、機製塑造和文化打造,以高質量統領教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實現規模足夠大、結構足夠優(you) 、體(ti) 製足夠活、類型足夠全、質量足夠高、效益足夠好。

  五是在體(ti) 係建設中覆蓋全學段、著眼大教育。從(cong) 提高社會(hui) 發展水平、增強國民素質、提升國家軟實力的角度,推動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育人,全麵研究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以及新教育形態等不同學段、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形態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理念、目標、任務、政策措施等,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

  二、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是這次全會(hui) 作出的重要判斷。要在新起點上構建高質量發展體(ti) 係,建設高等教育強國,著力抓好“四個(ge) 質量”,推動高校樹立質量意識,掀起質量革命,建成質量文化。

  一是抓根本質量。立德樹人成效是衡量高校工作的根本標準。教育的高質量,核心是人才培養(yang) 的高質量。從(cong) 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hui) 、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hui) 議到今年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hui) 議和即將召開的全國職業(ye) 教育大會(hui) ,人才培養(yang) “連續劇”接續全麵展開。但我們(men) 必須看到,人才培養(yang) 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學的基礎地位仍不夠牢靠。必須繼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人才培養(yang) 作為(wei) 高校的核心工作,深化新工科、新醫科、新農(nong) 科、新文科建設,加快培養(yang) 理工農(nong) 醫類專(zhuan) 業(ye) 緊缺人才,係統化培養(yang) 拔尖創新人才。

  二是抓整體(ti) 質量。整體(ti) 質量是高質量教育體(ti) 係的重要標誌。目前,高等教育在這方麵的問題和短板仍突出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特別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整體(ti) 發展水平不高,資源配置不均特別是中心城市高等教育資源比較集中,教育的供給側(ce) 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多樣化發展不充分,急需建設與(yu) 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教育結構體(ti) 係。要圍繞“四點一線一麵”戰略布局,振興(xing) 中西部高等教育,保障中西部經濟振興(xing) 、文化振興(xing) 、教育振興(xing) 、人才振興(xing) 和國家政治安全、社會(hui) 安全、生態安全、網絡安全。主動適應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調整優(you) 化學科專(zhuan) 業(ye) 劃分和結構。落實國家主體(ti) 功能區規劃,推動高等教育集群發展,培育特色優(you) 勢專(zhuan) 業(ye) 集群,提升高等教育整體(ti) 質量。

  三是抓成熟質量。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ti) 係,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改革發展已經開始進入深水區,部分領域開始進入無人區,如果沒有成熟的理論指引就會(hui) 迷失方向。必須加強新時代中國特色教育理論體(ti) 係研究,特別是把握好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加快構建世界水平、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發展理論,決(jue) 不能“身子”進入普及化,“腦子”還在大眾(zhong) 化,“習(xi) 慣”還在精英化。同時,深入推進教育評價(jia) 改革,健全建強高效富有活力的治理體(ti) 係,激發教育事業(ye) 發展生機活力,推進治理能力和水平現代化。

  四是抓服務質量。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能力水平不夠高是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抓服務質量就是要發揮好教育的先導性基礎性作用。推動高等教育與(yu) 區域經濟社會(hui) 融合發展,發揮高等教育“集聚—溢出效應”,支撐和引領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升關(guan) 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chan) 學研協同創新,打造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chan) 業(ye) 學院、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等,提升高等教育服務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重大戰略的能力,助力提升國家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銳實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司長 吳岩)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