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撞臉”亂象頻出 在線教育機構需回歸教育本位
“我做了一輩子小學數學老師了。”
“我做了40年英語老師。”
很難想象,這兩(liang) 句話竟然出自同一位“老師”之口。
近期,猿輔導、作業(ye) 幫、高途課堂、清北網校四家在線教育頭部公司的廣告因為(wei) “撞臉”被刷屏,它們(men) 均請到了上述這位“老師”。
很快,這位“全能老師”的另一個(ge) 身份被人扒出,她是一位在某視頻網站擁有200多萬(wan) 粉絲(si) 的“網紅”。
受疫情影響,在線教育被推上“C位”,有數據顯示,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從(cong) 2016年的1.04億(yi) 增長到2020年的4.23億(yi) ;市場規模從(cong) 2016年的2218億(yi) 元擴大到2020年預計5000億(yi) 元;在線教育行業(ye) 一年融資額超過去十年的總和,高達500億(yi) 元。但在“繁榮發展”的背後,在線教育行業(ye) 卻存在虛假宣傳(chuan) 、教師資質造假、退費難等多種亂(luan) 象。
虛假廣告教育機構需擔責
在線教育廣告已經接連“翻車”了。
就在四家在線教育機構同時“撞臉”前,同一名年輕男子也同時出現在了兩(liang) 家在線教育的廣告中,一個(ge) 身份是有著6年教學經驗的中學老師;另一個(ge) 身份成為(wei) 了一名下班晚、沒時間和能力輔導孩子功課的初中學生父親(qin) 。
更為(wei) 直觀的是一組數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12月11日發布的《2020年11月廣告監測報告》顯示,在2020年11月監測的各商品服務類別中,第四位為(wei) 教育培訓服務類,涉嫌違法廣告量為(wei) 228條次,其主要違法表現為(wei) ,對教育、培訓的效果作出保證性承諾;利用專(zhuan) 業(ye) 人士、受益者等形象作推薦、證明。
廣告法明確規定,教育、培訓廣告不得利用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教育機構、行業(ye) 協會(hui) 、專(zhuan) 業(ye) 人士、受益者的名義(yi) 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在教育培訓類廣告中,不管其中“老師”的真實身份是演員還是老師,在廣告中她的形象表現為(wei) 一名教師,並以此形象為(wei) 消費者進行推薦,就涉嫌違反廣告法。
有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之所以出現“撞臉”,是因為(wei) 這四家在線教育機構找了同一家信息交流廣告供應商。
劉俊海指出,廣告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mai) 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因此在線教育機構即使把廣告交給第三方去製作推廣,作為(wei) 廣告主,對虛假廣告依然要承擔責任,應該加強對廣告內(nei) 容的審核。
“燒錢戰爭(zheng) ”獲客成本大幅上漲
事實上,在“撞臉”廣告曝光前,很多人就已經對線上教育機構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chuan) 產(chan) 生了“反感”。
電梯裏的電子廣告屏反複播放著“有困難,名師幫”等宣傳(chuan) 語;公交站台的廣告牌上也有醒目的線上教育機構LOGO;就連看綜藝節目、電視劇,也會(hui) 有主持人時刻提醒你線上教育“無處不在”……
“一些線上培訓機構為(wei) 了獲取客源,不把錢用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刀刃上,而在各大媒體(ti) 上鋪天蓋地地做廣告,營造所有孩子都需要參加培訓的氛圍,加重家長的焦慮。”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guan) 負責人近日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采訪時說。
流量是在線教育獲客的最重要手段,廣告投入也因此成為(wei) 在線教育機構“燒錢”的重頭。
一麵是巨額的廣告投入,另一麵卻是為(wei) 了推廣、招納學員,不斷推出類似“原價(jia) 600元/6節的課程,現僅(jin) 需60元就可享受”的超低價(jia) 格優(you) 惠課程甚至是免費試聽課。
這樣的投入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培訓機構的獲客成本大幅上漲。
線上教育機構“跟誰學”的創始人陳向東(dong) 算過一筆賬,他以機構50元的“入口班”為(wei) 例稱,通過這樣的活動來獲得新用戶,機構的獲客成本大概是500元到600元,而行業(ye) 平均轉化率是25%,即隻有四分之一的體(ti) 驗用戶能夠最終轉化為(wei) 正價(jia) 課,因此,線上教育機構真正收獲一個(ge) 正式的學員,獲客成本在2000元至3000元。
在線教育培訓亂(luan) 象頻發
高昂的獲客成本令在線教育機構不得不在其他方麵“絞盡腦汁”。
1月1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梳理的“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在線培訓服務頻現亂(luan) 象再次被點出。其中,虛假宣傳(chuan) 、退費難、教師資質造假等問題居於(yu) 投訴前列。
為(wei) 了解決(jue) 培訓機構退費難的問題,早在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中就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ge) 月的費用。2020年6月,教育部與(yu) 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也再次重申並明確線上培訓機構按課時收費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60課時的費用。
但實際中,出於(yu) 維持現金流的考慮,培訓機構會(hui) 用盡各種手段來鼓勵消費者“囤課”。除了購買(mai) 課程多給予優(you) 惠價(jia) 格、推出充值返利等各類優(you) 惠活動外,有的機構還會(hui) 誘導消費者通過貸款來購買(mai) 大量課程。
然而,培訓機構一旦因資金鏈斷裂導致運營困難,受影響最大的莫過於(yu) 消費者。
近期,在線教育機構學霸君“爆雷”,有家長反映,課程停了,退費無人處理,當初購課時申請的分期貸款,卻依然要每月償(chang) 還。
一些線上教育機構的教師資質問題同樣讓人堪憂。
近期,鳳凰網財經《啟陽路4號》欄目調查發現,猿輔導App中很多授課教師的教師資格證狀態顯示為(wei) “已報名狀態”。
對此,猿輔導工作人員解釋稱,有一部分老師已經通過考試,但因為(wei) 疫情原因教師資格證還沒有重新審核下發。
2019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中明確要求,從(cong) 事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知識培訓的人員應當具有國家規定的相應教師資格,且要在培訓平台的顯著位置公示培訓人員姓名、照片和教師資格證等信息。
有無製定專(zhuan) 項立法必要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chu) 朝暉看來,在線教育機構亂(luan) 象頻發,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被資本投入拉扯得過快。
“過度融資的在線教育機構不得不優(you) 先考慮資金的保值和增值,考慮運營過程中的盈利,教育與(yu) 培訓的內(nei) 容、質量則屢屢出現問題。”儲(chu) 朝暉對《法治日報》記者說。
教育學者熊丙奇也認為(wei) 在線教育機構應盡快從(cong) 資本競爭(zheng) 中回歸到教育本位。“再強的資本力量,也不能違反教育規律而行。”熊丙奇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單純依賴融資活命,如果不能控製質量和成本,就會(hui) 陷入經營困境,在線教育最終還是要回歸教育的本質——教學質量。
中國政法大學傳(chuan) 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對《法治日報》記者表示,相關(guan) 部門近幾年針對在線教育出台了多項政策,但現有一些政策性規定較為(wei) 分散,相互之間規範不一,強製力不夠,現行法律法規中缺少對於(yu) 這一新興(xing) 行業(ye) 的專(zhuan) 門規定,導致在線教育行業(ye) 準入門檻較低,最終在發展中形成良莠不齊的局麵。
朱巍建議從(cong) 國家層麵對在線教育進行專(zhuan) 門立法,或者先行製定條例,對在線教育機構在準入門檻、師資管理、教學質量等方麵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作出規定。
“製定專(zhuan) 項立法,很大程度上也隻是將現有規定進行綜合歸納,如何執行仍是關(guan) 鍵。”儲(chu) 朝暉認為(wei) 相比立法,更重要的是改變當前的教育評價(jia) 機製。
“針對亂(luan) 象最有效的治理是減少源頭上的需求,這樣在線培訓機構要想生存,必須提高自身質量,回歸教育本質。”儲(chu) 朝暉說,當前教育法正在修改中,建議對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內(nei) 容進一步加以充實,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教育評價(jia) 指揮棒的問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狂奔的在線教育亟待降溫
在線教育如何發揮“在線”優勢、凸顯“教育”本色?在互聯網思維和資本力量的助推下,狂奔的在線教育麵臨著不少新問題。[詳細] -
學生無可奈何參加校外培訓 誰在寒假兜售教育焦慮
現有學校資源的不均衡導致很多家長心態失衡,在不能進入更好的學校之前,隻能通過報名參加課外輔導班來縮小孩子的考分差距。[詳細] -
在線教育“快進”,監管更要“上線”
在線教育蓬勃發展的同時,也要看到在紅利誘惑下,在線教育也有不少野蠻生長亂象,監管需要及時“上線”。[詳細] -
實現教育對外開放的另一種選擇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教育國際化遭遇嚴峻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優化教育開放全球布局,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層次和水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