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安為(wei) 先。”為(wei) 切實解決(jue) 轄區內(nei) 部分無食堂學校學生午餐供應問題,2020年8月,城關(guan) 區投資1.17億(yi) 元修建淨土中央廚房。
如今,該項目已經全部完工並進入試運營階段,日前,記者前去探訪,了解一份午餐的生產(chan) 全過程。
經過洗手、測溫、風淋等一係列嚴(yan) 密的消毒措施後,記者進入了生產(chan) 車間。
清晨,天色還沒有完全亮,城關(guan) 區淨土中央廚房的員工們(men) 就已經各就各位,開始準備午餐所需要的菜品。淨土中央廚房所采購的菜品需要經過嚴(yan) 格的檢驗手續,從(cong) 源頭確保食品安全。
中央廚房生產(chan) 廠長甘文忠說:“不管是肉類、蛋類還是蔬菜類,進場前必須要提供‘三證一報告’,其中有一樣不合格都不允許進場、不允許入庫。我們(men) 還有1000畝(mu) 自產(chan) 大棚,按照我們(men) 的生產(chan) 需求來種植蔬菜。”
葷菜、素菜初加工車間內(nei) ,員工按照菜單準備著菜品。西紅柿人工切片、萵筍機器切丁、切好的菜瓜放入機器裏,一片片大小厚薄一致的瓜片就落入清洗池中。中央廚房全部實行標準化和數字化管理,車間內(nei) 有兩(liang) 台空氣淨化機,能夠最大限度去除粉塵、微生物等,車間內(nei) 能夠達到10萬(wan) 級淨化標準,相當於(yu) 手術室的空氣淨化程度。除此之外,車間還配有完備的生產(chan) 線、先進的食品淨化機,在技術上保證食品安全。
“我們(men) 有兩(liang) 條素菜生產(chan) 線,兩(liang) 台保食安淨化機。保食安淨化機是一種全國最先進的食品淨化設備,可以將初級農(nong) 產(chan) 品的農(nong) 藥殘留量降至最低,保證食品安全。我們(men) 大型設備還有兩(liang) 條米飯生產(chan) 線,米飯生產(chan) 線每小時產(chan) 量成品是900斤。”甘文忠說。
準備好的菜品送到熱炒車間後,廚師們(men) 開始製作午餐。車間內(nei) 炒菜機、熬煮鍋、小燙鍋一字排開,還有一條油炸線、4台高原定製版的高壓蒸箱。在這個(ge) 車間內(nei) ,一天可以產(chan) 出6萬(wan) 份菜品。目前,中央廚房安排了90道菜,主葷菜、半葷菜、素菜各30道,保證一個(ge) 月內(nei) 菜品每天都不重樣。為(wei) 了保證學生吃得健康營養(yang) ,所有菜品都由高級營養(yang) 師精心搭配。
“我們(men) 專(zhuan) 門從(cong) 北京聘請了高級營養(yang) 師,根據不同年齡段兒(er) 童每天需攝取的營養(yang) 成分表和攝取量,來安排菜品。我們(men) 還有一個(ge) 粉劑科,按照營養(yang) 成分表來安排每道菜的鹽、味精、耗油等調味料的使用量,廚師隻需要按照標準投放調味料就可以了。”甘文忠說。
午餐做完後,所有菜品會(hui) 通過兩(liang) 個(ge) 保溫傳(chuan) 遞櫃,無人員接觸送到分裝車間。工作人員將飯菜分裝入飯盒後,飯菜還會(hui) 經過微波加熱隧道傳(chuan) 送到配送人員手中。微波加熱隧道不僅(jin) 可以對飯菜進行殺菌處理,同時還能將盒飯進行最大化加溫,保證學生能夠吃上熱乎乎的飯菜。
甘文忠說:“因為(wei) 我們(men) 的配送時長大概是30分鍾左右,所以我們(men) 要把30分鍾飯菜衰減的溫度留出來。通過加熱,每份盒飯的溫度要保證在75攝氏度以上,這樣飯菜到學生口中時都能保證溫度在70攝氏度左右。”
為(wei) 了保證配餐途中的食品安全,運輸車輛也有嚴(yan) 格的運輸要求。“我們(men) 配送車輛的車廂鑰匙有兩(liang) 把,司機一把、校方一把,必須兩(liang) 個(ge) 人同時到達現場,才能打開運輸車的車廂門。這樣可以防止在運輸途中出現突發事件,影響食品安全。”甘文忠說。
試運營期間,城關(guan) 區淨土中央廚房為(wei) 周邊2所學校以及警務站、環衛工人等配送午餐。中午12點30分左右,一份份香噴噴的盒飯送到了園林工人手中。
“飯是熱的,味道也特別好,特別棒。”吃著熱乎乎的盒飯,園林工人們(men) 很是開心。
記者了解到,城關(guan) 區淨土中央廚房正式運營後,將為(wei) 4所無法建設食堂的學校,約8000名學生配送營養(yang) 午餐。同時還可將菜品切配後配送到已有食堂的22所學校及在建食堂的6所學校進行現場加工,以滿足城關(guan) 區所有中小學、幼兒(er) 園近64000名學生的安全用餐需求,從(cong) 而實現學生營養(yang) 午餐100%全覆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雙減”之後,教師麵臨的“加減乘除”
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詳細] -
青春誌願同行 溫暖服務相伴
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誌願者們圍繞誌願服務文化、文化惠民、應急教育培訓、關心關愛弱勢群體等內容開展宣傳,並發放宣傳資料。現場招募誌願者環節,掀起活動高潮。 [詳細] -
西藏:760名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奔赴基層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西藏今年有232名西(藏)醫類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補充到213個鄉鎮衛生院。至此,760名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已赴基層工作,成為基層全科醫生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