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醫學高校外科教學從教室到醫院:清單製降低實操失誤
甘肅中醫藥大學創新外科學教學方法。圖為(wei) 學生在進行清創縫合練習(xi) 。(資料圖) 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臨(lin) 床醫學院供圖
“學生在初期參與(yu) 臨(lin) 床實踐時總是會(hui) 馬虎粗心,換藥忘記帶膠布、填寫(xie) 病例忘記問病史等問題屢教屢犯。”在10餘(yu) 年的教學生涯中,甘肅省人民醫院普通外科副主任醫師李軍(jun) 良對該問題頗為(wei) 犯難。
擔任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臨(lin) 床醫學院外科學教研室秘書(shu) ,李軍(jun) 良近日發現,通過讓學生建立清單,將臨(lin) 床操作的每一項步驟以清單的形式羅列,經老師核查無誤後,學生在實踐中按照清單操作,丟(diu) 三落四、馬虎粗心的問題得到很大改進,臨(lin) 床操作失誤率大大降低。
圖為(wei) 學生在練習(xi) 穿脫手術衣。(資料圖) 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臨(lin) 床醫學院供圖
上述通過製訂清單製度(Checklist製度)打造分級教學模式,是甘肅中醫藥大學創新外科學教學方式的一個(ge) 縮影。2019年,甘肅省人民醫院和甘肅中醫藥大學院校共建第一臨(lin) 床醫學院,由外科學教研室承擔外科學課程的教學。
據了解,這是甘肅深化醫教協同發展,推進醫學教育改革,提升該省現代醫學人才培養(yang) 質量的重要舉(ju) 措。
李軍(jun) 良表示,外科學是一門實踐特色鮮明的醫學主幹課程,包括理論授課和臨(lin) 床實踐兩(liang) 個(ge) 部分。大部分醫學生在學習(xi) 外科學前對其認識等同於(yu) 動手操作,從(cong) 而重實操、輕理論,學習(xi) 到一定程度會(hui) 因為(wei) 理論缺乏而後勁不足;有些學生專(zhuan) 心學習(xi) 理論,沒有很好的實踐操作機會(hui) ,最終也不適合醫學職業(ye) 生涯發展。
為(wei) 此,甘肅中醫藥大學外科學教研室主任蔡輝教授帶領團隊,結合學生和教師的問卷及訪談,梳理出外科學教學痛點,重塑了外科學教學內(nei) 容。醫學高校與(yu) 醫院共建辦學,兼顧理論與(yu) 實踐兩(liang) 方麵教學。
圖為(wei) 學生在進行外科打結考核。(資料圖) 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臨(lin) 床醫學院供圖
其中,以輸出倒逼輸入,是重要的改革內(nei) 容。“例如學習(xi) 外語需要具備聽說讀寫(xie) 的能力。當你擅長寫(xie) 作和口語,不斷進行知識輸出,你的閱讀和寫(xie) 作能力自然就會(hui) 提高。”李軍(jun) 良說,改革後,外科學授課以費曼學習(xi) 法為(wei) 理論基礎,鼓勵學生主動進行知識、情感和技能3個(ge) 方麵的輸出,從(cong) 而實現自我發展。
李軍(jun) 良介紹說,課前通過製作思維導圖督促學生學習(xi) ,鼓勵學生以小組為(wei) 單位交互溝通,通過真實案例引導、課堂互動、課後自選作業(ye) ,實現了促進學生進行理論輸出。
通過教師正向引導,全體(ti) 學生主動進行思政元素挖掘,達到教育目的。促進了學生進行情感輸出;通過製訂清單製度(Checklist製度)打造分級教學模式,編製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PBL教材(PBL指項目式教學,是一套設計學習(xi) 情境的,以問題為(wei) 導向的教學方法),建立虛擬仿真操作係統,促進學生主動進行技能輸出。
“學生在輸出過程中會(hui) 獲得成就感,遇到問題倒逼他們(men) 自覺自動找尋答案,效果遠遠好於(yu) 老師填鴨式教學。”李軍(jun) 良坦言,教學方式改革後,給了學生更大的空間和舞台獲得自我成長,增強學生學習(xi) 的內(nei) 驅動力。
學習(xi) 外科學的課程之前,甘肅中醫藥大學學生宋文祺一直認為(wei) ,本科就要讀5年的醫學生,學習(xi) 生涯就是“老師講、學生記、考試背”的教學模式。外科學課堂上,他和同學們(men) 是課堂的主角,發現問題再在老師的幫助下找到解決(jue) 答案,增加了他們(men) 的學習(xi) 興(xing) 趣。
“很多學生機械背誦的時候,並不能真正理解知識,更遑論靈活運用。”增強學習(xi) 主動性後,宋文祺覺得,從(cong) 前枯燥難記的理論知識,記憶起來輕鬆很多。
紮實的理論積累,讓老師在麵對一例病征複雜混亂(luan) 的病例時抽絲(si) 剝繭,最終將其診斷為(wei) 闌尾炎。這亦讓從(cong) 前提及外科學就想到做手術的宋文祺意識到,沒有理論做支撐,外科醫生甚至無法伸出雙手握住手術刀。
新的學期即將開始,宋文祺結束了外科學的學習(xi) ,事半功倍的學習(xi) 方法讓他受益良多,並準備將其運用在其他學科的學習(xi) 中。
李軍(jun) 良亦在思考,如何增強學生與(yu) 病患的溝通能力。“作為(wei) 未來的醫生,和病患的交流是要掌握技巧的,擺正自己的姿態,才能和患者達成良好的溝通,從(cong) 而讓疾病治療取得理想的效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90後”藏族姑娘鑽研藏餐成美食博主 吸引粉絲近40萬
“歡迎來到卓瑪的廚房,今天我們用青稞來製作一道小甜品……”24日,麵貌姣好、聲音甜美的“90後”藏族姑娘勝寧卓瑪,正在給學員們上一堂藏餐視頻教學課。 [詳細] -
從不敢直視他人到拍視頻分享生活:玉樹女孩千裏赴穗尋“光”
15歲藏族女孩索措(化名)此前左眼看不見任何東西且眼球大如牛眼,但由於家庭經濟困難,索措未去醫院就診。近日,她在位於廣州的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裝上義眼。[詳細] -
18個版本藏醫巨著《四部醫典》古籍在西藏籌備出版
記者24日從西藏藏醫藥大學獲悉,新一批《中國藏醫藥影印古籍珍本》(61卷-70卷)經過了數十日校對和專家評審,進入出版階段。這一批以18個版本為內容的《四部醫典》,醞釀籌備近10年。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