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發布時間:2022-03-03 14:27: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近日,中國教育報刊社舉(ju) 行全國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教育熱點座談會(hui) 。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有關(guan) 司局負責同誌齊聚一堂,就如何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交流。

  加快健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機製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an) 鍵課程。

  通過調研,與(yu) 會(hui) 代表委員發現,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麵臨(lin) 教研組織機製不夠完善、思政教師理論功底不夠深厚等一係列難題。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史家教育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集團總校長、革新裏小學校長王歡提出,做好頂層設計是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的“先手棋”。她建議:“各地教育主管部門主導或牽頭組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教研團隊,將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跨年段的教研工作量納入工作總量進行統籌計算。”同時,建立跨年段、跨區域的網絡一體(ti) 化教研共同體(ti) ,“成員應包括思政專(zhuan) 家、骨幹教師、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讓各年段教師在突破年段限製的一體(ti) 化備課中,整體(ti) 理解教學內(nei) 容的內(nei) 在連貫性”。

  在全國人大代表、東(dong) 北育才學校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高琛看來,思政課是影響學生價(jia) 值取向的重要課程,思政課教師要“突出課程內(nei) 容的思想性、理論性、親(qin) 和力和針對性,創新課堂教學形式”。高琛建議,一要用優(you) 秀文化化育人格;二要開展麵向全體(ti) 的綜合實踐活動,在知行合一中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三要嚴(yan) 把圖書(shu) 、動漫等青少年喜聞樂(le) 見的文化產(chan) 品傳(chuan) 播途徑關(guan) ,嚴(yan) 格控製對國外動漫、遊戲類文娛產(chan) 品的審查,對國產(chan) 優(you) 質動漫、遊戲類文娛產(chan) 品給予相關(guan) 政策支持。

  針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第一實驗學校教育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總校校長崔建梅呼籲,盡快在各省份設立專(zhuan) 門教育指導委員會(hui) ,對有嚴(yan) 重不良行為(wei) 的未成年人進行教育矯治,讓他們(men) 感受到關(guan) 愛,糾正心理和行為(wei) 偏差,幫助他們(men) 回歸社會(hui) ,成為(wei) 新時代合格青少年。

  “雙減”落地要“標本兼治”

  座談會(hui) 上,“雙減”成為(wei) 代表委員們(men) 熱議的話題。

  “雙減”政策落地,取得初步成效。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誌勇將其概括為(wei) 5個(ge) 方麵:作業(ye) 負擔減輕、課後服務落地、校外學科培訓負擔下降、家校社協同育人格局初步形成,以及家長經濟負擔有所減輕。

  “雙減”持續推進,仍任重道遠。張誌勇認為(wei) ,要減校外,必須強校內(nei) 。其核心在於(yu) 課後服務供給要做足做好,滿足學生的個(ge) 性化、多元化需要。對此,他建議:在發揮好學校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時,應有序開放課後服務的課程資源供給,引入有效的社會(hui) 資源。

  對課後服務給教師帶來新負擔問題,張誌勇建議深入研究彈性上下班製、落實教師課後服務補貼。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十二中聯合學校總校校長李有毅認為(wei) ,要科學設計教師工作量,讓他們(men) 有時間靜下心來進行教育教學研究。

  隨著“雙減”走向深水區,一些問題還有待解決(jue)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提出,完善中考評價(jia) 機製,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教育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優(you) 化財政投入結構等。

  張誌勇分析,導致學生負擔重、家長焦慮的根本原因在於(yu) 優(you) 質教育資源相對短缺。他呼籲在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和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上發力,“加快優(you) 秀校長教師的有序流動,對底部學校實施提升戰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

  “雙減”政策對家校協同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琛指出,學校要優(you) 化家校合作工作策略,“充分滿足家長知情權,打造家校成長共同體(ti) ,不斷提升家校合作實效”。

  大力提升縣域高中、中職和學前教育辦學水平

  2022年是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一年。代表委員們(men) 認為(wei) ,高質量發展是基礎教育各級各類教育的共同發展。

  縣域高中在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中承擔著重要使命。全國人大代表、東(dong) 北師大附中校長邵誌豪提出縣域高中振興(xing) 有3個(ge) 關(guan) 鍵要素:“在人力方麵,特崗教師計劃、職稱評聘、專(zhuan) 業(ye) 培訓等要向縣域高中教師傾(qing) 斜;嚴(yan) 格落實嚴(yan) 禁跨地區招生相關(guan) 製度政策,同時在優(you) 秀學生培養(yang) 和高校招生錄取方麵適當向縣域高中傾(qing) 斜。在財力方麵,保障好縣域高中教師的工資與(yu) 待遇,保障好學校的辦學資金。在物力方麵,要改善辦學條件,增加縣域高中的現代化信息化辦學設備。”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dong) 省河源市龍川縣田家炳中學校長李舒強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和對口幫扶力度,進一步提升中職學校辦學水平,促使中職學校為(wei) 區域發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前教育質量提升要突破幼兒(er) 教師短缺的瓶頸。”崔建梅提出,“更新《幼兒(er) 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暫行)》,將幼兒(er) 教師隊伍納入基礎教育師資隊伍發展總體(ti) 規劃;製定合理的增長比例,確立公辦幼兒(er) 園教師編製數逐年增加的規劃目標。”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呼籲:“要加快解決(jue) 幼兒(er) 園教師配置問題,解決(jue) 公辦幼兒(er) 園教師編製問題。”

  合力破解製約教育高質量發展瓶頸

  與(yu) 會(hui) 的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同誌以及教師工作司有關(guan) 負責同誌認真聽取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並就一些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說,代表委員們(men) 觀察敏銳,調研深入,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建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基礎教育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有學上”問題,正在向更好地實現人民群眾(zhong) “上好學”的願望邁進。2021年,我們(men) 全麵係統地構建了基礎教育質量評價(jia) 體(ti) 係,研製推出了覆蓋學前教育、義(yi) 務教育、縣域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的“十四五”時期重大項目計劃,就是要解決(jue) 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今年,基教司將繼續圍繞中央關(guan) 心、百姓關(guan) 切、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推進工作。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介紹,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義(yi) 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率為(wei) 92.14%,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壓減率為(wei) 87.07%。隨著“雙減”政策的推進,對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和非學科類培訓監管會(hui) 成為(wei) 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工作的重心。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優(you) 師計劃”“國培計劃”助力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中小學教師減負工作列入國務院大督查事項,健全義(yi) 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隨當地公務員工資待遇調整的聯動機製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建設一支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是未來一段時間內(nei) 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目標。

  與(yu) 會(hui) 人員一致表示,要錨定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熱點難點痛點問題,想新招,出實招,為(wei) 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實質性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