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想民之所需 辦民生實事

發布時間:2022-03-09 09:31:00來源: 西藏日報

  三月,春風漸暖,伴隨著藏曆水虎年的到來,2022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隆重開幕,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的18個(ge) 民生“紅包”再次溫暖了全國人民的心。

  2021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考察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更加聚焦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注的民生問題,辦好就業(ye) 、教育、社保、醫療、養(yang) 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實事,一件一件抓落實,讓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西藏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堅持困難麻煩由政府解決(jue) ,把方便實惠送給群眾(zhong) 。據統計,2021年,西藏新冠疫苗免費接種超過700萬(wan) 劑次。實行集中帶量采購,藥品、醫用耗材價(jia) 格持續下降。實現區內(nei) 和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截至2021年9月30日,產(chan) 生跨省異地就醫結算20790人次,涵蓋購藥、門診、門特、普通住院、生育住院等醫保業(ye) 務。

  來自那曲市的崗江就享受到了醫療的紅利。崗江患有脊椎高位,做手術共花費47萬(wan) 元,最後通過大病統籌報銷,個(ge) 人隻需支付幾百元。崗江說:“感謝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men) 從(cong) 高海拔地區搬遷到森布日生態搬遷安置點,住上了新房子,還報銷了我的手術費。”

  在藏曆水虎新年初一,家住拉薩市朗賽九區的格桑一早便忙了起來,給家人燒水煮茶,做人參果米飯。家人們(men) 穿戴節日盛裝,迎接新年的到來。因為(wei) 去年家裏添了新生命,這個(ge) 新年處處洋溢著新氣象。格桑告訴記者:“如今國家的醫療政策非常好,生育費用可以報銷,小孩出生後,可以每個(ge) 月免費接種疫苗,為(wei) 我們(men) 老百姓解決(jue) 了很多實際問題。你看我們(men) 現在過年,桌上擺放的卡賽品種越來越豐(feng) 富,大家穿戴的服裝和首飾也越來越多樣化,我們(men) 的日子真的是越來越富裕了。”

  讓人民群眾(zhong) 共享發展成果、改善和保障民生,是區黨(dang) 委、政府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數據顯示,西藏農(nong) 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達到14598元。62.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ge) 貧困縣區全部摘帽,26.6萬(wan) 人從(cong) 山高路遠的苦寒之地搬遷到了河穀城鎮安居樂(le) 業(ye) ,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曆史性解決(jue) 。

  就業(ye) 是民生之本、發展之源。2021年,西藏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達99%。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69.3萬(wan) 人,實現勞務收入58.1億(yi) 元。全區就業(ye) 創業(ye) 體(ti) 製機製改革全麵深化,就業(ye) 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高校畢業(ye) 生市場就業(ye) 格局基本形成,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就業(ye) 政策體(ti) 係不斷完善,職業(ye) 技能培訓促進就業(ye) 作用不斷凸顯,困難群體(ti) 保障就業(ye) 底線穩固兜牢,就業(ye) 培訓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創業(ye) 帶動就業(ye) 的局麵逐步形成。

  紮西次仁是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的“紅人”,讓他“紅”起來的就是小小的土豆。大學畢業(ye) 後,紮西次仁決(jue) 定返鄉(xiang) 創業(ye) ,在自治區就業(ye) 創業(ye) 政策的支持下,他專(zhuan) 門從(cong) 事“艾瑪土豆”的種植和銷售。如今已經開起了公司,解決(jue) 了3名大學生和6名農(nong) 牧民的就業(ye) 問題。

  談到這些年的收獲,紮西次仁說:“作為(wei) 一名創業(ye) 者,我感受特別多,這些年國家和自治區出台了一係列扶持政策,自治區有關(guan) 單位也經常舉(ju) 辦創業(ye) 論壇和比賽,讓我們(men) 交流經驗。在如此好的創業(ye) 環境下,我希望以後我們(men) 西藏的創業(ye) 者越來越好,生產(chan) 出更多更好的西藏特色產(chan) 品,為(wei) 當地父老鄉(xiang) 親(qin) 提供一些幫助,回報社會(hui) ,讓我們(men) 西藏的未來越來越紅火。”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