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逐年減少,幼教如何應對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我國出生人口繼2020年的1200萬(wan) 降至2021年的1062萬(wan) 後,預計2022年出生人口將繼續下降。這意味著,與(yu) 2020年3—5歲幼兒(er) 5164萬(wan) 人(2015年出生1655萬(wan) 人、2016年出生1786萬(wan) 人、2017年出生1723萬(wan) 人之和)相比,2025年3—5歲幼兒(er) 數將大幅減少。
“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出生率將呈現不斷下降趨勢,受此影響,學前教育總體(ti) 規模將縮減,這必將推動我國學前教育從(cong) 擴大規模的外延式發展,轉變為(wei) 以提高質量、優(you) 化布局結構為(wei) 核心的內(nei) 涵式發展。
可以預見,隨著我國學齡前兒(er) 童數量的減少,學前教育資源不足、師資匱乏問題將得到緩解。而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的2035年入園率在95%以上的目標將加快實現。
與(yu) 此同時,應該看到,盡管學齡前兒(er) 童數量減少,但老百姓對公辦園的需求不減。“十四五”期間,努力辦好公辦園仍是政府的重要職責。《“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指出,要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補齊普惠資源短板。到2025年,公辦園在園幼兒(er) 占比達到5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學齡前兒(er) 童數量減少,將促進學前教育從(cong) 擴大規模向提高質量轉變。“十三五”期間,在生源數量持續增長與(yu) 投資不斷擴大的雙重刺激下,學前教育發展突飛猛進,幼兒(er) 園數量不斷增加,整體(ti) 規模持續擴大。但也要看到,當前我國各類學前教育機構師資水平差距大,提升質量已成為(wei)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e) 發展與(yu) 變革的迫切需求。低出生率下,學前教育將麵臨(lin) 生源短缺與(yu) 資源不足並存的問題,這將推動學前教育實現由“量”向“質”的跨越。
為(wei) 辦好新時代學前教育,更好地實現幼有所育,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you) 質發展,建議“十四五”期間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麵工作:
首先,根據學齡前兒(er) 童數量變化趨勢,合理布局配置幼兒(er) 園。要充分考慮我國學齡前兒(er) 童數量變化和城鎮化發展趨勢,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建設和撤並幼兒(er) 園。“十四五”時期,學前教育需求將進入負增長階段。因此,盡管還需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但也必須對當前及未來學前教育發展趨勢做出前瞻性預判,依據學齡前兒(er) 童數量,靈活調整學前教育資源,合理儲(chu) 備幼兒(er) 園師資力量。城鄉(xiang) 學前教育應采取不同的策略以應對人口變動衝(chong) 擊。
其次,著眼需求變化,合理配置師資。應科學慎重製定當前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擴招等政策。2021年印發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分類考試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學前教育等領域,適度擴大中高職貫通招生規模擴招政策,此舉(ju) 有助於(yu) 緩解幼師不足矛盾,但也需要科學規劃與(yu) 安排。一方麵,未來5年內(nei) 幼教師資需求將持續下降,另一方麵,學生培養(yang) 需要一定的周期,具有幾年的滯後性。因此,要找準供需矛盾缺口及變化趨勢,製定真正符合實際需求的師資擴充預案。建議以按30人一班,每班“兩(liang) 教一保”水平為(wei) 參照進行師資測算與(yu) 配備,作為(wei) 製定相關(guan) 師資政策的依據。
再其次,擴大農(nong) 村普惠性教育資源供給,加快縮小城鄉(xiang) 差距。公辦園布局重點向農(nong) 村、偏遠地區和“三區三州”地區傾(qing) 斜,每個(ge) 鄉(xiang) 鎮至少辦好一所公辦中心幼兒(er) 園,完善縣鄉(xiang) 村三級農(nong) 村學前教育服務網絡,補齊農(nong) 村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短板。製定農(nong) 村公辦園布局專(zhuan) 項規劃,處理好學前教育質量提升與(yu) 方便就近入園的關(guan) 係,努力滿足農(nong) 村適齡幼兒(er) 就近享受優(you) 質普惠學前教育的需求。
最後,學前教育向低齡延伸,拓寬服務對象。受社會(hui) 整體(ti) 需求的影響,學前教育向低齡延伸已是必然。政府部門要引導普惠園的服務向低齡延伸,以擴大服務空間、增加社會(hui) 托位,承擔起社會(hui) 托育服務職責。
綜上所述,在學齡前兒(er) 童數量逐年下降的背景下,學前教育必須在補齊短板的同時為(wei) 實現突破性發展創造可能。這就要求學前教育不能隻著眼於(yu) 硬件設施、財政投入、人才培養(yang) 等資源供給,更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聚焦社會(hui) 教育需求,圍繞普惠、公平、效率等重點問題,為(wei) 社會(hui) 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撐、托育等延伸服務,從(cong) 而提供有品質、有保障的學前教育服務。
(作者單位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幼兒園課程發展需文化引領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從全球層麵承認了文化以及文化多樣性對解決可持續發展挑戰的重要性,文化在促進世界發展方麵的地位與作用日益凸顯並備受關注。[詳細] -
讓奧林匹克教育生根發芽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落下帷幕,這場冰雪盛會創造了豐厚的有形和無形的冬奧遺產,如何讓這些寶貴財富長久發揮效益,成為擺在我們麵前的一個課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