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瀾湄六國青年“雲”端相聚YICMG2022 展開創新創業智慧碰撞

發布時間:2022-08-18 09:4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瀾湄六國青年“雲(yun) ”端相聚YICMG2022展開創新創業(ye) 智慧碰撞
YICMG2022依托“瀾湄青年在線”平台線上舉(ju) 行。 複旦大學供圖

  複旦大學16日披露,第六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治理與(yu) 發展青年創新設計大賽(YICMG2022)(下稱:青創賽)決(jue) 賽正在舉(ju) 行。本屆賽事依托“瀾湄青年在線”平台線上舉(ju) 行,瀾湄六國青年“雲(yun) ”端相聚,展開創新創業(ye) 智慧碰撞,共譜“瀾湄合作”新詩篇。

  據了解,今年青創賽的主題“公共衛生與(yu) 醫療保障”,體(ti) 現了對疫情的複雜形勢的一種及時的、重要的關(guan) 切。期待本屆青年選手深入交流、通力協作,為(wei) 瀾湄流域甚至全人類戰勝公共衛生領域麵臨(lin) 的困難和挑戰貢獻青春力量。

  複旦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尹冬梅對記者表示,瀾湄合作機製走過6年,瀾湄青創賽舉(ju) 辦6屆,瀾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聚合6國,無時無刻不體(ti) 現著“瀾湄速度”和“瀾湄效率”。6年來,各方合力打造瀾湄在線教育合作平台,通過“瀾湄青年在線”、瀾湄高校教師線上教學論壇、教學技能培訓、瀾湄流域治理講習(xi) 班等項目,加強高校間交流互鑒,深化高等教育合作,共同促進瀾湄流域高等教育發展。

  瀾湄青創賽自2018年啟動六國輪辦機製。國際組委會(hui) 代表,尼瓦特·基奧普拉杜布(Niwat Keawpradub)表示,瀾滄江—湄公河地區是亞(ya) 洲乃至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青年人應當為(wei) 瀾湄區域創造更安全、更健康的未來而不懈努力,圍繞這條被六國共享的河流,共同構建瀾湄發展共同體(ti) 。

  據悉,YICMG2022賽事籌備自2021年9月開始,初賽階段共有六國高校146名學生報名參與(yu) ,共收到51個(ge) 參賽項目。經各國評委的通訊評審,最終,來自8所高校的18支隊伍順利晉級、參與(yu) 決(jue) 賽。圍繞瀾湄流域治理與(yu) 發展,緊貼公共衛生共同體(ti) 建設願景,六國青年的創新提案覆蓋網絡科技、工業(ye) 設計、公共政策研究等領域,既有地域特色、專(zhuan) 業(ye) 聚焦,又充滿團隊協作、創意激情。

  在賽事期間,六國選手不僅(jin) 要展現項目創意與(yu) 設計,還將在大賽特色環節“瀾湄咖啡屋”環節與(yu) 專(zhuan) 家評委進行一對一交流,接受專(zhuan) 家指導。他們(men) 也將與(yu) 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組成跨國團隊,進一步對項目設計進行打磨改進。大賽最終將產(chan) 生“最有價(jia) 值問題”“最有創意團隊”“最佳跨國團隊”以及“最佳孵化方案”四類獎項。

  黎明奎、黎阮智和範氏金勇是來自越南外交學院一年級的三名學生,這是她們(men) 第一次嚐試創新實踐。項目COCO MASK是她們(men) 在喝椰子水時的突發奇想——或許可以利用椰子材料製作口罩,實現環保與(yu) 防護的“雙贏”。克服了自然材料轉成口罩材料的種種困難,他們(men) 將腦海中的設計變成現實。在入圍方案展示環節,他們(men) 的創意、堅持和激情得到了評委的一致好評。

  來自中國複旦大學的三名學生,在國家參與(yu) 瀾湄公共衛生合作“民辦官助”模式的啟發下,瞄準最具活力和創造力的青年群體(ti) ,提出了“瀾湄青年醫家(Lancang-Mekong Youth Public Health Forum)”方案,旨在開發一個(ge) 麵向全世界關(guan) 心和關(guan) 注瀾湄地區公共衛生治理的開放式互聯網論壇,服務瀾湄流域青年誌願者,通過資源匯總和信息共享,實現瀾湄地區各國之間的互聯互通。

  作為(wei) 指導單位代表,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交流聯絡處處長高立洪表示,瀾湄合作因水而生,因水而興(xing) 。青年人才的成長,與(yu) 瀾湄各國未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guan) 。在提高水治理能力、深化國際合作方麵,瀾湄六國的青年精英承載著偉(wei) 大的曆史使命。高立洪希望青年學子發揮紐帶和使者作用,積極參與(yu) 瀾湄水資源合作,為(wei) 水資源可持續管理和利用、構建更加緊密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ti) 作出積極貢獻。宋卡王子大學方麵表示,未來將與(yu) 六國高校攜手,推動區域間高等教育、文化、科研、商務和創業(ye) 等領域合作共贏。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長郭虎春表示,希望以瀾湄青創賽為(wei) 平台,弘揚瀾滄江-湄公河的源頭文化;期望能有更多流域治理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落地玉樹,實現六國青年“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願景,讓瀾湄合作的真摯情誼源遠流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新華全媒+|千裏寄相思:援藏幹部的新“家書”

    “媽媽您放心出發吧。我可以請假回來照顧爸爸,在家也能學習,肯定不會耽誤功課。等爸爸康複,我們一起去西藏看您。”劉斯援藏出發前夕,在外地讀書的兒子王維發來微信安慰母親道。 [詳細]
  • 高原盛開幸福花

    “縷縷清風你來到天邊西藏,朵朵格桑花你開遍極地芳華……”近日,在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聯合舉辦的首次援藏主題晚會上,主題歌曲《故鄉之上》感動了無數人。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