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職業教育為全球產業升級賦能

發布時間:2022-08-22 16:12: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對職業(ye) 教育產(chan) 生了哪些影響?職業(ye) 教育青年教師專(zhuan) 業(ye) 化能力體(ti) 係怎樣建設?如何通過中外職業(ye) 教育合作構建人類技能共同體(ti) ?8月20日,首屆世界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大會(hui) 上,14個(ge) 平行論壇同時舉(ju) 行,來自全球職業(ye) 教育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對職業(ye) 教育相關(guan) 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產(chan) 業(ye) 轉型對職業(ye) 教育提出新要求

  “我們(men) 所處的時代,科技和信息技術不斷更迭,因此我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設置必須與(yu) 時俱進,確保教學適應企業(ye) 的發展需求……”在大會(hui) 平行論壇——職業(ye) 教育與(yu) 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論壇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國際部主任蔡錦平介紹了該校應對產(chan) 業(ye) 轉型進行的探索。

  在職業(ye) 教育與(yu) 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論壇、職業(ye) 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論壇、人工智能+職業(ye) 教育創新發展論壇等論壇上,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普遍認為(wei) ,近年來隨著全球產(chan) 業(ye) 轉型的迅猛發展,產(chan) 業(ye) 結構、產(chan) 業(ye) 組織、產(chan) 業(ye) 規模、產(chan) 業(ye) 技術的升級對職業(ye) 教育產(chan) 生深遠影響。職業(ye) 教育必須在院校治理、專(zhuan) 業(ye) 建設和教師發展等各方麵進行改革創新,以適應並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

  蔡錦平介紹,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工程係設有許多技術創新中心,其核心是工程係的師資團隊,合作夥(huo) 伴包括政府機構和技術公司,為(wei) 企業(ye) 客戶服務開發項目來提供問題解決(jue) 方案。“這些技術創新中心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教師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促進了我們(men) 的技術和教學內(nei) 容更新,也帶動了課程改革和創新。”

  在職業(ye) 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論壇上,深圳職業(ye) 技術學院校長許建領認為(wei) ,高職院校在數字經濟社會(hui) 中肩負著不可替代的數字化技能人才供給使命。當前,我國已經有不少高職院校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緊盯數字經濟發展趨勢,與(yu) 行業(ye) 龍頭聯合組建了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學院,與(yu) 時俱進地進行數字化產(chan) 業(ye) 及產(chan) 業(ye) 數字化專(zhuan) 業(ye) 群布局,新開設了市場緊缺的數字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數字化職業(ye) 教育育人生態初步成型。

  推動職業(ye) 教育育人模式創新

  全球職業(ye) 教育青年教師發展論壇、職業(ye) 院校科學教育發展論壇、職業(ye) 教育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創新論壇、職業(ye) 院校工程教育發展論壇……首屆世界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大會(hui) 上,探討職業(ye) 院校改革的平行論壇占據半壁江山。很多院校正在進行的改革實踐,也成為(wei) 其他兄弟院校的他山之石。

  中華職教社黨(dang) 組書(shu) 記、總幹事方乃純在職業(ye) 教育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創新論壇上談及中國特色學徒製的實踐與(yu) 探索時表示,中國特色學徒製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企業(ye) 育人主體(ti) 的作用,形成了校企緊密合作的育人新機製,真正實現了產(chan) 教深度融合,有效解決(jue) 了參與(yu) 企業(ye) 對人才的選用預留問題,增強了職業(ye) 教育的適應性。同時他也指出,中國特色學徒製還處於(yu) 探索階段,也存在一些問題,麵臨(lin) 諸多難點,比如行業(ye) 企業(ye) 參與(yu) 職業(ye) 教育的積極性不是特別高,對行業(ye) 企業(ye) 參與(yu) 的激勵保障約束機製欠缺等,還需要不斷改進與(yu) 完善。

  應對數字化轉型,職業(ye) 院校教師是關(guan) 鍵。在全球職業(ye) 教育青年教師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ye) 大學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黃維認為(wei) ,培養(yang) 職業(ye) 教育教師的數字素養(yang) ,將成為(wei) 職教教師教育的新趨勢:“我們(men) 要按照數字化要求,完善人才培養(yang) 方案,搭建學科專(zhuan) 業(ye) 平台,健全課程教學體(ti) 係,構建數字技術加教師教育的職業(ye) 教育教師職前培養(yang) 體(ti) 係和在職培養(yang) 培訓體(ti) 係。還要加強數字化環境建設,打造師生互動的雲(yun) 端數字化學習(xi) 平台,建設融線上線下教學為(wei) 一體(ti) 的智慧教室和實訓基地。”

  構建人類技能共同體(ti)

  在全球一體(ti) 化背景下,構建人類技能共同體(ti) 已成為(wei) 大勢所趨。我國近年來進行了積極探索,如在“一帶一路”國家開設魯班工坊、大力開展中非職業(ye) 教育合作等。“一帶一路”合作與(yu) 魯班工坊建設發展論壇、中非職業(ye) 教育合作與(yu) 發展論壇總結了相關(guan) 工作取得的成果,對構建人類技能共同體(ti) 進行了展望。

  泰國魯班工坊是世界第一家魯班工坊。在“一帶一路”合作與(yu) 魯班工坊建設發展論壇上,泰國大城技術學院院長瑪悠麗(li) 介紹,天津渤海職業(ye) 技術學院與(yu) 大城技術學院共同建立魯班工坊,在中國院校的幫助下,泰國學生掌握了先進的製造業(ye) 技術。截至目前,泰國魯班工坊學曆教育培養(yang) 1125人,技能培訓交流師生8000餘(yu) 人次。學生分別獲得泰國首屆“職業(ye) 教育寶石王杯”大賽金牌冠軍(jun) 、泰國首屆鐵道運輸係統邀請賽冠軍(jun) 獎等9項榮譽。此外,招收泰國學生200多人,已畢業(ye) 的66名泰國學生,27人前往本科院校深造,其餘(yu) 均已就業(ye) ,就業(ye) 率達100%。

  記者從(cong) 中非職業(ye) 教育合作與(yu) 發展論壇上獲悉,截至目前,天津已在19個(ge) 國家建成20個(ge) 魯班工坊,其中在10個(ge) 非洲國家建立了11個(ge) 魯班工坊,為(wei) 非洲青年插上成就夢想的翅膀。

  由天津職業(ye) 技術師範大學與(yu) 埃塞俄比亞(ya) 技術大學共同建設的埃塞俄比亞(ya) 魯班工坊,建成1年來運行順利。埃塞俄比亞(ya) 技術大學校長特舍裏·博裏查說:“我們(men) 的魯班工坊將成為(wei) 非洲職業(ye) 技術教育領域的典範。”

  《中非職業(ye) 教育合作發展研究》一書(shu) 也在這次論壇首次亮相。該研究報告從(cong) 中非職業(ye) 教育合作的時代背景、實踐與(yu) 創新、問題與(yu) 挑戰、對策與(yu) 建議等維度展開,為(wei) 中非職業(ye) 教育合作提供決(jue) 策建議和實踐指導。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