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學抗旱提供氣象保障(深閱讀·切實做好抗旱工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近日在遼寧考察時強調,當前,一些地方遇到嚴(yan) 重幹旱,要切實做好抗旱工作。
受高溫天氣影響,近期,四川盆地至長江中下遊一帶高溫幹旱持續發展,抗旱形勢嚴(yan) 峻複雜。多地多部門落實責任,做好氣象監測預報預警,強化聯合會(hui) 商研判,加強水量調度,最大程度減輕幹旱影響和損失。
——編 者
8月21日,中央氣象台連續第十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連續第三十二天發布高溫預警。
最近一段時間,南方多地持續出現40℃以上高溫天氣,已有不少國家級氣象站氣溫達到或突破曆史極值。受高溫天氣的影響,我國四川盆地、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氣象幹旱狀態。相關(guan) 部門如何會(hui) 商研判、做好應對?記者進行了采訪。
多地頻現40℃以上高溫天氣
8月12日18時,中央氣象台升級發布高溫紅色預警。8月21日18時,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高溫紅色預警、氣象幹旱橙色預警,與(yu) 水利部聯合發布黃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與(yu) 自然資源部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計未來3天,北方降雨南方高溫的狀態將持續,四川盆地、江漢、江淮、江南及陝西南部等地仍有持續性高溫天氣。
目前我國主要有14種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根據氣象災害發展態勢、緊急程度、危害程度,從(cong) 低到高分等級。據了解,以高溫預警為(wei) 例,連續3天日最高氣溫將在35℃以上,發布高溫黃色預警;24小時內(nei) 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發布高溫橙色預警;24小時內(nei) 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陳濤介紹,高溫紅色預警的啟動標準是“過去48小時4個(ge) 及以上省份部分地區連續出現最高氣溫達40℃及以上天氣,且預計上述地區未來仍將持續”。8月12日,中央氣象台關(guan) 注到四川、重慶、浙江、江蘇以及湖北等地的部分地區已經出現了持續性的40℃以上高溫天氣,與(yu) 此同時,通過對大氣環流的分析,四川盆地到長江中下遊地區仍然會(hui) 有範圍較大、強度較強的高溫天氣,所以升級發布了高溫紅色預警。
據了解,氣象預警有嚴(yan) 格的發布流程,每一條預警信息都要通過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係統權威發出。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係統作為(wei) 國家應急指揮平台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於(yu) 國家、省、市、縣四級預警信息發布中心,接入水利、安監、農(nong) 業(ye) 等30餘(yu) 個(ge) 行業(ye) 或部門。目前預警發布時效可以達到3分鍾至8分鍾,能在1分鍾內(nei) 靶向發送給受影響區域的防災責任人,迅速開展應急響應,使預警信息真正成為(wei) 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副熱帶高壓範圍偏大、強度偏強是近期持續高溫的直接原因
今年高溫天氣為(wei) 何強度偏大?
開始時間早、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大、綜合強度較強,是此輪區域性高溫天氣的特點。專(zhuan) 家解析,大氣環流形勢特別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異常,是造成持續高溫天氣最直接的原因。
陳濤表示,從(cong) 監測上看,今年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範圍偏大、強度偏強。在它的控製下,我國南方地區整體(ti) 受下沉氣流控製,天空晴朗少雲(yun) 。白天在日照輻射的影響下,近地麵加熱強烈,熱空氣滯留在地麵,吹不走、散不出,因此出現較大範圍的持續性高溫天氣。
不僅(jin) 我國,今夏的北半球,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大西洋副熱帶高壓和伊朗高壓均階段性增強,形成大範圍的整體(ti) 環球暖高壓帶,在整個(ge) 北半球多地形成高溫天氣。
“今年夏季高溫熱浪事件持續的時間長、強度高、影響範圍大。”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li) 娟分析,從(cong) 大氣環流的特征來看,今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且西伸,同時其南、北邊界均外擴,範圍非常大。今年高溫天氣還有一個(ge) 比較顯著的特征,就是出現的時間偏早,持續時間較長,預計結束的時間會(hui) 偏晚。這些特征和氣候變化的背景是密切相關(guan) 的。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中指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20世紀中葉以來已經觀測到了許多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變化,其中高溫熱浪的頻發多發是非常顯著的特征。
強化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
麵對旱情,應急管理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水利部等相關(guan) 部門與(yu) 氣象部門加強會(hui) 商研判,銜接啟動相關(guan) 應急措施。
據了解,今年6月,應急管理部與(yu) 中國氣象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強化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工作的意見》,明確把氣象預警納入應急響應啟動條件,強化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
國家防總8月11日對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等6省份啟動抗旱四級應急響應。8月19日,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繼續組織防汛抗旱專(zhuan) 題視頻會(hui) 商調度,要求統籌落實抗旱減災工作,高溫幹旱地區要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綜合減災的作用,做好水源優(you) 化調度工作,千方百計增辟抗旱水源。國家防總辦公室還派出工作組指導地方抗旱減災工作。
據介紹,農(nong) 業(ye) 氣象服務是我國氣象事業(ye) 中規模最大、技術最成熟、體(ti) 係最規範的業(ye) 務。目前,已基本形成國家、省、市、縣、鄉(xiang) 五級服務格局,中國氣象局與(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聯合創建了10個(ge) 特色農(nong) 業(ye) 氣象中心。今年年初,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通知,明確要進一步建立更加係統、規範的風險預警服務體(ti) 係。以此為(wei) 契機,兩(liang) 部門進一步加強溝通合作,建立起聯合會(hui) 商、信息共享等機製。
眼下是秋糧生長發育和產(chan) 量形成的重要階段,針對當前高溫晴熱天氣,中央氣象台正研級高級工程師趙秀蘭(lan) 建議,南方水稻產(chan) 區要注意保障水稻生產(chan) 用水、合理灌溉,可采取以水調溫、噴施葉麵肥等措施;各地棉區要及時整枝、打杈,適當增加灌溉次數。
綜合研判氣象幹旱形勢,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緊急下發通知加強部署,派出25個(ge) 包省包片聯係工作組和12個(ge) 科技小分隊赴秋糧重點省份和受高溫幹旱影響重點地區,指導關(guan) 鍵措施落實。
水利部已對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6省份啟動幹旱防禦Ⅳ級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協助指導地方製訂抗旱預案,落實抗旱保供水各項措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