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最美醫生”從未獨行 醫者仁心溫暖生命

發布時間:2022-08-22 16:06:00來源: 光明日報

  【記者手記】

  這是由近1400萬(wan) 個(ge) 個(ge) 體(ti) 組成的龐大群體(ti) ,服務著14億(yi) 中國人民。每個(ge) 個(ge) 體(ti) 千差萬(wan) 別,但我們(men) 習(xi) 慣於(yu) 為(wei) 他們(men) 描摹一個(ge) 共同的形象:救死扶傷(shang) ,懸壺濟世,醫者仁心……這就是醫療衛生工作者,一個(ge) 被寄予特殊期望的群體(ti) 。

  8月17日,第五個(ge) “中國醫師節”前夕,中宣部、國家衛健委發布2022年“最美醫生”先進事跡。丁仁彧、馬文義(yi) 、許潤三、孫寧、張靜、周行濤、胡敏華、高琪、管向東(dong) 、潘鳳等10名個(ge) 人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家流調專(zhuan) 家隊光榮入選。

  醫生,是一份職業(ye) ,跟所有職業(ye) 一樣,需要獲得尊重與(yu) 權益保障,需要獲得與(yu) 其付出相匹配的回報。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職業(ye) ,是健康所係,是性命相托,因此需要對生命多一分敬畏,對所服務的對象多一分悲憫和仁慈。

  今年3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提出:“醫師應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發揚人道主義(yi) 精神,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shang) 、甘於(yu) 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ye) 精神,恪守職業(ye) 道德,遵守執業(ye) 規範,提高執業(ye) 水平,履行防病治病、保護人民健康的神聖職責。”在一種職業(ye) 、一份職責前冠以“崇高”和“神聖”這樣的詞語,而且還是以法律的形式,並不多見。

  這種“崇高”和“神聖”,我們(men) 從(cong) “最美醫生”身上可以清晰看到:

  他們(men) 對醫術精益求精,一如“看病要專(zhuan) 注,一輩子研究透一個(ge) 病就行”的96歲的國醫大師許潤三;

  他們(men) 對患者體(ti) 恤理解,一如與(yu) 艾滋病患者做朋友,為(wei) 他們(men) 創建“可以傾(qing) 訴宣泄的出口”的護士長胡敏華;

  他們(men) 對生命敬畏尊重,一如“希望手術越做越好,但是必須同時越做越少”的眼科手術醫生周行濤;

  他們(men) 對職責勇於(yu) 擔當,一如64歲時離開北京、遠赴新疆,為(wei) 了新疆孩子們(men) 的需要而來的小兒(er) 泌尿外科“一把刀”孫寧;

  他們(men) 對自身嚴(yan) 格要求,一如以“凡為(wei) 醫者,性存溫雅,誌必謙恭,動順禮節,舉(ju) 乃和柔,無自妄尊,不可矯飾”為(wei) 座右銘、疫情初期第一時間馳援武漢的管向東(dong) ;

  他們(men) 眼裏有人,“每一位患者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放棄任何一名患者”;他們(men) 心無私利,“在保證療效的基礎上,盡量使用便宜、有效的藥物”……

  一個(ge) 又一個(ge) “最美”,築起患者和醫生之間信任的基石。“隔著ICU那扇門,家屬把患者交付給我們(men) ,這種信任是非常令人感動的,所以我們(men) 更有理由把百分之百的努力奉獻給患者。”多次參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傷(shang) 員救治工作的丁仁彧的這番話,是許多醫生的心聲。

  “最美醫生”不會(hui) 孤獨。我們(men) 相信,這些“最美”並不是專(zhuan) 屬,並不是特例,在近1400萬(wan) 名醫療衛生工作者裏還可以找到更多,還有許許多多的同行者。

  就像“最美醫生”周行濤說的——“如果跟著光走,就不會(hui) 生活在黑暗裏。”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張亞(ya) 雄、張曉華、陳海波、金振婭、張勝、王斯敏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