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光明論壇】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才是衡量一個(ge) 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xing) 靠人才。”人才是“國之重器”,在全麵推進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中,必須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每一個(ge) 方麵都離不開人才的強力支撐。“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ye) 以才興(xing) ”。曆史是最好的老師,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shu) 。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發展曆史清晰證明,人才的得失與(yu) 政權的更替、國家的盛衰、民族的興(xing) 亡緊密關(guan) 聯。得人則得政得天下,失人則失政失天下。世界各國和各民族的發展曆史也清晰證明,人才強,則國家和民族強,人才弱,則國家和民族弱。放眼當今世界,人才越來越成為(wei) 戰略性資源,各國之間的人才競爭(zheng) 也越來越激烈。目前,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正處於(yu) 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麵對矛盾疊加和風險疊加,百舸爭(zheng) 流,奮楫者先,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更加需要發揮好人才這個(ge) 第一驅動力的作用。
要樹立大人才觀。所謂大人才觀,就是要堅持人人盡展其才的發展思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人才觀是一種大動力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行行有人才。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ge) 人都有各自的長處和優(you) 點。古人雲(yun) :“人莫不有才,才莫不可用。”發揮好每一個(ge) 人的長處和優(you) 點,讓人們(men) 各盡其能、各展其才,可以實現社會(hui) 人力資源整體(ti) 配置最優(you) ,對社會(hui) 經濟發展產(chan) 生重大推動力。
要為(wei) 人才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環境是製約人才成長的重要因素。在人才環境建設上,我們(men) 的各級領導幹部是關(guan) 鍵。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待一些有獨特個(ge) 性的人才,以及一些有小缺點的人才,我們(men) 要有包容意識,不求全責備、對人才提出十全十美的要求。在單位業(ye) 績考核上,要把有關(guan) 部門如何對待人才列為(wei) 重要考核指標。要把領導業(ye) 績和人才業(ye) 績有效結合起來。另外,全社會(hui) 也要形成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濃厚氛圍。在人才環境建設上,要進一步完善針對人才的保護機製。
在人才的考察選用上,一定要注重實踐業(ye) 績導向。選拔使用人才注重實踐業(ye) 績,好處是多方麵的。一是更符合公平原則。在業(ye) 績導向的前提下,大家在競爭(zheng) 起點上是一致的,因為(wei) 最後都是按實踐業(ye) 績取名次。二是更符合效率原則。注重實踐業(ye) 績導向,可以調動所有人的積極性,而不是一部分人的積極性,這是推動工作落實的有效辦法。三是可以有效破解“唯文憑”“唯年齡”等難題。有利於(yu) 鼓勵更多人把學習(xi) 和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少做無用功,多做有用功。有利於(yu) 有才華的年輕人脫穎而出,為(wei) 年輕人提供更大更快進步空間。四是注重實踐業(ye) 績導向,也是鍛煉人才的好辦法。人往往在艱苦的社會(hui) 實踐中,通過摸爬滾打,不斷砥礪品格,才能真正提高本能。五是能真正選拔出一些高素質人才。真金不怕火煉。真正的人才都是幹出來的,是通過社會(hui) 實踐磨煉出來的。以業(ye) 績為(wei) 導向,必然能將更多任勞任怨、兢兢業(ye) 業(ye) 、才華出眾(zhong) 、品格高尚的人才真正識別出來和選拔出來。
在人才培養(yang) 上要注重德字當先。德是方向,才是動力。失去德統領的才,是危險之才,而且越有才,越危險。隻有明大德、守公德、嚴(yan) 私德,一個(ge) 人才方能用得其所。道德建設,基礎在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要高度重視良好校風建設。社會(hui) 是人生最大的學校,也是對一個(ge) 人有終生影響的學校。要認識到,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過程,要常抓不懈,穩中求進,久久為(wei) 功。
(作者:宋圭武,係甘肅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甘肅省委黨(dang) 校二級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