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青少年網絡素養的結構性培育

發布時間:2022-09-22 15:46:00來源: 中國網信雜誌

  當前,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ti) 的快速發展,網絡成為(wei) 人們(men) 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yi) ,其中未成年網民已達1.83億(yi) ,未成年群體(ti) 互聯網普及率為(wei) 94.9%,遠高於(yu) 成年群體(ti) 互聯網普及率。青少年將網絡融入生活、學習(xi) 、交往、娛樂(le) 等各個(ge) 方麵,網絡化生存已經成為(wei) 青少年生活的常態。廣大青少年群體(ti) 通過網絡可以快捷高效地獲得各種知識和信息,有利於(yu) 拓寬眼界、增長知識。但由於(yu) 環境虛擬、信息過載等因素,網絡也帶來一些新問題,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麵臨(lin) 新挑戰。

  在此背景下,全社會(hui) 對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培育的關(guan) 注度日益提升。網絡素養(yang) 是指個(ge) 體(ti) 正確並有效使用網絡的能力,包含對網絡媒介的認知、信息識別、網絡安全、網絡道德、網絡技術應用、網絡參與(yu) 及協作和利用網絡促進自我發展等。網絡素養(yang) 是個(ge) 體(ti) 在現代社會(hui) 必須學習(xi) 和具備的一種信息化生存能力,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的培育是我國網絡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hui) 各界都應對此給予充分重視,學術界也應針對該問題開展係統研究。

  培育目標要從(cong) 問題防禦向促進成長轉變

  當前,我國青少年在網絡安全與(yu) 保護、網絡信息辨別與(yu) 批判、網絡管理與(yu) 自控等方麵存在不足,出現如網絡成癮、網絡侵擾、網絡犯罪以及過度消費等問題。因此,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培育的初級目標應是預防網絡不良影響導致的問題行為(wei) 。2021年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嚴(yan) 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提出嚴(yan) 格限製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服務的時間,嚴(yan) 格落實網絡遊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ce) 和登錄要求,所有網絡遊戲必須接入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絡遊戲防沉迷實名驗證係統等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有力舉(ju) 措,有效促進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但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培育是一項長期工程,要立足於(yu) 更高級的功能,重點以培養(yang) 品格高尚、認知成熟、創造力強的青少年為(wei) 目標,促進青少年全麵發展,幫助青少年實現在網絡中自我服務、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目前,人們(men) 對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培育的目標多停留在初級層麵,即防止青少年出現重大網絡行為(wei) 不良問題。我們(men) 還應把“提升青少年信息加工能力、網絡環境下的交際能力、情緒表達能力以及建構積極正向的價(jia) 值觀和生命意義(yi) 感”作為(wei) 培育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的根本目標。

  培育內(nei) 容要從(cong) 碎片單一向係統多元轉變

  引導青少年提高對網絡信息的分析能力,向其傳(chuan) 輸網絡技術和安全知識,提升其信息獲取、信息檢索、信息辨識的能力是目前網絡素養(yang) 教育的主要內(nei) 容。網絡已成為(wei) 青少年成長的重要環境係統,是青少年社會(hui) 化的重要渠道,對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培育應該包括更豐(feng) 富的內(nei) 容,輻射更多領域,主要涉及以下三個(ge) 方麵。

  第一,加強網絡知識教育。青少年對網絡知識有所了解,但掌握水平還不夠係統、深入,掌握的知識較為(wei) 碎片化,尚未形成關(guan) 於(yu) 網絡的完整知識結構體(ti) 係。因此,要推動青少年學習(xi) 網絡科學知識、文化知識和思維方式,引導其了解網絡的基本原理、結構類型、信息資源等,向青少年普及網絡發展的曆史進程,使其形成科學的網絡思維方式和思維方法。

  第二,加強網絡道德和法律教育。青少年的網絡行為(wei) 是其自身實際具備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養(yang) 在網絡空間中的直接表現。當前,青少年的網絡行為(wei) 已經具備一些自發、初級的道德素質和法律素養(yang) ,有一定的自律性,但從(cong) 道德和法律視角反思,網絡行為(wei) 的主動性和深刻性尚待提升。同時,青少年群體(ti) 在對他人言語攻擊、發布謠言和欺詐等不良網絡信息等方麵表現出較高的“容忍度”。因此,要督促青少年群體(ti) 了解網絡環境下應具備的道德標準,積極開展網絡法治教育,全麵宣傳(chuan) 各項網絡法律法規,培養(yang) 青少年尚德守法的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識。這種雙重監督有助於(yu) 培育青少年的網絡規則意識,防止不良網絡行為(wei) 的出現。

  第三,強化思想和價(jia) 值觀引領。伴隨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已經成為(wei) 意識形態鬥爭(zheng) 的主戰場,西方意識形態和話語體(ti) 係所主導的西方社會(hui) 思潮通過網絡空間滲透得更加隱蔽而迅速,個(ge) 人享樂(le) 主義(yi) 、曆史虛無主義(yi) 和所謂的“自由主義(yi) ”等思想在網上蔓延,導致一些青少年出現消極頹廢、是非觀念混淆、“三觀”偏差等傾(qing) 向。要把網絡作為(wei) 開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價(jia) 值引領的重要陣地,激濁揚清、正本清源,弘揚主旋律,塑造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提出,強化網上思想引領,把互聯網作為(wei) 開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團結、帶動和壯大網上積極力量,大力開展正麵宣傳(chuan) ,增強網絡正能量。

  培育機製要從(cong) 多元參與(yu) 向有效聯動轉變

  近年來,政府部門、學校、家庭和社會(hui) 各界對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培育日益重視,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各級政府部門不斷出台並完善青少年網絡使用與(yu) 安全等方麵的政策法規,加強對網絡平台的監管,為(wei) 青少年上網營造健康安全的環境;學校開設網絡素養(yang) 教育的獨立式課程,或把網絡素養(yang) 教育融入各個(ge) 學科之中,進行跨學科合作;家長日益注重自身網絡素養(yang) 的提升,在網絡知識和技能學習(xi) 等方麵樹立榜樣,不斷增強家庭對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的影響力;社會(hui) 組織整合各方麵資源,精心策劃多種公益項目和係列活動,如籌辦家長培訓,為(wei) 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提供良好的社會(hui) 服務;互聯網企業(ye) 積極承擔社會(hui) 責任,利用技術優(you) 勢,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從(cong) “硬圍堵”到“軟嗬護”。

  多元參與(yu) 、綜合治理的模式使得我國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培育取得長足進步。在此基礎上,還需進一步明確不同組織機構的責任劃分,整合資源實現有效聯動。第一,政府通過製定公共政策,將網絡素養(yang) 培育納入國民教育體(ti) 係,發揮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作用,構建全社會(hui) 網絡素養(yang) 培育體(ti) 係;第二,互聯網企業(ye) 是網絡社會(hui) 的“企業(ye) 公民”,在培育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方麵有責任、有義(yi) 務,應發揮平台優(you) 勢、人才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技術優(you) 勢,在經營性活動和公益性活動中主動開展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培育工作;第三,學校教育是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培育的主渠道,學校應將網絡素養(yang) 培育擺在突出位置,不斷創新網絡素養(yang) 教學環境,建立完備的網絡素養(yang) 培育課程,提升學科專(zhuan) 業(ye) 化,形成係統的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培育體(ti) 係;第四,家長要重視教育策略轉向,不斷提升自身的網絡指導能力,同時,對孩子上網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實施適當的監管,營造健康、綠色、積極向上的家庭網絡文化氛圍。

  培育路徑要從(cong) 外部監督向自我管理轉變

  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是學習(xi) 的本質,也是教育的理想狀態。在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培育的實踐中,一些人認為(wei) 青少年無法像成年人那樣對網絡內(nei) 容做出正確判斷,容易受到網絡負麵信息的傷(shang) 害。事實上,青少年作為(wei) 網絡原住民,在一定程度上與(yu) 成年人一樣,能夠自主地選擇、接觸和使用媒介,具有一定的自我判斷能力,這為(wei) 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提供了客觀基礎。基於(yu) 自我管理的理念,應在青少年接觸網絡、參與(yu) 網絡等行為(wei) 實踐中,培養(yang) 其正確分析、理性選擇網絡信息的能力,提高其辨別媒介再現與(yu) 社會(hui) 真實的能力,以及合理利用網絡信息的能力。

  為(wei) 實現自我管理,需培養(yang) 青少年獨立思維能力和批判意識,辨別信息的是非真偽(wei) 及其價(jia) 值取向,逐步形成理智的判斷、堅定的意誌、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誌趣。強烈的社會(hui) 責任感和使命感是青少年實施網絡自我管理的思想基礎,具有科學理性精神、時代憂患意識的青少年才能正確把握社會(hui) 發展的本質,理解社會(hui) 主導的價(jia) 值觀,進而主動承擔維護文明道德的社會(hui) 使命和淨化網絡環境的社會(hui) 責任,在網絡媒介中成為(wei) 先進思想和文化的創作者與(yu) 傳(chuan) 播者。

  互聯網正深刻影響著青少年,培養(yang) 和提高青少年的網絡素養(yang) 已成為(wei) 迫切的時代命題。全社會(hui) 必須重視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培育,要多方參與(yu) 、共同維護,在目標、內(nei) 容、機製與(yu) 路徑等方麵不斷探索,在現有措施、策略的基礎上建構體(ti) 係、形成機製,為(wei)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網絡空間。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