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青海在校研究生實現倍速增長

發布時間:2022-11-01 09:4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30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教育廳獲悉,該省深入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nong) 科、新文科建設,不斷提升人才培養(yang) 規模和培養(yang) 質量。十年來,普通本專(zhuan) 科生在校生數量穩步增長,研究生在校生數量實現倍速增長,其中,碩士研究生增長超過2.4倍,博士研究生增長16倍。

  “我省普通高等學校從(cong) 9所增加到12所,在校生規模達到9.56萬(wan) 人。生態學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打造國內(nei) 、省內(nei) 一流學科9個(ge) ,構建一流學科建設體(ti) 係,博士點從(cong) 1個(ge) 增加到10個(ge) ,碩士點從(cong) 35個(ge) 增加到99個(ge) ,實現我省本科高校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全覆蓋。”青海省教育廳副廳長鍾澤海說。

  青海省高等學校中國家級、省級一流專(zhuan) 業(ye) 占比達到40%,新增急需緊缺本科專(zhuan) 業(ye) 41個(ge) ,理工類等應用型本科專(zhuan) 業(ye) 占比超過60%。本科高校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比從(cong) 8%提高到30%,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比達到82%。同時依托省級人才項目引進、培養(yang) 高層次人才890餘(yu) 人、創新團隊27個(ge)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院士工作站實現零的突破。

  青海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處長王利介紹,該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組織高校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guan) ,在三江源生態、高原現代農(nong) 牧業(ye) 、鹽湖化工、高原醫學、中藏醫藥、藏文信息處理、民族語言與(yu) 民俗研究等方麵取得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研製了抗缺氧新藥物、包蟲病診療新技術等,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顯著。

  “我省獲批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yu) 高原農(nong) 牧業(ye) 、藏語智能信息處理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高原科學與(yu) 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青海分中心、國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青海基地等一批創新研究平台。依托這些平台,我們(men) 將組織高校承擔重大科技攻關(guan) 任務,解決(jue) 若幹製約主導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點實用技術。加快推進青海教育科創園區建設,打造產(chan) 學研用一體(ti) 化科研創新高地。依托國家大學科技園,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基地。”王利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