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努力引導青少年理性追星
媒體(ti) 報道,日前,上海一名初二學生沒到學校,家長報警後,派出所民警經過全力查找,終於(yu) 在火車站附近的路邊發現了帶著拉杆箱的這名學生。原來該生迷上了某位明星,從(cong) 打扮到習(xi) 慣都追隨“愛豆”(偶像),成績出現下滑。這天與(yu) 父母發生爭(zheng) 吵,一氣之下離家出走。經查看,該生帶的行李箱內(nei) ,滿滿當當的都是明星周邊,連一件生活用品都沒有。
因追星引發矛盾的類似新聞,時常見諸報端。追星不是一件新鮮事,但引起的話題卻一直沒有停止過。年輕人有自己的“愛豆”,既可以豐(feng) 富生活,釋放緩解學習(xi) 、工作、社交中的精神壓力,找到誌同道合的朋友,還可以將“愛豆”作為(wei) 效仿的榜樣,學習(xi) “愛豆”的好品質和閃光點,讓自己有奮鬥目標,內(nei) 化成前進動力,促使自己變得更好。但也有一些年輕人一時沒有把握好度,因為(wei) 追星迷失了方向,嚴(yan) 重影響了自己的學習(xi) 和生活,有的不顧一切盲目消費,有的甚至出現離家出走、包機攔路等狂熱過激行為(wei) 。
相較於(yu) 過去一張海報、一盤磁帶追星的簡陋和內(nei) 斂,如今造星、追星現象更為(wei) 普遍,追星方式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cong) 攢專(zhuan) 輯、建貼吧到打廣告、頂數據,從(cong) 眾(zhong) 籌見麵到打榜應援,及至花錢助力“愛豆”實現出道夢想的“養(yang) 成式”追星,當下追星族從(cong) 被動仰慕成了主動接觸,從(cong) 私人行為(wei) 成了群體(ti) 行為(wei) ,成了參與(yu) 者甚至生產(chan) 者,形成了粉絲(si) 經濟、粉絲(si) 文化。
如何正確引導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學生追星,疏導青少年理性對待“愛豆”,規範和引導粉絲(si) 文化領域的新現象,發揮正向價(jia) 值,是家庭、學校和社會(hui) 都應該重視的問題。
從(cong) 家庭角度來看,孩子處於(yu) 青春成長發育期,容易天馬行空地胡思亂(luan) 想,但是又處在叛逆期,不服說教,既敏感又脆弱。作為(wei) 父母,應經常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發現有苗頭後及時轉移其注意力,不能粗暴阻止,爆發爭(zheng) 吵和衝(chong) 突。
從(cong) 學校角度來看,學校在課堂教育和課外活動中,應重視榜樣教育,引導中學生理性追星,在“粉什麽(me) 、怎麽(me) 粉”上做足功夫,打造積極陽光、青春向善的優(you) 質“愛豆”,為(wei) 學生提供正向力量和榜樣參照,營造健康向上、積極進取、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班主任要根據學生追星的嚴(yan) 重程度和是否影響學習(xi) ,一對一進行跟蹤輔導。
從(cong) 社會(hui) 角度來看,麵對法律意識淡薄、價(jia) 值取向尚未完全形成的低齡化粉絲(si) 群體(ti) ,全社會(hui) 應全方位、多角度、零距離引導、規範粉絲(si) 行為(wei) 。一些媒體(ti) 秉承娛樂(le) 至上理念,為(wei) 博收視、賺流量,刻意打造選秀節目,販賣明星周邊,以青春、夢想等元素吸引粉絲(si) 狂熱消費。有關(guan) 部門應加強對媒體(ti) 節目製作、視頻平台、經紀公司、廣告商等的監管,監督媒體(ti) 堅守社會(hui) 責任,防止過度商業(ye) 化、資本化、娛樂(le) 化,對違規行為(wei) 給予打擊,持續整頓娛樂(le) 圈的風氣。同時,抵製資本對粉絲(si) 文化的投機、利用、操縱及不良風氣的侵襲。
作為(wei) 青少年和學生個(ge) 人,也要盡可能保持清醒的追星態度,端正心態,不要因追星影響了正常學習(xi) 和生活。有“愛豆”很正常,但要學會(hui) 辨別明星是否徒有其表,值不值得追,讓“愛豆”成為(wei) 學習(xi) 和生活的動力,而不能讓追星成為(wei) 學習(xi) 和生活的全部。
追星並不可怕,不能因追星就否定一個(ge) 人、一群人,應對他們(men) 積極引導。通過全社會(hui) 的共同努力,讓追星成為(wei) 青少年成長道路上的墊腳石,而不是影響人生成長的絆腳石,讓追星成為(wei) 實現夢想的助力。
(作者係山東(dong) 省實驗中學教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6年穿壞54雙鞋 最怕停訓的“背簍少年”用網球追逐夢想
今年8月底,在2022年中國青少年網球巡回賽廣州站,王發一舉奪得U14男子組單打冠軍。黝黑的皮膚、俊朗的笑容,加上一個頗具民族特色的背簍,王發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背簍少年”。 [詳細] -
調查:93.9%受訪家長認同體育鍛煉要成為青少年終身習慣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在體育強國建設的過程中,青少年體育是重中之重。重視青少年體育,培養運動興趣,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詳細] -
甘肅深挖少兒紅色革命故事 《大豆謠》新編溫潤青少年心靈
“蠶豆稈,低又低,結出的大豆鐵身體……小力立,有誌氣,媽媽的哭聲莫忘記。長大衝出鐵大門,全世界大豆屬於你!”25日,以中國革命史上少有少兒紅色革命故事改編的兒童劇《大豆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