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拉薩市青年誌願救援隊有急必應“疫”往無前

發布時間:2022-11-15 10:19:00來源: 拉薩日報

  拉薩市青年誌願者協會(hui) 青年誌願救援隊(以下簡稱拉薩市青年誌願救援隊)是一支成立於(yu) 2021年的“年輕”的公益性救援隊伍,今年11月獲得第十屆拉薩青年五四獎章集體(ti) 榮譽稱號。青年該是什麽(me) 樣子?誌存高遠,勇往直前,滿腔熱血,奮鬥自強。在這支救援隊的隊員中,我們(men) 能夠清晰地感知生命跳動、青春不朽的力量。

  來到拉薩市青年誌願救援隊基地時,救援隊隊長陳雷正帶著兩(liang) 位同事一起搬運防疫物資。動作迅速,絕不拖泥帶水,是記者對他們(men) 的第一印象。“動作不利索的話根本忙不過來。”搬運間隙,陳雷解釋說。

  救援隊共有115名成員,包括正式隊員、預備隊員、誌願者。疫情發生後,能夠離開居住區的隊員以最快的速度趕赴一線。物資保供、流調追溯、核酸采樣……哪裏有需要,他們(men) 就趕往哪裏,抗疫戰線上,他們(men) 成為(wei) 拉薩誌願者隊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機動力量。

  “最忙的時候我們(men) 要連續工作17個(ge) 小時,從(cong) 疫情發生到現在4台車已經跑了5萬(wan) 公裏,有時候早晨剛加滿一箱油,晚上油箱就空了。”陳雷說。

  除了機動協調,救援隊還參與(yu) 到物資保供、點位值守等工作中。幫助群眾(zhong) 解決(jue) 難題、向殘障群體(ti) 提供幫助、接送老人看病就醫、保障一線抗疫人員餐飲食宿……救援隊做著一切可做之事。期間,他們(men) 還收到了一封來自紮久林盲人工會(hui) 的盲文感謝信。雖然大家看不懂信的內(nei) 容,可溫暖和力量卻永遠留在了心裏。

  “我們(men) 從(cong) 未畏懼過病毒,也未曾因任何艱苦而退縮,因為(wei) 我們(men) 背後是一個(ge) 團隊。我們(men) 隻有一個(ge) 想法,就是在組織和群眾(zhong) 需要我們(men) 的時候,能盡自己的一份力。”拉薩市青年誌願救援隊預備隊員李正煒說。

  警察、醫生、公務員、廚師、企業(ye) 家、軍(jun) 人……誌願救援隊的隊員們(men) 來自各行各業(ye) 。為(wei) 了打造一支專(zhuan) 業(ye) 的救援隊伍,他們(men) 製定了一套嚴(yan) 格的晉升體(ti) 係——每周三次的救援技能培訓,年中、年底的技能考核……從(cong) 誌願者到正式隊員,需要兩(liang) 年的時間。

  除了外出救援、做誌願服務,拉薩市青年誌願救援隊也經常進入學校、企事業(ye) 單位等地開展救援培訓。救援隊的隊員們(men) 一致認為(wei) ,公益救援不止停留於(yu) “救”,更多時候要做的是“防”和“助”。

  “災難、危險往往發生在一瞬間,如果大家有足夠的自救能力,生存概率會(hui) 大大提高。通過我們(men) 的培訓,讓大家在自救的基礎上還能掌握一定的救人能力,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陳雷說。

  雖然救援隊成立於(yu) 2021年,但其中也有不少有資深救援經驗的隊員,薛天銳算是其中一位。今年38歲的他,最早接觸救援是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

  “我在死亡邊緣走過很多次,深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在我危難之時,曾有很多人幫助了我,所以如果身邊的人陷入危險需要幫助,我也會(hui) 毫不猶豫伸出援手。”薛天銳說。

  從(cong) 去年開始,薛天銳的心髒出現了問題,這意味著他無法再像過去一樣不顧危險、拚盡全力參與(yu) 現場救援。但多年來對救援事業(ye) 的感情無法割舍,他想繼續留在救援隊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救援工作涉及很多版塊,除了現場救援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工作需要有人去做。我也在盡力調養(yang) 自己的身體(ti) ,如果能申請回到一線,那是最好的,也是我最想做的事情。”薛天銳說。

  “我願意感情的激流溢於(yu) 心田,來溫暖人生這嚴(yan) 酷的冬天。”或許穆旦這句詩,可以說出這些平凡英雄的心聲。即便沒有報酬、沒有編製、沒有津貼,即便承擔未知的風險,但救援隊的隊員們(men) 依然選擇奮鬥。支撐他們(men) 一路走下來的,是對救援、對公益的熱愛,是不摻雜任何欲念的初心。

  “雖然物質上的付出比較多,但精神上的收獲特別大。”陳雷說,“當有人說我們(men) 做的事情很棒、向我們(men) 豎起大拇指的時候,我內(nei) 心非常感動。我們(men) 會(hui) 覺得自己所做的事,不管付出多少,都非常有價(jia) 值。做一切能做之事,做一切可做之事,這就是我們(men) 這樣的公益組織要做的事,而且會(hui) 一直做下去。”

  “做事情不要太計較得到什麽(me) 或失去什麽(me) ,不要執著於(yu) 得到怎樣一個(ge) 結果。不忘初心,做正能量的、有意義(yi) 的、能體(ti) 現自己價(jia) 值的事情,我覺得才是更快樂(le) 更幸福的。”薛天銳說。

  青年者,國之魂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說:“奮鬥不隻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努力奮鬥、有所作為(wei) ,如此才不算虛度年華。而奮鬥的足跡,也終會(hui) 印在歲月的沙灘上,熠熠生輝。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