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甘肅技能大師工作室:參加比賽是提高技能最好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02 16:2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無論是帶徒弟,還是教學生,我始終都鼓勵他們(men) 多去參加比賽。”酒鋼集團焊接首席技師聶允堂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參加比賽是希望他們(men) 能夠在比賽中,認識到與(yu) 別人的差距,學習(xi) 他們(men) 的長處,這樣才能快速提高技能,不斷進步。

  聶允堂剛參加工作時,原本從(cong) 事的是管道工工作,由於(yu) 管道工和電焊工經常在一起作業(ye) ,他覺得用一把小小的焊槍,就能將兩(liang) 件堅硬的金屬牢固地連接在一起,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於(yu) 是工作之餘(yu) ,他拿起了焊槍,偷偷學起了電焊,這一拿就再也沒有放下。

  從(cong) 好奇到了解,聶允堂對焊接的喜愛隻增不減。為(wei) 了提升焊接技能,1989年,單位選送聶允堂到焊接培訓中心進行係統的學習(xi) 。

  為(wei) 者常成,行者常至。從(cong) 那時起,聶允堂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不斷地努力學習(xi) ,苦練基本功,積極參加省級、國家級的焊接技術比賽。聶允堂回憶說,比賽結束後,他還會(hui) 主動和其他選手一起探討焊接技術。他認為(wei) ,能參加比賽的人都是有長處的,多探討總會(hui) 有收獲。

  “當時,老師告訴我,以後凡是有焊接比賽,一定要參加。”聶允堂說,老師認為(wei) ,多去參加比賽,才能看到全省、全國優(you) 秀焊工技師的操作,同時,也要向他們(men) 學習(xi) ,提升技能。

  21世紀初,隨著新能源事業(ye) 的發展,光熱發電逐步興(xing) 起。“別看光熱發電設備反射鏡的鏡麵支架結構簡單,但其實,它的零部件加工需要達到非常高的精度。”聶允堂介紹說,當中有一個(ge) 核心旋轉部件,需要焊後變形量控製在0.35毫米以內(nei) ,相當於(yu) 五根頭發絲(si) 的直徑。

  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難題,聶允堂翻閱各種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提出方案不斷試驗。最終借助循環水冷卻係統,成功完成焊接,並把焊後變形量控製在0.25毫米以內(nei) 。

  2013年,聶允堂被甘肅鋼鐵職業(ye) 技術學院聘為(wei) 焊接指導教師,2019年,他成為(wei) 甘肅省技能大師工作室的領辦人。

  聶允堂利用指導教師與(yu) 技能大師的雙重身份,積極推動校企合作,開展雙師教育,不斷培養(yang) 新人,為(wei) 企業(ye) 後續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聶允堂也時常鼓勵工作室的徒弟們(men) 積極參加比賽,他說,比賽前要刻苦訓練,比賽中要全力以赴,比賽後要虛心請教,就算拿了第一名,也要和其他選手交流經驗。

  在聶允堂的帶領下,工作室多年來為(wei) 公司培養(yang) 技術骨幹80餘(yu) 人,13人取得了焊接技師、高級技師證書(shu) 。同時,他借助工作室的力量,奔走在酒鋼集團生產(chan) 的最前沿,成立攻關(guan) 小組,解決(jue) 多項生產(chan) 中的瓶頸問題。

  酒鋼集團經過60多年建設發展,已形成鋼鐵、有色、電力能源、裝備製造、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六大產(chan) 業(ye) 板塊協同發展的格局。其中,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涵蓋了冶金裝備、風電裝備、光伏裝備、光熱裝備、電氣設備及相關(guan) 非標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調試等領域。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