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堅持全麵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各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全麵依法治國觀察

發布時間:2022-12-02 15:59: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堅持全麵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各地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全麵依法治國觀察

  新華社記者

  全麵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guan) 係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關(guan) 係人民幸福安康,關(guan) 係黨(dang) 和國家長治久安。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

  連日來,新華社記者在一線采訪看到,各地在堅持全麵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實際行動中,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全麵推進國家各方麵工作法治化。

  紮實推進依法行政

  初冬時節,寒風料峭。黃河寧夏吳忠段岸上,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調研組一行人或是拍照攝像,或是看圖記錄。

  黨(dang) 的二十大閉幕後不久,我國第二部流域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將於(yu) 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我們(men) 水利人要全力以赴,為(wei) 這部法律落地實施做好準備。”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政策法規處副處長馬建華說。

  自治區水利廳依照黃河保護法規定,結合地方性法規立法要求,及時修訂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工程管理條例》,同時將《寧夏回族自治區節約用水條例》《寧夏回族自治區水資源管理條例》等相關(guan) 法規規章列入自治區2023年至2027年立法規劃。

  “下一步我們(men) 水利部門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緊扣黃河保護法開展工作,對標對表黃河保護法規定的“硬任務”。”馬建華表示,要圍繞黃河保護法提出的新規定、新製度,做好相關(guan) 立法、執法、普法全鏈條各環節工作,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一切為(wei) 了人民,這是法治中國的目標指引。如何讓行政執法更規範、讓群眾(zhong) 更有法治獲得感?

  近年來,重慶加大醫療、教育等關(guan) 係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醫保資金監管、托育機構規範運行等一批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jue) 。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準。這為(wei) 我們(men) 進一步指明了工作方向。”重慶市司法局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處處長郭嚴(yan) 祥表示,針對行政處罰畸輕畸重、類案不同罰等問題,通過明確行使裁量權時應當綜合衡量違法行為(wei) 的事實、性質、情節等因素,強化對裁量行為(wei) 執法監督,有利於(yu) 行政執法更加公平合理,保障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

  行政執法工作麵廣量大,關(guan) 係群眾(zhong) 對黨(dang) 和政府的信任、對法治社會(hui) 的信心。

  明晰執法權責邊界、堅持前移監督關(guan) 口、強化執法問題智能監測……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就全麵推進嚴(yan) 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進一步健全常態化責任追究機製作出部署。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機製和能力建設,嚴(yan) 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製和責任追究製度。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法製支隊副支隊長張克軍(jun) 說,要進一步明確各級公安行政執法的職能、權限、程序、責任,細化行政辦案以及行政管理各環節、各崗位執法責任,推進行政執法服務承諾製度化規範化。

  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hui) 主義(yi) 司法製度

  11月10日,內(nei) 蒙古包頭市公安局青山區分局民警將正在辦理的一起入室盜竊案的案卷通過電腦上傳(chuan) 到內(nei) 蒙古政法大數據智能化應用平台,檢察官線上審核後“一鍵接收”,全程不到10分鍾。

  “通過這個(ge) 平台,案件全部信息全程網上流轉、共享和留痕,執法司法的每個(ge) 環節都處於(yu) 監督之下。”內(nei) 蒙古自治區黨(dang) 委政法委信息化建設工作處處長王穎罡說。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規範司法權力運行,健全公安機關(guan) 、檢察機關(guan) 、審判機關(guan) 、司法行政機關(guan) 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相互製約的體(ti) 製機製。

  從(cong) “人工跑腿”到“數字流轉”,司法機關(guan) 深入探索以互聯共享促進公開,以智能技術倒逼質效,將權力關(guan) 進“數據籠子”。

  公正,法治的生命線。案件辦理質效不僅(jin) 體(ti) 現在“辦沒辦”,更在於(yu) 辦得“好不好”。

  當前,吉林省檢察機關(guan) 正在推進檢察人員全員考核。“推動全員考核,就是要構建一整套目標管理體(ti) 係,引導檢察人員強化責任意識和大局觀念,通過一係列司法實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美好生活需要。”吉林省人民檢察院負責人說。

  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個(ge)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yi) 。“深化司法體(ti) 製綜合配套改革,全麵準確落實司法責任製”,這是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明確要求。

  吉林省檢察院一方麵製定了全省檢察人員考核工作實施辦法等舉(ju) 措,另一方麵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法律專(zhuan) 家、專(zhuan) 業(ye) 人士,專(zhuan) 門聽取他們(men) 的意見建議,對考評什麽(me) 、怎麽(me) 考評、如何促進落實司法責任製等進行整體(ti) 謀劃。通過以考促改、以考促優(you) ,不斷發揮全員考核在落實司法責任製方麵的“風向標”“指揮棒”作用。

  人民,是司法體(ti) 製改革的初心所在,也是衡量成效的關(guan) 鍵標尺。

  在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當事人在立案庭不但可以立案,還可以在訴前調解專(zhuan) 區進行非訴解紛申請,和平區人民法院為(wei) 當事人提供了“家門口”“菜單化”的多元解紛選擇。今年以來,已有3045件糾紛經過非訴解紛機製前端化解。

  “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我們(men) 工作的核心關(guan) 鍵詞就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劉智鑫說:“申請非訴解紛時,當事人可以先了解特邀調解組織擅長的領域,再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勾選匹配的調解組織進行調解。”

  加快建設法治社會(hui)

  日前,在河北省邢台市平鄉(xiang) 縣西田村村委會(hui) 會(hui) 議室,一堂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暨普法宣傳(chuan) 課讓人印象深刻。

  圍繞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堅持全麵依法治國”的新部署新要求,宣講員平鄉(xiang) 縣中華路辦事處豐(feng) 州司法所所長馬詩娟的宣講深入淺出。村委會(hui) 成員和人民調解員、“法律明白人”圍坐一起,聽得津津有味,不時認真記錄。

  建設法治社會(hui) ,基層工作是重點。隻有全體(ti) 人民信仰法治、厲行法治,國家和社會(hui) 生活才能真正實現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精神,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法律文化,引導全體(ti) 人民做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馬詩娟說,作為(wei) 一名基層法治宣傳(chuan) 員,要帶頭學習(xi) 、全麵把握落實好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爭(zheng) 當聽黨(dang) 指揮的明白人、法治建設的主力軍(jun) 、普法守法的排頭兵、和諧穩定的守護者。

  在山東(dong) 省滕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指揮中心,借助“情、指、勤、督”一體(ti) 化智慧交通管理平台,民警正對各個(ge) 路口及路段交通流數據進行綜合分析。

  “在全市實行綠波協調控製,既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也改善了群眾(zhong) 駕駛出行體(ti) 驗。”山東(dong) 省滕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劉天宇介紹,近年來,滕州公安聚焦服務群眾(zhong) 質量提檔升級,不斷提升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科學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參觀黨(dang) 風廉政教育大型主題展、參加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集中學習(xi) 、結合分管工作進行交流發言……近日,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三庭庭長王洪明的學習(xi) 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全麵建設法治社會(hui) ,領導幹部是“關(guan) 鍵少數”。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揮領導幹部示範帶頭作用,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hui) 蔚然成風。

  “這對我們(men) 黨(dang) 員幹部提出了明確要求。”王洪明認為(wei) ,“身為(wei) 法院領導幹部和一名從(cong) 事刑事審判的法官,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積極履職擔當,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做嚴(yan) 格公正司法的表率。”

  視頻記者:林涵、吳飛座、陳傑、蘭(lan) 天鳴、恩浩、馬誌異、司曉帥、周立權、張碩、李帥

  報道員:賀宇軒、王鍾

  攝像:郝傑

  海報設計:卓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