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是吾鄉|在蓉留學生、港生暢談“蓉漂”生活:“巴適得板”
好吃、好玩、好山、好水、好生活……對在四川成都求學的3位委內(nei) 瑞拉、巴基斯坦及中國香港學生而言,成都已然成為(wei) 他們(men) 的第二個(ge) 故鄉(xiang) 。在成都生活的這段時間,他們(men) 不僅(jin) 見證了這座中國西部超大城市的快速發展,這裏也成為(wei) 他們(men) 夢想起航的地方。
目前在成都中醫藥大學就讀的香港學生黃子祥,曾在天津攻讀信息技術專(zhuan) 業(ye) 。本科畢業(ye) 後,黃子祥開始從(cong) 事旅遊業(ye) ,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大好河山。“因為(wei) 家裏人都是學醫的,我覺得當醫生救死扶傷(shang) 很有意義(yi) ,於(yu) 是工作幾年後我又選擇回到學校重新學習(xi) 中醫。那選擇院校的時候更是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城市,於(yu) 是我就來到了成都。”
從(cong) 最初以遊客的視角來成都,到如今作為(wei) “蓉漂”在成都學習(xi) 生活,黃子祥對成都的印象也發生了變化。黃子祥坦言如今香港與(yu) 內(nei) 地的關(guan) 係越發緊密,他非常適應在成都的生活。“杜甫草堂、建川博物館……成都有很多可以感受曆史的地方,我很喜歡。當然我更喜歡百裏環城綠道,風景好不說,還能鍛煉身體(ti) ,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黃子祥說。
“我以前沒來過成都,但一來我就覺得成都很繁華,而且我感覺這座城市還在不斷進步。”來自委內(nei) 瑞拉華裔家庭的留學生岑苑薇於(yu) 2019年來到四川音樂(le) 學院學習(xi) 。浸入繁華街區邊邊角角的人情味,或是熱門“網紅”打卡地的煙火氣,都讓岑苑薇對這座城市產(chan) 生了更深的感情。“白天有空的時候我會(hui) 去成都的街頭打卡、拍照,晚上有空的話,就會(hui) 去親(qin) 身體(ti) 驗這個(ge) 城市發達的‘夜經濟’。”岑苑薇笑著說。
“成都真的‘巴適得板’(安逸)。”成都體(ti) 育學院運動醫學專(zhuan) 業(ye) 的研究生哈裏斯已經在中國待了近12年的時間。在從(cong) 巴基斯坦到四川瀘州讀完本科後,他又來到成都繼續深造。如今,哈裏斯的四川話可謂是信手拈來,在成都的生活也是“如魚得水”。
“我剛來的時候成都隻有一個(ge) 機場,地鐵線路很少,運行的高鐵也不多。但現在,從(cong) 成都出發想去中國各地都非常方便,城市的交通網絡也更加發達。我很感謝我的老師給我留在成都進修的機會(hui) 。”哈裏斯坦言,運動醫學專(zhuan) 業(ye) 最初並不是他的首選專(zhuan) 業(ye) ,但如今,見證了運動醫學的重要性後,他希望繼續學習(xi) ,未來有機會(hui) 將所學知識帶回巴基斯坦服務本國運動員。哈裏斯說:“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想在這邊繼續讀博,努力學習(x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3年,拉薩的錢計劃花在這些地方
12月12日,《關於拉薩市2022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財政收支預算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請拉薩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詳細] -
教育體育界委員米瑪拉姆:關注特殊教育 加快特教高中建設步伐
“辦好特殊教育”是黨的十九大對特殊教育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繼黨的十八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之後,黨和國家對特殊教育發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詳細] -
上海61所職校250名困難學生獲頒“中華助學金” 資助金額50萬元
在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上海中華職業教育溫暖工程基金會10日共同舉辦的第十批“中華助學金”發放儀式上,上海61所職業院校的250名困難學生得到本年度“中華助學金”資助,資助金額50萬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