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勞動教育關鍵在“育”

發布時間:2023-01-10 16:28: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勞動教育是德智體(ti) 美勞全麵培養(yang) 教育體(ti) 係的重要構成,具有樹德、增智、強體(ti) 、育美的綜合育人價(jia) 值。近年來,國家和教育部先後出台關(guan) 於(yu) 加強勞動教育的係列文件,明確提出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筆者所在的金華職業(ye) 技術學院針對當下高職勞動教育重視不夠、規劃不足以及有勞動少教育等問題,圍繞學生成長,以文化為(wei) 引領、課程為(wei) 基礎、實踐為(wei) 載體(ti) ,做好“育”的文章,有效發揮了勞動教育的育人價(jia) 值。

  文化引領:

  居高處立,打造勞動教育高職品牌

  堅持文化育人理念,利用校園文化互動性強、滲透性深、輻射麵廣和影響力大的屬性,多措並舉(ju) 推進以勞動為(wei) 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wei) 大”的校園新風尚。

  一是做優(you) 環境文化。以學生為(wei) 中心,合力構建浸潤式勞動教育“場域”。學校環境建設充分體(ti) 現職業(ye) 特點,建立勞動文化長廊,開辟勞動體(ti) 驗館,建設勞動教育基地等,為(wei) 學生營造濃厚的勞動實踐氛圍。組織不同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將勞動教育與(yu) 工匠精神培育、學徒製建設、思政教育等有機結合,定期開展“勞動文化沙龍”等係列活動,實現勞動體(ti) 悟與(yu) 價(jia) 值觀內(nei) 化相融合。

  二是做實製度文化。科學組織、規劃、統籌推進勞動教育實施方案,形成學校與(yu) 社會(hui) 、行業(ye) 企業(ye) 聯動的協同育人機製。製定勞動教育基地與(yu) 工作室建設製度、勞動教育清單製度,完善勞動教育評價(jia) 製度等,將勞動素養(yang) 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jia) 體(ti) 係。確保教育有方向、操作有指南、評價(jia) 有標準、經費有保障,推動勞動教育向更高層次邁進。

  三是做亮品牌文化。推進以專(zhuan) 業(ye) 文化為(wei) 核心的勞動教育品牌建設。設立“勞動別樣美”育人工作室,建好“紅磚家園”等勞動教育陣地,成立“耕讀社”等學生社團,培育“勞動文化節”等高職勞動教育品牌,打造金職勞動育人“金名片”。

  課程築基:

  就實處幹,構建勞動教育價(jia) 值體(ti) 係

  勞動教育有效實施的基礎在課程,充分發揮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勞動必修課與(yu) 課程勞育同向同行,形成全方位、立體(ti) 化、針對性的勞動教育價(jia) 值體(ti) 係,培養(yang) 學生正麵的勞動態度和積極的勞動情感。

  一是勞動課程校本化。麵向全校學生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課程緊扣勞動、勞模、工匠精神培育,著眼“價(jia) 值”說“美麗(li) ”、凸顯“創造”說“偉(wei) 大”、聚焦“責任”說“崇高”、圍繞“回報”說“光榮”,引導學生樹立勞動最美麗(li) 、最偉(wei) 大、最崇高、最光榮的價(jia) 值理性,激發其熱愛、崇尚、樂(le) 於(yu) 勞動的內(nei) 在動力。同時,編寫(xie) 相關(guan) 教材,開發在線課程,打造具有職教特色的勞動教育“一書(shu) 一課一空間”。

  二是思政互聯一體(ti) 化。在思政理論課中強化馬克思主義(yi) 勞動觀教育,開展“勞動托起中國夢”“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等專(zhuan) 題式教學,通過案例分析、榜樣示範等培養(yang) 學生辛勤、誠實、創造性勞動的意識和精神品質。推動“以勞育德”的方法路徑,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培育時代新人,實現思政教育與(yu) 勞動教育的互聯互嵌,達成目標互促、內(nei) 容耦合、方法互補和功能相契。

  三是學科滲透常態化。結合學科特點,在各專(zhuan) 業(ye) 課程中深入挖掘和融入勞動教育元素和內(nei) 容,引導教師樹立“大勞動教育觀”,有意識地將課程目標與(yu) 勞動育人有機整合,在課程教學中滲透勞動價(jia) 值觀,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紮實的專(zhuan) 業(ye) 技能,發展健全學生的勞動技能和品格。比如,在“果樹生產(chan) 技術”課程中以“綠色生產(chan) ”“優(you) 質栽培”為(wei) 技術引領,傳(chuan) 授果樹生產(chan) 知識與(yu) 技能,培養(yang) 學生“知農(nong) 愛農(nong) ”的職業(ye) 情懷和“勞力勞心”的職業(ye) 素養(yang) 。

  實踐賦能:

  向闊處行,彰顯勞動教育育人實效

  實踐性是勞動教育的重要特征。勞動教育要以體(ti) 力勞動為(wei) 主,讓學生親(qin) 曆勞動過程,通過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誌,形成良好的勞動習(xi) 慣和勞動責任感,培養(yang) 正確勞動價(jia) 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

  一是強化“專(zhuan) 業(ye) +”勞動實踐。以專(zhuan) 業(ye) 實踐活動為(wei) 核心,完善實踐教學體(ti) 係,將工匠精神培育融入生產(chan) 勞動,讓學生在專(zhuan) 業(ye) 實習(xi) 、實訓過程中感受勞動的樂(le) 趣,獲得勞動創造價(jia) 值的直觀感受。加強校內(nei) 外實踐基地建設,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探尋多樣化的實踐平台,充分挖掘勞動教育資源,滿足不同專(zhuan) 業(ye) 、不同層次學生的勞動實踐需求,凸顯專(zhuan) 業(ye) 特色。比如,校企共建實體(ti) 化的智能化精密製造產(chan) 教園,為(wei) 機械製造類專(zhuan) 業(ye) 學生提供勞動實踐崗位。

  二是豐(feng) 富“生活+”勞作體(ti) 驗。生活即教育,將勞動教育融入學生的校園生活,從(cong) 日常著力、細節入手,培養(yang) 學生良好的生活勞動習(xi) 慣。通過製定勞動公約、勞動任務清單等,讓學生自覺參與(yu) 校舍衛生保潔、垃圾分類處理、校園護綠、環境美化等力所能及的勞動。推行公寓紅色網格管理,實施常態化督導檢查和考核評比。利用校園景觀綠地,由專(zhuan) 業(ye) 人員帶領學生進行耕地播種、鋤草收割等田間勞作,感受春耕秋收的中華傳(chuan) 統文化之趣。

  三是拓展“服務+”公益活動。搭建豐(feng) 富多樣的公益勞動和誌願服務平台,不斷擴展服務性勞動的渠道與(yu) 載體(ti) ,為(wei) 學生提供到企業(ye) 、工廠、農(nong) 場等參與(yu) 社會(hui) 勞動的機會(hui) 和條件,在與(yu) 普通勞動者一起經曆勞動過程中增長見識,強化社會(hui) 責任感。把勞動教育融入各類誌願服務活動,組建學生誌願服務隊,運用自身專(zhuan) 業(ye) 技能為(wei) 老百姓辦實事。開展文明監督崗、勤工儉(jian) 學、校園清掃等公益服務性勞動,引導學生在勞動實踐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作者係金華職業(ye) 技術學院公共基礎學院院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