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實施“一戶一產業工人”培養工程,湖南省資興市技能型勞動力占比10年間提高50多個百分點

發布時間:2023-01-06 16:4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引子

  年過四十的高坡村村民陳霞沒有想到,從(cong) 學校畢業(ye) 21年後,還能有機會(hui) 重返課堂,並在一年半內(nei) 兩(liang) 度參加技能培訓,“不僅(jin) 免學費、免生活費、免住宿費,還通過了職業(ye) 技能培訓考試,獲得育嬰師初級證書(shu) ,實現了收入翻番,這得益於(yu) ‘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

  “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已在高坡村所在的湖南郴州資興(xing) 市持續開展10年。

  資興(xing) 市是一座資源枯竭型城市,人口不足40萬(wan) ,2012年下崗工人、生態移民等麵臨(lin) 再就業(ye) 的勞動力數量超過14萬(wan) 。當年3月,資興(xing) 出台“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使新增勞動力掌握1至2項就業(ye) 技能,讓已從(cong) 業(ye) 者創業(ye) 技能不斷提升,實現培養(yang) 一人、就業(ye) 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標。2015年12月,湖南省總工會(hui) 在郴州市召開“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現場推進會(hui) ,總結推廣“資興(xing) 經驗”。

  職業(ye) 技能培訓是全麵提升勞動者就業(ye) 創業(ye) 能力、解決(jue) 結構性就業(ye) 矛盾、提高就業(ye) 質量的根本舉(ju) 措。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製度,推動解決(jue) 結構性就業(ye) 矛盾。”國務院2018年5月印發的《關(guan) 於(yu) 推行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製度的意見》要求,“大規模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著力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jun) ”。

  截至2022年底,資興(xing) 市“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已累計培訓9萬(wan) 餘(yu) 人次,農(nong) 村家庭參訓率達80%,全市技能型勞動力占比由10年前的不足10%上升至60%以上,提高50多個(ge) 百分點。

  近日,記者走進資興(xing) ,探尋“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如何讓勞動者一技傍身好就業(ye) 、就好業(ye) 。

  健全長效機製

  整合“普惠式”技能培訓資源,加強對適齡勞動力動態管理,讓技能培訓更持久更廣泛地惠及勞動者

  左手穩穩托住頭頸,右手輕輕擦拭,育嬰師陳霞為(wei) 新生兒(er) 洗澡時動作嫻熟利落。“嬰幼兒(er) 洗澡看似簡單,其實學問不小。”陳霞說,2021年6月參加“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舉(ju) 辦的育嬰師培訓班,係統學習(xi) 了嬰幼兒(er) 衛生保健、生活照料、安全防護等方麵知識,如今已成為(wei) 一名專(zhuan) 業(ye) 月嫂,月收入從(cong) 過去的1800餘(yu) 元提高到目前的近4000元。

  陳霞所在的高坡村是移民安置村,人均耕地少。陳霞一家四口的開銷,過去主要靠丈夫在外幹裝修。隨著兩(liang) 個(ge) 孩子相繼考上大學,各項家庭開支增加,她想找份工作貼補家用,但苦於(yu) 沒有手藝,始終找不到合適的門路。

  在資興(xing) ,很多城鄉(xiang) 勞動者像陳霞一樣,有務工意願、缺一技之長。2009年,曾以煤炭開采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的資興(xing) 市被國務院確定為(wei) 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加快探索轉型發展之路。據2012年統計數據,資興(xing) 麵臨(lin) 再就業(ye) 的勞動力超過14萬(wan) 人,其中煤礦下崗失業(ye) 工人5萬(wan) 多人、被征地農(nong) 民3萬(wan) 多人、納入國家環境保護項目的生態移民6萬(wan) 多人。

  “一頭是‘就業(ye) 難’,一頭是‘招工難’。”資興(xing) 市“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黃小周說,2012年,全市就業(ye) 人數20餘(yu) 萬(wan) ,其中專(zhuan) 業(ye) 型、技能型人才不足10%,全市八成企業(ye) 不同程度地存在技術工人短缺。

  為(wei) 緩解結構性就業(ye) 矛盾,“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應運而生。

  “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開展之初,資興(xing) 市同很多地方一樣,技能培訓也存在管理條塊分割、資金分散等問題。

  對症施策,資興(xing) 市設立“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領導小組,由市委書(shu) 記和市長牽頭,通過整合人社、農(nong) 業(ye) 等15個(ge) 有培訓任務部門的項目和經費,實現統一培訓計劃、統一培訓審批、統一培訓基地、統一培訓政策、統一跟蹤管理。加大各項職業(ye) 技能培訓補貼資金的整合力度,資興(xing) 市每年可以確保投入約5000萬(wan) 元用於(yu) 勞動力培訓。

  2022年下半年,資興(xing) 市東(dong) 江庫區管理局提出開辦果樹種植培訓的開班申請,為(wei) 移民培訓果樹栽培技術;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也有相關(guan) 計劃,培訓果樹種植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市農(nong) 村經營服務站的培訓方案也與(yu) 果樹種植相關(guan) 。“對於(yu) 培訓內(nei) 容相關(guan) 、培訓主體(ti) 重疊、培訓時間相近的計劃,我們(men) 通過協調予以整合,讓培訓資源用在刀刃上。”黃小周介紹。

  最終,培訓班由東(dong) 江庫區管理局、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市農(nong) 村經營服務站3家單位共同組織,對50名果樹種植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帶頭人及種植大戶開展培訓,實現了“1+1+1>3”的效果。

  “健全長效機製,讓技能培訓更持久更廣泛地惠及勞動者,摸清適齡勞動力底數是又一關(guan) 鍵。”黃小周說,資興(xing) 建立了市、鄉(xiang) 、企業(ye) 三級勞動力資源信息庫,按人口普查的方式,逐村逐戶逐項登記,錄入了8.4萬(wan) 餘(yu) 戶19.5萬(wan) 多名16至60歲適齡勞動力信息,其中農(nong) 村人口超過六成。同時,以鄉(xiang) 鎮人社專(zhuan) 幹為(wei) 主體(ti) ,建立了一支鄉(xiang) 、村兩(liang) 級培養(yang) 專(zhuan) 幹隊伍,對適齡勞動力實施動態管理,培養(yang) 專(zhuan) 幹定期走街串戶上門宣講動員,有針對性地為(wei) 就業(ye) 創業(ye) 重點群體(ti) 推薦培訓課程。

  免學費、免生活費、免住宿費,聽了回龍山瑤族鄉(xiang) 人社專(zhuan) 幹楊鵬對“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細致的講解,陳霞不由動了心。翻開培訓課程目錄,家政服務、農(nong) 業(ye) 種養(yang) 、烹飪、特種裝備操作等專(zhuan) 業(ye) 培訓赫然入目。結合興(xing) 趣愛好和市場用工需求,陳霞最終選擇了2021年6月舉(ju) 辦的育嬰師培訓班。結業(ye) 後,她很快就找到了一份月嫂工作,收入比過去翻了一番。

  嚐到技能提升的甜頭後,陳霞對“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訓更上心了,相關(guan) 部門也通過學員微信群,定期將相關(guan) 培訓信息推送給她。2022年11月22日,資興(xing) 市育嬰師中級培訓班正式開班,陳霞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本次培訓共計50個(ge) 名額,開放報名3天後,申請人數達到了近80人,受歡迎程度超出組織者的預期。

  “培訓送到家門口,就近擇業(ye) 有門路,越來越多的群眾(zhong) 吃上了‘技術飯’、端穩了‘就業(ye) 飯碗’。”黃小周介紹,這些年,“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早已不僅(jin) 僅(jin) 麵向第二產(chan) 業(ye) 培養(yang) 人才,“凡是有益於(yu) 一、二、三產(chan) 業(ye) 發展提質的人才培訓,全部納入這一工程。”

  提升培訓質量

  哪裏有需求,課堂就開到哪裏;哪裏有產(chan) 業(ye) ,培訓就辦到哪裏,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參加資興(xing) 市育嬰師中級培訓班,陳霞擔任班長。走進資興(xing) 市金達職業(ye) 培訓學校教室,高級育嬰師曹麗(li) 娜正在講授嬰幼兒(er) 護理及早教理論,陳霞和同學們(men) 時而目不轉睛盯著投影屏幕,時而埋頭記筆記。作為(wei) 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認證的育嬰員職業(ye) 技能等級認定考評員,曹麗(li) 娜有著11年的職業(ye) 技能培訓教學經驗。

  “整合培訓資源,匯聚優(you) 質師資。”資興(xing) 市職教中心主任齊振煜說,資興(xing) 市協調職中、電大、勞動技校在內(nei) 的10多家機構職教資源,成立了市職教中心,與(yu) 市職業(ye) 技術學校合署辦公,具體(ti) 負責教學工作。與(yu) 此同時,從(cong) 省內(nei) 外聘請了31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的48位專(zhuan) 家組成講師團,形成了以市職教中心為(wei) 主、18所鄉(xiang) 鎮農(nong) 校和培訓基地為(wei) 輔的職業(ye) 培訓網絡。

  左手握拳按壓肚臍,右手同時按壓左拳,曹麗(li) 娜雙手兜住仿真塑膠娃娃腹部,為(wei) 學員們(men) 現場演示嬰幼兒(er) 氣管吸入異物後的急救措施,同時輔以詳實的三維動畫,說明如何通過肺部殘留氣體(ti) 形成氣流衝(chong) 擊異物的具體(ti) 原理。隨後,學員們(men) 3人一組圍坐在桌前,按照曹麗(li) 娜剛剛講解的細分步驟分組訓練。

  “強化專(zhuan) 業(ye) 技能,重在實操訓練。”曹麗(li) 娜介紹,金達職業(ye) 培訓學校作為(wei) 資興(xing) 市“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的定點培訓機構,從(cong) 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聘請具有豐(feng) 富臨(lin) 床醫護經驗的主任護師,定期為(wei) 學員們(men) 講授“嬰幼兒(er) 常見疾病的基本護理方法”“嬰幼兒(er) 應急急救措施”等專(zhuan) 業(ye) 醫護課程。目前,資興(xing) 市“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中的實操課程占總課時比例已達八成以上。

  “這些年,我們(men) 的教學模式也在摸索中不斷發展。”齊振煜說,“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剛啟動時,曾辦過一次以養(yang) 殖農(nong) 戶為(wei) 對象的培訓課程,“一開始參訓養(yang) 殖戶熱情很高,結果上了三五次課之後,紛紛推托家裏有事,不來上課了。”

  “據部分學員反映,當時授課教師講授內(nei) 容過於(yu) 偏理論、輕實踐,有些培訓內(nei) 容跟不上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齊振煜說,從(cong) 那以後,“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堅持以促進就業(ye) 創業(ye) 為(wei) 目標,瞄準就業(ye) 創業(ye) 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確定培訓內(nei) 容,開設電焊、汽修、酒店服務、家政服務、病房陪護、育嬰、電子商務等實用技術培訓,有效提升了培訓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機聲隆隆,電機飛旋,湖南華潤電力鯉魚江有限公司工人巡檢時發現脫硫漿液循環泵振動過大,立即通過對講機呼叫檢修公司鍋爐環保班技術員何夏雄。經過細致查驗,故障很快得以排除。“有了金剛鑽,才能攬瓷器活。”何夏雄感慨,是“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讓他從(cong) 一名跟班學徒成長為(wei) 專(zhuan) 業(ye) 技術工人。

  “‘訂單式’培訓精準輸送人才,為(wei) 企業(ye) 打造了一支專(zhuan) 業(ye) 檢修隊伍。”湖南華潤電力檢修公司培訓部門負責人謝豔芳介紹,檢修工作技術要求高,但在設備正常運轉期間,企業(ye) 難以組織培訓,隻能利用設備停運間隙進行,導致企業(ye) 自主培養(yang) 檢修人員的時間成本高,“一名合格的檢修員需要跟著師傅學習(xi) 一年左右,方能獨立上崗。”

  謝豔芳說,由於(yu) 學徒期間待遇相對偏低、工作內(nei) 容相對枯燥等,企業(ye) 技術類員工流失率長期居高不下,以至於(yu) 每個(ge) 月都要招聘新員工,培訓難題成為(wei) 製約企業(ye) 可持續發展的一大瓶頸。

  “哪裏有需求,課堂就開到哪裏;哪裏有產(chan) 業(ye) ,培訓就辦到哪裏。”齊振煜說,“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湖南華潤電力檢修公司訴求後,與(yu) 公司一起製定了聯合辦班的教學方案,利用周末時間開展檢修學徒培訓。彼時,何夏雄剛進廠當學徒,經過近3個(ge) 月的係統培訓,他順利考取了《鍋爐設備安裝工(初級)》證書(shu) ,實習(xi) 期從(cong) 9個(ge) 月縮短至3個(ge) 月,提前半年轉正,如今已成為(wei) 帶領28名技術工人的團隊負責人。

  攤開一摞統計表,謝豔芳向記者介紹,企業(ye) 技術類員工月度流失率從(cong) 兩(liang) 年前的0.9%下降至目前的0.3%以下,緩解了企業(ye) 用工壓力。“培訓跑出加速度,助力企業(ye) 穩定隊伍、提升效益。”謝豔芳說,企業(ye) 加入“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以來,技術團隊已經從(cong) 500多人增至900多人。

  齊振煜介紹,資興(xing) 市著力打造“企業(ye) 下訂單、培訓機構出菜單、勞動者點單、政府出資買(mai) 單”的“四單”培訓模式,致力於(yu) 實現與(yu) 培養(yang) 服務對象需求對接精準度高、培訓主體(ti) 素質提升度高、社會(hui) 服務貢獻度高、就業(ye) 成功率高的“四高”目標。2022年,資興(xing) 市“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共計培訓勞動力4013人次,其中緊缺工種培訓2572人,占比達64.09%。

  為(wei) 解決(jue) 農(nong) 村群眾(zhong) 集中培訓難、白天培訓時間少、課堂培訓接受慢等問題,資興(xing) 市充分發揮“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平台功能,與(yu) 湖南農(nong) 業(ye) 大學、湖南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等單位合作拓展線上培訓,大力推行線上培訓與(yu) 線下管理相結合,方便農(nong) 民群眾(zhong) 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開展線上培訓。

  目前,資興(xing) 市“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已形成職業(ye) 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兩(liang) 大類課程,截至2022年底,累計開設專(zhuan) 業(ye) 70餘(yu) 個(ge) 、培訓班1300多期。

  助力穩定就業(ye)

  推進技能培訓、鑒定、就業(ye) 有機銜接,全市逾4.1萬(wan) 名學員通過國家職業(ye) 技能鑒定獲得相關(guan) 等級認證

  偌大的實訓室裏,陳霞懷抱仿真塑膠娃娃,正在進行育嬰師(員)中級技能考試模擬備考訓練。“嬰兒(er) 吐奶後如何處理?”曹麗(li) 娜話音剛落,陳霞用左手扶住娃娃頭部,右手輕輕拍打後背,隨後將娃娃平放在床上,手掌以肚臍為(wei) 中心,按照一圈一揉節拍,順時針輕撫娃娃腹部,直至做完8個(ge) 節拍。

  陳霞一絲(si) 不苟的動作、銜接流暢的步驟,令曹麗(li) 娜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首屆育嬰師中級培訓班開班以來,陳霞每天都會(hui) 進行10餘(yu) 組模擬訓練。對於(yu) 即將到來的育嬰師(員)中級技能考試,她信心滿滿。

  “小小證書(shu) 作用大,既是培訓成效的直觀體(ti) 現,更是找工作時的‘敲門磚’。”陳霞說,2021年6月完成初級育嬰師就業(ye) 技能培訓後,她曾去過市裏的人才市場谘詢,由於(yu) 沒有相關(guan) 資質和實踐經驗,投出的簡曆基本石沉大海。7月順利考取育嬰師(員)初級技能證書(shu) 後,立即有客戶向陳霞表達了聘用意向。

  打開手機,輕觸屏幕,陳霞快速登錄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網站,根據頁麵提示輸入姓名、身份證號等個(ge) 人信息後,她的育嬰師(員)初級技能電子證書(shu) 旋即一鍵獲取,培訓等級、類型、機構名稱和獲取證書(shu) 時間等信息一目了然,方便聘用方在線查詢核實。“一證在手,就業(ye) 無憂。”陳霞說,職業(ye) 技能鑒定證書(shu) 含金量高,與(yu) 她同期培訓的學員考取相關(guan) 資質後,大多數都找到滿意且對口的工作。

  齊振煜介紹,在深入探索“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過程中,資興(xing) 市持續推進技能培訓、鑒定、就業(ye) 有機銜接。

  過去,職業(ye) 技能鑒定認證在地級市層麵。各縣市區學員辦理職業(ye) 資格等級認證時,需要本人到郴州市職業(ye) 技能鑒定中心現場完成,鑒定流程繁瑣,申辦周期較長。

  職業(ye) 技能鑒定權限能否下放?2012年10月,經郴州市職業(ye) 技能鑒定中心申請上報、湖南省人社廳審核批準,同意在資興(xing) 市職教中心設立國家職業(ye) 技能鑒定所,接受湖南省人社廳職業(ye) 技能鑒定中心和郴州市人社局的業(ye) 務指導和質量監督,由郴州市職業(ye) 技能鑒定中心履行日常管理職責。

  “家門口就能參加職業(ye) 技能鑒定考試,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培訓意願更高了。”黃小周說,相較於(yu) 以往到郴州市參加職業(ye) 技能鑒定考試,新舉(ju) 措為(wei) 學員平均節約3至5天時間,大幅降低了他們(men) 的交通、食宿等開支。對於(yu) 暫不能下放縣級市辦理的電工、焊工、叉車駕駛、裝載機駕駛等特種行業(ye) 職業(ye) 資格等級認證,學員可在郴州市主管部門認可的資興(xing) 市內(nei) 場地完成培訓,之後直接到郴州市指定考點參加考試。

  “截至2022年底,資興(xing) 市已有逾4.1萬(wan) 名學員通過國家職業(ye) 技能鑒定獲得相關(guan) 等級認證。”齊振煜介紹,資興(xing) 電工、焊工、特種裝備操作工、育嬰師等勞務品牌正在加快打造。

  “這些年,全市城鄉(xiang) 勞動者職業(ye) 技能素質持續提升,穩定就業(ye) 能力不斷增強,就業(ye) 形勢保持總體(ti) 穩定。”資興(xing) 市委書(shu) 記楊理誠說,2012年以來,資興(xing) 市城鎮新增就業(ye) 6.9萬(wan) 餘(yu) 人,城鎮失業(ye) 人員再就業(ye) 2.3萬(wan) 餘(yu) 人,全市新增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e) 3.6萬(wan) 餘(yu) 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6萬(wan) 餘(yu) 元增長到2021年的3.5萬(wan) 餘(yu) 元。

  2015年12月,湖南省總工會(hui) 在郴州召開“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現場推進會(hui) ,總結推廣“資興(xing) 經驗”。2017年12月,湖南省總工會(hui) 印發《關(guan) 於(yu) 全省深入推進“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的實施意見》提出,各地要將“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與(yu) 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劃、職業(ye) 教育發展規劃等緊密結合,主動融入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

  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總工會(hui) 累計投入4500萬(wan) 元用於(yu) “一戶一產(chan) 業(ye) 工人”培養(yang) 工程,培訓農(nong) 民工57.8萬(wan) 人次,培訓後就業(ye) 43.9萬(wan) 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兩項展覽獲國家文物局年度主題展覽推介

    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全麵、係統介紹中國核工業創建和發展曆程的專題紀念館,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以更加鮮活直觀的展覽內容、更加新穎震撼的展示形式,集中展現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成功研製的偉大曆程和曆史功績。[詳細]
  • 為青少年厚植中華文化根基

    近年來,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受到觀眾喜愛,抖音推出的短視頻版《唐詩三百首》也非常受歡迎,相關話題播放量已超5億。[詳細]
  • 山東中小學教師編製實行單列管理

    記者從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省在優化中小學教職工編製管理方麵,優化核編程序,實行單列管理,專編專用,強化動態管理,確保中小學教職工編製保障到位、管理使用到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