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厚植青少年心中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我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生力軍(jun) 。學校作為(wei) 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陣地,應在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上走在前列。”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阿裏地區噶爾縣中學一級教師曲卓瑪說。
“前段時間,噶爾縣中學開展了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主題作品評選活動,旨在培養(yang) 學生正確的寫(xie) 字習(xi) 慣,引導學生從(cong) 小練就一手好字,用實際行動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曲卓瑪說,這是噶爾縣中學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的生動寫(xie) 照。長期以來,噶爾縣中學積極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網絡,不斷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樹牢“三個(ge) 離不開”思想,不斷增強“五個(ge) 認同”,進一步堅定了廣大師生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的信心和決(jue) 心。
曲卓瑪表示,下一步,噶爾縣中學將進一步強化愛國主義(yi) 教育,厚植各族青少年學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礎,通過主題征文、班會(hui) 、演講、讀書(shu) 等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ge) 青少年的心靈深處;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搭建各族青少年學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梁,堅持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wei) 學校教育教學基本用語用字,提升廣大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核心素養(yang) 和教學能力;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用好各族青少年學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通過課堂教學、校園報刊、專(zhuan) 欄、廣播、互聯網、手機APP等,宣傳(chuan)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引導青少年更加全麵準確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曆史傳(chuan) 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讓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厚植青少年心中。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是全社會(hui) 共同的責任和使命,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我將切實擔負起這份責任,努力把學生和家長們(men) 的心聲帶上兩(liang) 會(hui) 。”曲卓瑪說,她將持續為(wei) 基層教育發展建言獻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完成教師“一考三評”業務水平考試
根據西藏自治區教育廳《關於印發全區各級各類學校教師“一考三評”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近日,拉薩市順利完成了2022年度教師“一考三評”業務知識水平考試。 [詳細] -
著力改善民生 提升社會保障
解決群眾急事難事70餘項、全區(堆龍德慶區)就業率68.44%、持續深化“醫共體”改革,發放困難群眾一次性生活補貼111.8萬元……[詳細] -
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開展好法治意識教育
法治意識是指作為獨立主體的社會成員在實踐中所形成的關於法治的知識、態度和思想體係的總稱,是符合法治社會建設要求的法律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現象的看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