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青少年模式如何“好用愛用”(百姓關注)

發布時間:2023-02-03 17:54:00來源: 人民日報

  2022年11月30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青少年模式”使用率低等問題受到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報告顯示,有91.6%的家長知道青少年模式,但設置過此模式的未成年人和家長不到五成,其中有四成家長認為(wei) 效果不夠明顯。

  青少年模式2019年以來在各大視頻、遊戲、直播、社交等平台試點並推廣。不少讀者表示,這一做法能夠在使用時段、時長、功能和瀏覽內(nei) 容等方麵對未成年人的上網行為(wei) 進行規範,保障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但具體(ti) 功能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

  有家長表示,部分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攔”不住孩子接觸網上各類信息。“青少年模式開關(guan) 密碼一般隻有4位,密碼輸錯次數也沒有限製。對於(yu) 熟悉數碼產(chan) 品的孩子來說,結合家長習(xi) 慣破解密碼不是什麽(me) 難事。”北京市讀者趙女士表示,自己的密碼更換了很多次,但都被上小學的兒(er) 子破解,後來“幹脆就不設置了”。

  江蘇淮安市洪澤區讀者李女士則認為(wei) ,平常控製孩子上網時間,到了規定時間收走手機,比青少年模式實用。而對於(yu) 如何避免小孩上網時接觸不良信息,李女士表示:“就算開了青少年模式,孩子也會(hui) 通過其他渠道接觸,家長不可能時刻監督孩子在看什麽(me) 。”

  是否真如一些家長所認為(wei) 的,管理好青少年上網時間就可以?報告顯示,38.3%的未成年網民在上網過程中遭遇過不良或消極負麵信息。此外,近年來未成年人網絡遊戲充值、直播打賞等行為(wei) 造成經濟損失的事例也屢見不鮮。

  “互聯網信息良莠不齊,有的含有誘導消費、導致沉迷等內(nei) 容。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分辨能力有限,普通瀏覽模式存在危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隱患。”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青少年模式不僅(jin) 能夠管理上網時間,還能屏蔽不適合青少年使用的功能與(yu) 內(nei) 容,從(cong) 根源上避免青少年遭遇不良信息,“因此,開啟青少年模式很有必要”。

  關(guan) 於(yu) 不使用青少年模式的原因,除了有些家長認為(wei) “沒必要”,還有一部分家長是“拗不過”。“有試著用過,但孩子很不喜歡,會(hui) 一直纏著我給她關(guan) 掉。”湖南長沙市讀者許女士表示,“開啟青少年模式後隻能看一些幼兒(er) 節目,並不適合上小學的女兒(er) 。”

  對此,不少家長認為(wei) ,青少年模式不但要“能用管用”,還要“好用愛用”。記者測評發現,部分平台在開啟青少年模式後內(nei) 容池貧乏且相對單一,沒有年齡分類功能。青少年年齡跨度大,不同階段的認知能力、興(xing) 趣愛好、信息需求有很大區別,平台需要為(wei) 未成年人分齡推薦內(nei) 容,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記者了解到,幾個(ge) 主要短視頻平台的相關(guan) 功能與(yu) 內(nei) 容池正在逐漸完善,在青少年模式下可以選擇不同年齡,從(cong) 動畫片到生活科普,從(cong) 手工製作到語言學習(xi) ,不同年齡段推薦的內(nei) 容層次清晰,內(nei) 容豐(feng) 富。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算法推薦技術能夠幫助進行分齡推薦內(nei) 容,但要想青少年模式變得‘吸引人’,還需要更多優(you) 質創作者加入青少年內(nei) 容的生產(chan) ,為(wei) 青少年提供更多健康有趣的內(nei) 容。”

  近年來,圍繞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相關(guan) 法律法規和政策陸續出台。《關(guan) 於(yu) 進一步嚴(yan) 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明確,進一步加強對未成年人網絡遊戲服務的管理,嚴(yan) 格限定未成年人網絡遊戲服務時間;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網絡保護”專(zhuan) 章,規定網絡遊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

  江蘇南京市委黨(dang) 校社會(hui) 學教研部副教授周進萍表示,除了法律法規和政策規範,平台也應增強社會(hui) 責任感,加強自我監管,規範使用算法進行青少年內(nei) 容的製定。另一方麵,還應避免矯枉過正,過度或“一刀切”地調整內(nei) 容非但不能起到教育引導的效果,反而會(hui) 讓青少年失去興(xing) 趣,應提升青少年模式的體(ti) 驗質量,提高未成年人和家長使用滿意度,使其更好發揮保護未成年人的作用。

  (記者黃超 張健參與(yu) 采寫(xie) )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兩項展覽獲國家文物局年度主題展覽推介

    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全麵、係統介紹中國核工業創建和發展曆程的專題紀念館,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以更加鮮活直觀的展覽內容、更加新穎震撼的展示形式,集中展現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成功研製的偉大曆程和曆史功績。[詳細]
  • 為青少年厚植中華文化根基

    近年來,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受到觀眾喜愛,抖音推出的短視頻版《唐詩三百首》也非常受歡迎,相關話題播放量已超5億。[詳細]
  • 為基層注入青春“活水”

    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提出,拓寬基層就業空間。結合實施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等戰略,適應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需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