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小小少年煩惱多,青少年的“心事兒”如何解?

發布時間:2023-03-10 11:2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近期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顯示,在參與(yu) 調查的3萬(wan) 多名青少年中,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風險。

  青少年時期是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青少年在學習(xi) 如何適應社會(hui) 環境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問題。如何為(wei) 青少年心理健康築牢防護屏障?2023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就此建言。

  強化家庭心理健康指導

  “小孩子不要太矯情”“等青春期過去就好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容易被家長忽視,部分家長將其當成青春期的胡思亂(luan) 想,未能及時進行疏導和幹預,導致問題不斷升級。

  “家長是識別孩子心理疾病的‘第一道關(guan) 卡’。”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嶽陽市嶽陽樓區橋西小學工會(hui) 主席柳玲玲表示,家長應當給予孩子更多關(guan) 注和理解,重視孩子心理健康問題,發現問題及時帶孩子去專(zhuan) 業(ye) 醫療機構治療。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教授張其成認為(wei) ,應該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科普與(yu) 指導,選擇幾個(ge) 試點地區,編寫(xie) 家長專(zhuan) 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家庭、學校、社會(hui) 三方聯合,建構有利於(yu) 青少年人格、心靈以及學業(ye) 成長的三維支持係統。

  補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短板

  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場所,補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短板“刻不容緩”。全國政協委員、雲(yun) 南工商學院執行校長李孝軒建議,各級各類學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定期評估機製,落實“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檔案,及時幹預學生心理問題;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和社會(hui) 實踐課時比重,引導學生自我調適,減輕心理壓力,預防心理問題的發生。

  柳玲玲說:“學校應強化心理疏導力度,具體(ti) 來說,應定期組織相關(guan) 培訓,提升教師對抑鬱、精神障礙、焦慮障礙等問題的識別處置能力及心理疏導能力;在學校定期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篩查,加強學校心理谘詢、心理治療等設施和人員配備。”

  全社會(hui) 合力提供係統性支援

  嗬護青少年心理健康,全社會(hui) 應形成合力。柳玲玲還建議,加強青少年心理預防和治療服務設施建設,加大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等精神衛生領域人才的培養(yang) 力度;有條件的醫院開設青少年心理健康專(zhuan) 科,通過配置醫療資源提升治療能力。

  “建議把心理谘詢與(yu) 心理治療納入醫保,以減輕就醫負擔。”張其成表示,廣東(dong) 省率先進行了嚐試,《廣東(dong) 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shang) 保險和生育保險診療項目目錄(2021年)》明確將多項有關(guan) 心理健康測評的診療項目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建議逐步在全國推廣施行。

  李孝軒注意到,近年來,劇本殺、密室逃脫等業(ye) 態受到年輕群體(ti) 的喜歡,其中一些恐怖、血腥和暴力元素可能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產(chan) 生不利影響,建議加強監管,建立前置審查、限製性分級機製,並進行跟蹤監測。

  新科技為(wei) 心理健康“把脈”

  近年來,以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為(wei) 依托的新興(xing) 心理健康服務設備應運而生,為(wei) 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設帶來新的可能。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建議用人工智能關(guan) 懷青少年心理健康,搭建管理平台,建立從(cong) 篩查預警到幹預追蹤的全流程管理機製,提升全國青少年心理篩查覆蓋率和預警準確率。“目前,我們(men) 團隊已在合肥等城市學校試點推廣‘減壓星球’,開展心理篩查和輔導。”

  “建議組織相關(guan) 專(zhuan) 家開發專(zhuan) 門針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測評係統,通過大數據進行動態追蹤和全麵分析。”張其成說,可以創新采用增加三維動畫、人機互動等測評手段,提高量表篩查的信度,一旦發現問題進行有效跟蹤。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