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拉薩市河壩林社區加強民族團結速寫

發布時間:2023-03-27 09:20:00來源: 西藏日報

  三月的古城拉薩,春意漸濃,生活在這裏的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奏響“團結曲”,開出“幸福花”,繪就了一幅幅和諧美麗(li) 的民族團結新畫卷。其中,河壩林社區各民族居民其樂(le) 融融、親(qin) 如一家,正是這幅新畫卷中的美麗(li) 一景。

  “過馬路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打鬧……”清晨,社區居民伊斯麻伊拉一手牽著藏族孩子桑珠,一手牽著回族孩子馬得清走向路對麵的幼兒(er) 園,還不忘叮囑這兩(liang) 個(ge) 鄰居家的孩子。

  用藏語和漢語分別向街坊們(men) 打完招呼,伊斯麻伊拉買(mai) 了羊肉包子、豆漿油條和藏麵,回到老房產(chan) 大院。將代買(mai) 的豆漿油條放到鄰居家窗台上後,他回到家開始享用早餐。

  “你好好上班,我下午去接孩子……”電話裏,伊斯麻伊拉讓鄰居安心工作,他會(hui) 準時去接兩(liang) 個(ge) 孩子放學。

  位於(yu) 老城區的老房產(chan) 大院居住著漢、藏、回等多個(ge) 民族,經常有居民由於(yu) 上班不能按時接送孩子、經濟困難出不起管道維修費用等問題,身為(wei) 組長的伊斯麻伊拉每次都主動幫助鄰裏解決(jue) 這些難題。

  “在這裏生活了近20年,鄰裏之間十分和睦。無論誰家有人生病,或是需要幫助,大家都會(hui) 伸出援手。”伊斯麻伊拉的話語真誠而樸實。在他看來,各民族就像酥油茶裏的酥油和茶葉,誰也離不開誰。

  正如伊斯麻伊拉所說,生活在河壩林社區的漢、藏、回、白、東(dong) 鄉(xiang) 等民族在宗教信仰上相互尊重、文化上相互融合、經濟上相互幫助,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故事發生,大家互幫互助,日子越過越幸福。與(yu) 此同時,社區不斷創新管理方式,推出多項便民舉(ju) 措,更好地服務各族群眾(zhong) 。

  河壩林社區現有總人口7027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85%。為(wei) 了解決(jue) 少數民族群眾(zhong) 的實際困難,河壩林社區於(yu) 2018年在轄區便民大廳內(nei) 設置少數民族服務崗,在解決(jue) 矛盾糾紛的同時,將服務窗口作為(wei) 固定宣傳(chuan) 點,宣傳(chuan) 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惠民舉(ju) 措,幫助各族群眾(zhong) 解決(jue) 實際困難。

  “這是我們(men) 的文藝演出隊,姑娘們(men) 來自不同的民族,大家以文藝演出為(wei) 載體(ti) ,將民族團結的種子播撒在群眾(zhong) 心中。”便民大廳外,河壩林社區統戰民宗委員央白指著正在排練節目的文藝隊說,這支由藏、漢、回等民族群眾(zhong) 組成的文藝演出隊,在每年中秋節、雪頓節、古爾邦節等節日舉(ju) 行文藝匯演,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一起過節,進一步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

  點滴成江海,溫暖聚人心。正是因為(wei) 有無數個(ge) 伊斯麻伊拉,各族群眾(zhong)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拉薩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注入了強勁動力,使得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馨香宜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