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結桑墓地發掘清理墓葬40座
4月2日,記者從(cong) 2022年度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眾(zhong) 分享報告會(hui) 上獲悉,2022年7月至8月,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與(yu)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單位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山南結桑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麵積300平方米,清理墓葬40座。
結桑墓地位於(yu) 山南市乃東(dong) 區境內(nei) ,該墓地由西藏自治區文物普查隊於(yu) 1984年發現,當時清理了3座墓葬。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文博館員紮西次仁介紹,結桑墓地是西藏腹心地區近年來經科學係統發掘的一處重要的史前墓地,其發現表明早在商周時期西藏中部地區應該已經形成一個(ge) 相對穩定的文化區。這批墓葬類型多樣,以土坑石室墓為(wei) 主,另有洞室墓、石板墓和土坑墓。墓地內(nei) 的墓葬方向基本一致,存在小聚集的特征,表明該墓地應有一定規劃,並且已經形成了相應的墓葬傳(chuan) 統。隨葬品較少,主要出土於(yu) 洞室墓,包括陶器、石器、鐵器、銅器和料珠等;其中陶器最多,具有明顯的區域特色。這批墓葬的葬式也比較一致,主要為(wei) 屈肢葬。根據測年數據,結合地層關(guan) 係、墓葬形製和隨葬品等信息,可初步將墓地年代分為(wei) 三期:第一期為(wei) 公元前13世紀末——公元前10世紀後期;第二期為(wei) 公元前4世紀——公元前1世紀;第三期為(wei) 吐蕃時期(公元7世紀左右)。
紮西次仁介紹,2022年度結桑墓地考古工作初步厘清了結桑墓地的範圍、內(nei) 涵和年代等基本信息,為(wei) 下一步研究和保護工作奠定了基礎。這批考古資料為(wei) 人們(men) 認識西藏山南地區公元前13世紀至公元7世紀部分階段的社會(hui) 曆史文化,構建該區域的考古學年代標尺、框架及文化序列提供了新資料;據結桑墓地的考古材料顯示,西藏山南地區可能在公元前1000年前就已經形成了一個(ge) 文化共同體(ti) ,這對探索吐蕃文化起源等曆史問題具有重要意義(yi) 。結桑墓地表現出多元的文化特征,反映了與(yu) 不同地域之間的交流和聯係,展示了西藏早期金屬時代不同文化因素在西藏腹地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圖景。
下一步,聯合考古隊將加快結桑墓地考古資料的整理工作,特別是科技考古的分析檢測工作。將繼續對溫曲河穀進行區域係統調查,了解結桑墓地所在區域的整體(ti) 曆史遺存狀況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山南市瓊結縣啟動基層農牧民骨幹宣講員交叉巡回宣講
近日,山南市瓊結縣舉行基層農牧民骨幹宣講員交叉巡回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啟動儀式,掀起了該縣基層農牧民群眾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新熱潮。 [詳細] -
凝聚精神力量 厚植文明沃土
在社區,總能看到誌願“紅馬甲”為老人服務的身影;在校園,“小手拉大手”活動的深入開展讓青少年在嗬護中健康成長;在街頭巷陌,“講文明樹新風”的宣傳標語和實踐行動讓點滴溫暖在城市靜靜流淌。 [詳細] -
山南市曲鬆縣推動區外穩崗就業見實效
近年來,山南市曲鬆縣與對口援藏的湖北省黃石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和援藏工作隊緊密攜手,堅持精準拓崗,穩固就業渠道;堅持精準宣傳,堅定就業意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