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學生央啦:在更廣闊的天地逐夢前行
中文寫(xie) 作課上,交過《無敵耀眼閃亮的我》課後練習(xi) 作業(ye) ,一臉燦爛的笑容,露出潔白可愛的小虎牙——17歲的央啦是重慶大學新聞學院2022級的一名學生。
“重慶大學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我相信,隻要足夠努力和堅定,埋在心中的種子總會(hui) 在某一刻開出絢麗(li) 的花朵。” 第一次獨自離家,來到山城重慶求學,沒有預想的鄉(xiang) 愁,跳過了所謂的“適應期”,央啦很快融入了集體(ti) 生活。來自西藏的她,可愛、合群,特別但不特殊,是大家夥(huo) 的開心果。老師的關(guan) 照和同學的幫助成為(wei) 央啦在外溫暖的港灣。
考出去,是為(wei) 了更好地回來
“我爸爸在念初中時,就走出了家門。”央啦說,爸爸巴桑次仁是浙江紹興(xing) 西藏班的學生。那個(ge) 年代,在區外上學是一件既幸福又孤獨的事情,幸福是因為(wei) 可以在區外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孤獨是由於(yu) 交通成本等因素,畢業(ye) 之後才能回家。但是,那時的學子都認為(wei) 走出去是為(wei) 了更好地回來。
“爸爸在區外待了八年,盡管在外會(hui) 有更好的發展,但是,為(wei) 了建設家鄉(xiang) ,大學畢業(ye) 後,他還是義(yi) 無反顧地回到了那曲市,一直工作到現在。他非常感恩那段時光,覺得那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父輩的經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央啦。
關(guan) 於(yu) 高考誌願和未來職業(ye) 規劃,年輕的央啦已經過了深思熟慮。
在填報高考誌願的時候,央啦把所有的目標都瞄準了區外的高校。“我想去外麵的世界看看,開闊眼界,擁有一段和爸爸一樣的求學經曆。”
“重慶和西藏相比,氣溫會(hui) 更高,但發展更好”。
藏麵和重慶小麵的碰撞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2年,央啦如願被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錄取。接到通知書(shu) 的那一刻,她的父母雖然欣慰,但更多的是對女兒(er) 獨自外出求學的擔憂。
“她從(cong) 來沒有離開過我們(men) 身邊,所以會(hui) 很擔心她能不能適應那裏的飲食和環境,擔心她能不能照顧好自己,能不能處理好和同學間的關(guan) 係……”在送孩子去學校那天,央啦的母親(qin) 忍不住哭出聲來。
雖然舍不得離開家,但在央啦看來,短暫的分離不必過度悲傷(shang) ,因為(wei) 去外麵上學會(hui) 有更多的機會(hui) 、更大的平台和更多彩的生活。
“川渝飲食特別合我的胃口,燒烤也特別好吃!”。習(xi) 慣吃藏麵的央啦,在重慶被很多當地美食吸引。
周末,央啦會(hui) 和朋友們(men) 一起“打卡”重慶的景點,品嚐各式各樣的美食。她的朋友來自全國各地,但沒有交流的壁壘,快樂(le) 的宿舍生活也讓身為(wei) 獨生女的央啦感受到了有姐妹的快樂(le) 。
在學校,央啦和朋友一起學習(xi) 、生活。節假日,大家各處探店、“打卡”、吃江湖菜、滑滑板,生活豐(feng) 富又有趣。當然,最開心的,還是央啦和大家聊西藏的各種美景和趣事,大家捧腹大笑之餘(yu) ,對西藏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向往。
留在他鄉(xiang) ,讓夢想開花
“未來,我想當一名記者。”前不久,央啦代表小組在全班作了脫口秀表演,縝密的邏輯、幽默的言語、輕快的肢體(ti) 動作,一次次地贏得了全班的掌聲。獲得了大家的認可,讓她覺得自己的努力很有意義(yi) 。
“我想留在區外。”再次談起未來,央啦給出了出人意料的的答案。央啦說,“西藏作為(wei) 故鄉(xiang) ,是親(qin) 切且舒適的,但是我更向往多元、多彩的區外生活和文化。
重要的決(jue) 定必須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央啦得閑和父親(qin) 視頻時,談起了自己想在區外發展的話題。
“看你自己的想法和意願,隻要是你下定決(jue) 心做的事,我和媽媽都是你堅強的後盾。”爸爸的回答給了央啦最堅實的底氣。
從(cong) 更好地回來到更好地留下,這樣的變化反映出了西藏赴區外求學的學子這些年的心境變化。
多年來,黨(dang) 中央把就業(ye) 援藏作為(wei) 援藏內(nei) 容之一,采取了一係列措施舉(ju) 措,為(wei) 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提供了就業(ye) 保障,自治區也出台了多項優(you) 惠政策鼓勵高校畢業(ye) 生到其他省市就業(ye) ,讓越來越多的西藏籍畢業(ye) 生走出高原,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現在,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央啦”已不再把在家鄉(xiang) 找工作當作唯一選擇,他們(men) 在區外更加廣闊的就業(ye) 環境裏,展現自我,在不同領域澆灌夢想開花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點燃“科創引擎” 西部(重慶)科學城加快打造高能級創新平台
這裏坐落著重慶實驗室的“新樣板”、國家實驗室的“生力軍”,舉全市之力高標準、高起點打造的金鳳實驗室。[詳細] -
重慶大學“以本為本”推進一流本科建設
重慶大學認真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部署,堅持“以本為本”。[詳細] -
重慶為高校量身定做創新生態圈
日前,重慶市科技局、北碚區、西南大學共同舉辦“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揭牌暨項目簽約儀式,58個國內外科技創新項目、科技企業和創投基金集中簽約落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