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瑪藝術人生的紀錄片在北京開機
以《北京的金山上》等歌曲原唱、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瑪人生經曆為(wei) 主線的紀錄片《唱支山歌給黨(dang) 聽——才旦卓瑪藝術人生》26日在北京開機。已86歲的才旦卓瑪當天來到開機儀(yi) 式現場,向各方對西藏文化事業(ye) 的關(guan) 心表示感謝。
才旦卓瑪1937年出生於(yu) 西藏日喀則一個(ge) 農(nong) 奴家庭,1956年進入西藏日喀則文工團,後被上海音樂(le) 學院開辦的民族班錄取,逐步走上藝術道路。她曾演唱過《唱支山歌給黨(dang) 聽》《翻身農(nong) 奴把歌唱》《毛主席的光輝》《北京的金山上》《美麗(li) 的西藏,可愛的家鄉(xiang) 》等經典歌曲。
6月26日,紀錄片《唱支山歌給黨(dang) 聽——才旦卓瑪藝術人生》在北京開機,86歲的才旦卓瑪來到開機儀(yi) 式現場,向各方對西藏文化事業(ye) 的關(guan) 心表示感謝。 中新社記者 李晗雪 攝
開機儀(yi) 式上,才旦卓瑪向參與(yu) 策劃和製作紀錄片的各方表示感謝,並請工作人員代她致辭。致辭中談道,共產(chan) 黨(dang) 讓西藏農(nong) 奴翻了身,將她從(cong) 農(nong) 奴的兒(er) 女培養(yang) 成人民的歌手;有生之年,她要繼續用歌聲讚美偉(wei) 大祖國、讚美勤勞的人民和新西藏。
據介紹,紀錄片將以才旦卓瑪從(cong) 藝近70年的人生曆程為(wei) 主線,通過她的親(qin) 身經曆與(yu) 藝術人生,反映西藏和平解放以來廣大翻身農(nong) 奴的命運轉變。影片將探訪日喀則、拉薩、上海、北京等才旦卓瑪成長、學習(xi) 、生活過的地方,采訪她的同事、師友、學生等,在西藏和祖國發展的時代背景中,呈現她質樸而光彩的一生。
該片由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指導,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hui) 和有關(guan) 影視機構組織拍攝製作,預計將於(yu) 今年底製作完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昌都市八宿縣人武部開展國防教育進校園活動
為增強青少年國防意識,厚植愛國情懷,近日,昌都市八宿縣人武部官兵走進八宿縣中學,為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國防教育課。 [詳細] -
走愛國愛教的康莊大道,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製作的五集曆史文化紀錄片《紮什倫布》,以曆代班禪額爾德尼駐錫地紮什倫布寺為核心,圍繞“源流”“交融”“承願”“定製”“圓夢”五個主題。[詳細] -
西藏光影的今昔穿梭
這部紀錄片揭示的一個現象是,曆代中央政府對藏傳佛教給予了充分尊重,促使其健康發展。《紮什倫布》紀錄片提到,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在13世紀中葉就形成,當時格魯派還沒有采用轉世製度,但隨著西藏政教局勢的不斷發展,也采用了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