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讓傳統文化成為創新的重要源泉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you) 秀作品。這對文化工作者來說,是極大的激勵。近年來,日喀則市以保護傳(chuan) 承唐卡文化、發展壯大唐卡產(chan) 業(ye) 為(wei) 目標,創作了一批不失傳(chuan) 統色彩、緊扣時代主題,融合觀賞性、藝術性、思想性的新時代優(you) 秀唐卡作品,深受廣大群眾(zhong) 與(yu) 遊客喜愛。
在位於(yu) 日喀則市非遺展示展銷中心的創作室內(nei) ,唐卡畫師們(men) 正在全神貫注地描畫著,整個(ge) 畫室靜得出奇。走近細看,唐卡畫麵展現的是在亞(ya) 東(dong) 縣易地扶貧搬遷點,在上海援藏幫助下修建的民宿前群眾(zhong) 載歌載舞、團結友愛的場景。畫師米久告訴記者,這幅新題材唐卡由8名畫師在今年5月開始創作,完成後將由上海博物館收藏。
今年33歲的米久是西藏勉薩畫派非遺傳(chuan) 承人西洛的徒弟,17歲開始學習(xi) 唐卡繪畫技藝。自2019年開始,米久跟隨西洛參與(yu) 新題材唐卡創作,其中就包括目前還在創作過程中的《千米唐卡》。記者了解到,《千米唐卡》主要體(ti) 現日喀則曆史與(yu) 民俗文化、建設成就等內(nei) 容。長848米,寬2.5米,2020年開始創作,由本地4個(ge) 繪畫團隊、共80名畫師與(yu) 學徒參與(yu) 創作,目前已完成298米。
“老師經常跟我們(men) 說要有創新的勇氣,在合理範圍內(nei) 去嚐試,在傳(chuan) 承的同時創新,麵向市場。剛開始畫新題材唐卡時,有人會(hui) 說我們(men) 不遵循傳(chuan) 統。但是我們(men) 畫出來的新題材唐卡不隻受到遊客喜愛,也深受本地群眾(zhong) 喜愛,我覺得這就是讓傳(chuan) 統文化‘活’起來。”米久說。
2019年,日喀則市正式啟動百幅新題材唐卡創作與(yu) 展覽項目,首批50幅作品由37名本地唐卡畫師參與(yu) 創作,曆時兩(liang) 年完成。內(nei) 容包括西藏和平解放60年、西藏文明發展史、西藏風景名勝三個(ge) 部分,旨在全麵展現日喀則市悠久曆史、燦爛文化、大美風景,充分運用唐卡豐(feng) 富的藝術表現形式,並結合現代人日益多樣化的審美取向,記錄和展現日喀則厚重久遠的曆史文化及經濟社會(hui) 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
“啟動項目前期,我們(men) 專(zhuan) 門對唐卡概念、繪畫起源、發展都做了研究,隨後製定詳細方案,選定主題,送審報批。新題材唐卡是在遵循傳(chuan) 統唐卡特有工序畫法的基礎上,對題材做了改變,在表現內(nei) 容和形式上注入了更多的時代精神。”原唐卡協會(hui) 秘書(shu) 長、現日喀則市博物館館長巴次說。
西洛畫唐卡34年來,共培養(yang) 了80多名徒弟,其中48名為(wei) 直係徒弟。自2019年以來,他帶領徒弟參與(yu) 百幅新題材唐卡創作與(yu) 展覽項目,力求在畫卷中真實展現藏族人民的生活巨變,展示傳(chuan) 承千年的西藏唐卡繪畫技藝。
“傳(chuan) 統文化博大精深,我們(men) 要讓傳(chuan) 統文化成為(wei) 創新的重要源泉,以優(you) 秀傳(chuan) 統唐卡為(wei) 本,在題材、形式、內(nei) 容等方麵革新,將傳(chuan) 統藝術與(yu) 當下的生活結合起來,煥發出新的生機。”西洛說。
在日喀則市非遺展示展銷中心與(yu) 日喀則市博物館,新題材唐卡《脫貧致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第一個(ge) 在日喀則市博物館展出的《涼州會(hui) 談》,生動展現著新時代西藏各族人民可感可知的生活巨變、昂揚向上的精神麵貌、對黨(dang) 和祖國的感恩之情,受到群眾(zhong) 和遊客的喜愛。“下一步,我們(men) 打算在新題材唐卡的基礎上,繼續開發推出更多產(chan) 品。讓唐卡不光是掛在牆上的美術作品,還要延伸產(chan) 品,推動整個(ge) 唐卡產(chan) 業(ye) 發展。”巴次說。
日喀則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文化局黨(dang) 組書(shu) 記普次仁介紹,近年來,日喀則市文化局為(wei) 保護傳(chuan) 承唐卡文化、發展壯大唐卡產(chan) 業(ye) ,開展“全市唐卡產(chan) 業(ye) 發展及唐卡藝術傳(chuan) 承人培訓”,全市文化產(chan) 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及唐卡行業(ye) 傳(chuan) 承人共185人參加培訓。
目前,日喀則市共有唐卡畫師556人,全市唐卡年產(chan) 值近2000萬(wan) 元,國家級、自治區級唐卡非遺代表性名錄項目合計2項、代表性傳(chuan) 承人5名。
“下一步,日喀則市文化局將繼續組織唐卡畫師創作日喀則百幅新題材唐卡,以此進一步弘揚、保護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樹立良好的日喀則唐卡藝術形象,不斷激發日喀則畫師在現實題材唐卡創作上的潛能。同時,以新題材唐卡繪製內(nei) 容為(wei) 載體(ti) ,挖掘其中的元素加以開發,推出文創產(chan) 品。”普次仁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產教融合 促就業
近年來,西藏把職業教育作為促進就業、帶動創新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堅持“以就業為向導,以服務為宗旨”,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技能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 [詳細] -
全國古籍保護工作先進個人尼夏:保護文化遺存 共享古人智慧
古籍是曆史的見證、文明的記錄,更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詳細] -
拉薩民族手工藝又在北京實力“圈粉”
近日,記者從拉薩市經信局獲悉,為促進京拉兩地產業交流,推動拉薩民族手工業高質量發展,在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的大力支持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