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民生福祉 繪就幸福畫卷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hui) 和諧之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2023年,拉薩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順應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改善民生和凝聚人心作為(wei) 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下功夫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就業(ye) 、養(yang) 老、就醫等問題,不斷夯實民生基石,紓解民生難題,增進人民福祉,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溫暖的民生答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hui) 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抓緊抓實抓好。
今年以來,拉薩市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為(wei) 契機,聚焦“精、準、實”,深挖就業(ye) 服務潛力,大力推行“家長式”就業(ye) 服務,在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服務領域實現多個(ge) “最多、最優(you) 、最先”,在全區率先提前完成就業(ye) 率95%的指標任務,區外就業(ye) 1270人,區外就業(ye) 率達14.7%,創曆史新高。
拉薩市人社局高校中心工作人員次央說:“下一步,我們(men) 將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堅守人民至上理念,以群眾(zhong) 滿意為(wei) 不竭動力源泉,在就業(ye) 服務領域持續為(wei) 全區作表率、當好排頭兵,為(wei) 推動新時代新征程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走進城關(guan) 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幾位老人悠閑地圍坐在桌旁,工作人員不時為(wei) 他們(men) 倒上酥油茶,老人們(men) 邊喝邊聊,畫麵十分溫馨。該日間照料中心結合實際需求,為(wei) 入住的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有償(chang) 、低償(chang) 、無償(chang) 相結合的生活護理、健康餐飲、娛樂(le) 活動、心理疏導等各項服務,踐行養(yang) 老社會(hui) 責任。城關(guan) 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誌願者格桑拉姆說:“老人們(men) 認為(wei) 自己老了還能享受這種服務,是基於(yu) 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都非常高興(xing) 。我作為(wei) 誌願者,很喜歡為(wei) 老年朋友服務,我也有信心能繼續服務好他們(men) 。”
今年以來,市衛健委共開展巡回診療299場次,受益人數達11萬(wan) 餘(yu) 人,累計完成全民健康體(ti) 檢28萬(wan) 人左右,持續提升健康扶貧成果,三類重點監測對象入戶核實率、分類救治率、家庭醫生簽約率達100%,通過多措並舉(ju) 、靶向施策,有利推動了我市基層衛生健康事業(ye) 的高質量發展。
為(wei) 政之道,以順民心為(wei) 本,以厚民生為(wei) 本,以安而不擾為(wei) 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民生的接力棒不斷傳(chuan) 遞,久久為(wei) 功,用小實事累積成大民生,一幅幅溫暖幸福的民生圖景正在拉薩這片熱土上徐徐展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城關區紮細街道尼卓林社區:讓群眾真正成為主題教育的受益者
利用蜀園和8848黨群服務V站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群眾的多元化需求;結合創新創業特點,打造首家創新創業服務V站;依托“心靈驛站”平台,開展豐富多樣的關注心理健康活動…… [詳細] -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馬鎮探索建立“橙色探頭”工作模式
連日來,為深化主題教育和城鄉環境綜合大整治工作成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堆龍德慶區馬鎮充分利用轄區67名環衛工人熟悉人、事、地、物、情的優勢,探索建立“橙色探頭”工作模式。[詳細] -
拉薩市城關區舉辦第二批社區工作崗前集訓
近日,拉薩市城關區舉辦第二批社區工作者崗前集訓,為445名即將分赴城關區80個村(居)社工崗位的高校畢業生講授入職“第一課”。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