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阿裏劄達縣劄布讓依托旅遊資源,讓群眾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溫凱 洛桑旦增 趙書彬 陳林 韓劉 發布時間:2020-08-05 10:18: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大河經處多綠洲,綠洲之畔是藏家,藏家之上為(wei) 土塬,土塬斷崖有古跡。走進古格腳下的劄布讓村,象泉河穀幹熱的夏風,吹拂村內(nei) 硬化路兩(liang) 旁的楊柳;當空的驕陽透過純淨的天空,把村外的土林照得分外金黃。

  83歲高壽的索朗拉姆安靜地坐在修葺一新的庭院內(nei) ,看著一撥撥遊客來到家中。不多時,兒(er) 子次仁多吉和兒(er) 媳忙裏忙外已把遠道而來的客人一一安頓好。依托古格遺跡景點,劄布讓村從(cong) 2006年建起第一家家庭旅館開始,到今天,39戶中已有80%以上辦起了家庭旅館,一年四季喜迎八方來客。

  旅途中最美的是風景,更是風景裏的人。旅遊,給鄉(xiang) 土村落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又如何影響那裏的人?且看阿裏地區一個(ge) 藏族村落的鄉(xiang) 村巨變。

  小康全靠共產(chan) 黨(dang)

  滄桑古跡穿過千年時空,歲月老人目睹百年巨變。從(cong) 曆史深處走來,吃上“旅遊飯”的紮布讓,讓索朗拉姆老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徹底甩掉了貧窮的帽子。

  “舊西藏時,人吃的比現在牲口吃的還差。”經曆過封建農(nong) 奴製度,對無比淒慘生活的記憶往往集中在“吃”這項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都吃不飽更奢談其它,索朗拉姆老人感慨道,“現在,好東(dong) 西吃不完、好衣服隨時穿、好房子百姓住,這就是黨(dang) 的恩情啊!”

  古格遺址依土林斷崖而建,並按照社會(hui) 地位的高低分為(wei) 三層,頂層住王公貴族,中層為(wei) 宗教場所,最底層黑色的小窯洞就是百姓、農(nong) 奴的蜷居之地。劄布讓的老一代都居住過山上的黑洞窟,如今已成為(wei) 中外遊客觀覽的曆史景觀。

  一業(ye) 興(xing) 而百業(ye) 旺,繼家庭旅館後,感恩奮進的劄布讓人又先後搞起了民間施工隊、象雄半細毛羊養(yang) 殖、青稞良種種植基地、觀光運輸車隊等產(chan) 業(ye) ,並且業(ye) 業(ye) 紅火。據托林居委會(hui) 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2019年劄布讓人均收入達到52362.6元(含邊民、林業(ye) 、草場等政策補貼)。這一數字接近當年西藏農(nong) 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五倍。

  索朗拉姆老人的兒(er) 子次仁多吉,是托林鎮托林居委會(hui) 主任,他告訴記者:“在黨(dang) 和政府關(guan) 心支持下,群眾(zhong) ‘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已經解決(jue) 。貧困家庭有國家政策補貼、有村裏產(chan) 業(ye) 分紅,不僅(jin) 脫了貧,生活也很幸福哩。”

  56歲的多吉卓瑪一人帶兩(liang) 個(ge) 小孩,一個(ge) 小孩上大學,一個(ge) 小孩患有智力障礙,家庭因病、因缺勞力成了劄布讓僅(jin) 有的三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她家除了國家政策補貼,去年通過產(chan) 業(ye) 分紅收入14000元,同時還拿到村裏特殊照顧的4500元。

  幸福生活比蜜甜

  漫步在劄布讓,藏式二層小樓錯落有致,水泥路連接家家戶戶,精心打理的花草樹木增添不少綠意,這個(ge) 由河北省石家莊市對口援建的劄布讓邊境小康村已經建成近兩(liang) 年。看過去生活在洞窟裏的農(nong) 奴戶戶成了小康之家,今夕往昔,不勝感慨。

  坐落村中央的金珠德吉家庭旅館開門迎客,藏漢英三種文字的門牌格外醒目,小院寬敞整潔,屋內(nei) 布置精心,各式各樣的花卉開得正豔。今年50歲的女主人金珠德吉笑臉相迎,倒上一碗醇香的酥油茶,既解渴又很快消除了攀登古格遺址時湧上來的疲憊。

  “家裏要衛生,服務要勤快,遊客的需求要想辦法滿足,拿出我們(men) 藏族的熱情好客,遊客自然越來越多。”幹了14年家庭旅館服務,金珠德吉家從(cong) 最開始的4個(ge) 床位到如今的36個(ge) 床位,從(cong) 土坯房到二層藏院,從(cong) 沒水沒電到衛生間、洗澡室一應俱全。

  遊客不斷給村民帶來新理念,像開家庭旅館、修建洗澡場地這些最初的想法都來自遊客。“服務別人先提升自己”,在旅遊的雙向互動中,劄布讓的村民都懂得了這個(ge) 道理。一戶戶藏家別具特色的旅遊服務不斷給遊客帶來暖心、愜意和舒適。同時,也深刻而直接地影響著村民,並通過自身觀念轉變走上了現代文明生活。

  修葺一新的衛生所對麵就是村醫措姆的家,基本藥品配備齊全,村民有什麽(me) 頭疼腦熱不用出村。“我們(men) 百姓生活得非常幸福,現在的醫療衛生條件也是過去根本不能比的。”措姆從(cong) 事村醫已有40多年,她估摸著村裏的人均壽命“從(cong) 當時45歲左右提高到了80歲左右。”

  我們(men) 都是一家人

  客廳裏,擺放著金珠德吉與(yu) 中外遊客的合影,那些都是遊客洗好郵寄過來或再次遊覽帶來的。這一張張照片記錄了金珠德吉一家與(yu) 遊客的點滴故事。

  “我種下的花又活過來了,感謝你的精心嗬護,真棒!”這是“小何”(音)給金珠德吉的微信留言。再次聽到小何的讚美,金珠德吉開心地笑了起來。金珠德吉拿出一本2017年的台曆,台曆以她的家庭旅館為(wei) 主題,這是小何專(zhuan) 門製作送給金珠德吉的禮物。

  小何家住湖南,來古格遊覽不下四五次,每次都住金珠德吉家。兩(liang) 人一直保持微信聯係,逢年過節相互問候。從(cong) 湖南到阿裏幾千公裏的距離,就這樣始終激蕩著朋友間的惦念和牽掛。

  通過旅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劄布讓得到生動體(ti) 現。“遊客來後隻有老母親(qin) 一人在家,他們(men) 就給我打個(ge) 電話直接入住了,就像到自己家一樣。”次仁多吉說,通過旅遊,我們(men) 接觸到了全國各地的人,大家的心更近、情更親(qin) 了。

  劄布讓處於(yu) 中國最西端,被譽為(wei) “太陽西沉的地方”,當朝陽升起和落日夕照,土林深處都會(hui) 折射出最燦爛最絢麗(li) 的風光,帶來壯觀的視覺盛宴。劄布讓位於(yu) 祖國的西藏高原,黨(dang) 的光輝照邊疆,好政策潤及尋常百姓家,邊境小康村成為(wei) 了中國最美麗(li) 的地方。

  離開劄布讓,耳邊響起歲月老人索朗拉姆的希望:“現在的生活很幸福了,我的人生旅程也沒有多長了。就希望西藏穩定、國家繁榮、世界和平,下一代在共產(chan) 黨(dang) 的帶領下越過越好!”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