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成立55年來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綜述:奏響“健康西藏”最強音
2020年7月16日,墨竹工卡縣衛建委、醫保局以及縣人民醫院聯合在嘎則新區易地搬遷點開展送醫送藥暨城鄉(xiang) 居民醫療保障政策宣傳(chuan) 活動。活動中,工作人員向群眾(zhong) 詳細講解了大病救助、異地就醫轉診等政策,並進行了免費義(yi) 診。(資料圖片)通訊員 洛桑克珠 記者 唐斌 攝
55年孜孜追求,不變的是鐵肩道義(yi) ;55年上下求索,不變的是醫者仁心;55年歲月滄桑,西藏醫療衛生事業(ye) 飛速發展。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從(cong) 早期群眾(zhong) 看病的老三樣“聽診器、血壓計、體(ti) 溫表”,到如今的“B超、CT、核磁共振”;從(cong) 舊西藏僅(jin) 有的3所官辦藏醫機構,到如今全區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到1642個(ge) ;從(cong) 民主改革前35.5歲的人均預期壽命,到如今的70.6歲……
55年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醫療衛生事業(ye) 大踏步邁進,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工作導向,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斷把黨(dang) 中央各項工作部署落到實處,“健康西藏”已成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西藏篇章的有力支撐。
構建起更加優(you) 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
“快去通知央金阿媽,他們(men) 又來免費看病啦!”居住在拉薩市拉魯社區的居民巴桑卓瑪,得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又來居委會(hui) 開展疾病診療、康複指導、健康教育等服務,連忙讓丈夫去通知鄰居。
自治區人民醫院大廳裏,當患者行動不便時,貼心的陪診、輪椅平車租借、預約掛號等服務微笑而來;
當患者需要幫助時,暖心的導診就醫、谘詢了解、預約住院等服務不期而至;當患者手機沒電、口渴時,快速充電裝置、自助飲水點、便民箱等溫馨服務觸手可及……
近年來,西藏構建起覆蓋城鄉(xiang) 的自治區、地市、縣、鄉(xiang) 、村五級醫療服務體(ti) 係,為(wei) 實現人民對於(yu) 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堅強的健康保障。
放眼55年來西藏醫療衛生領域發生的巨大變化,“西藏速度”在這裏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ti) 現——
和平解放前,舊西藏隻有3所官辦藏醫機構,沒有一張病床,西醫西藥幾乎空白,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健康毫無保障。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內(nei) 地醫務人員隨軍(jun) 入藏。次年6月,西藏曆史上第一所人民醫院——昌都人民醫院誕生。同年9月,拉薩人民醫院(即現在的自治區第一人民醫院)成立。
60年代、70年代、80年代西藏相繼建立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疾病預防控製機構,婦幼保健院(站);90年代大力發展農(nong) 牧區衛生事業(ye) 即鄉(xiang) 衛生院、縣衛生站、縣婦幼保健院“三項”建設;2000年以來,自治區衛生監督所、自治區血液中心正式建立,覆蓋城鄉(xiang) 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建成。
近年來,國家和自治區逐年加大對衛生事業(ye) 的投入力度,改擴建了自治區人民醫院、藏醫院,新建了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自治區婦產(chan) 兒(er) 童醫院基本完成建設,各市、縣、鄉(xiang) (鎮)醫療衛生機構改擴建工程基本完成,全區所有行政村均有村級衛生室,基本實現一村兩(liang) 醫。
經過55年發展,西藏形成了藏西醫為(wei) 主體(ti) 的醫療服務體(ti) 係,全區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到1642個(ge) 、床位數17073張、衛生技術人員26150人,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衛生技術人員數、執業(ye) (助理)醫師數達4.87張、5.89人、2.58人。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dang) 組副書(shu) 記、主任格桑玉珍表示,西藏醫療衛生事業(ye) 的長足發展,使全區人民在衛生健康領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有了明顯提升,為(wei) 實現西藏經濟持續發展、社會(hui) 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le) 業(ye) 提供了有力保障。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助推“健康西藏”建設
“伍大夫,我從(cong) 北京回來了!”
正在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內(nei) 科診室出診的援藏專(zhuan) 家伍滿燕看到眼前的小夥(huo) 子霎時愣住了。
“是我,米瑪!我從(cong) 北京回來了!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一定要感謝您!”說著,小夥(huo) 子為(wei) 伍滿燕獻上了哈達。接過哈達,伍滿燕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這才是29歲小夥(huo) 子該有的樣子!”
此前,米瑪因患有嚴(yan) 重的心髒病從(cong) 日喀則來到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內(nei) 科就醫,因病情複雜,援藏醫生伍滿燕積極協調米瑪到援助單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進行了手術,經過京藏兩(liang) 地的聯合救治,挽救了米瑪的生命。
米瑪千裏轉診、重獲新生的故事是醫療援藏惠及高原兒(er) 女健康福祉的一個(ge) 生動寫(xie) 照。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十分關(guan) 心西藏醫療衛生事業(ye) 和各族群眾(zhong) 的健康,在醫療服務、製度建設、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給予西藏特殊的支持政策,部署實施了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為(wei) 推動西藏醫療衛生事業(ye) 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2015年以來,在援受雙方共同努力下,西藏實現了371種“大病”不出自治區、2373種“中病”不出地市、一些常見“小病”在縣級醫院就能得到及時治療,危急重症病人搶救成功率達到90.65%,比2014年提高約20%。
——援藏專(zhuan) 家幫帶醫療團隊721個(ge) 、本地醫務人員2031名。擇優(you) 選派1454餘(yu) 名本地醫護人員到支援醫院跟崗培訓、進修。
——在重點打造重症醫學、心血管、放射、婦產(chan) 等重點科室基礎上,大力推進卒中、胸痛、創傷(shang) 及孕產(chan) 婦和新生兒(er) 危急重症救治“五大中心”建設。
——“打包移植”先進經驗和技術成果1061項,攻關(guan) 技術難題1305個(ge) ,填補刷新技術空白1541項,“1+7”醫院專(zhuan) 業(ye) 醫療服務水平和科研能力顯著提升。
此外,自2016年以來,全國98家三級醫院累計派遣2209名專(zhuan) 家進藏對口幫扶西藏貧困縣縣級醫院,健全規章製度3400餘(yu) 項,幫帶培養(yang) 縣級醫院骨幹1200餘(yu) 名,帶領開展600餘(yu) 項縣域新業(ye) 務,分別創建成功“二甲”和“二乙”縣級綜合醫院15家和42家,有力提升了西藏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和醫療技術水平。
實踐充分證明,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和對口幫扶工作功在當代,利在長遠,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具體(ti) 舉(ju) 措,已成為(wei) 一項惠及各族群眾(zhong) 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民族團結工程。
更加完善的醫保製度讓全民共享“健康紅利”
“我這次因為(wei) 高血壓住院治療花了一萬(wan) 多元,但我個(ge) 人隻支付了一小部分,其他都由醫保報銷。在這裏,報銷隻要資料齊全,就能立即辦理,很方便。”
今年56歲的拉薩市吉日社區居民德吉旺姆在2010年體(ti) 檢時查出患有高血壓,要定期去醫院檢查,每日按時服藥,每年四五千元的醫藥費對她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但在今年,經過吉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城鄉(xiang) 居民門診特殊病醫保刷卡結算業(ye) 務報銷,德吉旺姆的就醫負擔大為(wei) 減輕,實現了在家門口就醫、在家門口享受醫保報銷。
拉薩市醫保中心主任次仁金宗介紹說:“我們(men) 的目的就是把醫保報銷落實到基層、送到群眾(zhong) 家門口。下一步,拉薩市將陸續開通全市條件成熟的鄉(xiang) (鎮)衛生院門診特殊病刷卡係統和村衛生室普通門診刷卡係統,打造‘15分鍾衛生健康服務圈’。”
為(wei) 讓更多像德吉旺姆一樣的患病群眾(zhong) 享受到醫療改革釋放的“健康紅利”,使城鄉(xiang) 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增進人民福祉,今年西藏印發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製度整合工作的通知》,將農(nong) 牧區醫療製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製度整合為(wei) 統一的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製度,該製度從(cong) 2020年起在全區範圍內(nei) 執行,實現了覆蓋範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和基金管理6個(ge) 方麵的統一,確保了全區城鄉(xiang) 居民同等享有更加公平、更高效率的醫療保障製度。
與(yu) 此同時,西藏重點聚焦貧困地區和因病致貧返貧等貧困人口,精準施策、綜合保障,做好參保繳費有資助、待遇支付有傾(qing) 斜、基本保障有邊界、管理服務更高效、就醫結算更便捷,切實提高農(nong) 牧區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受益水平。
2016年以來,隨著健康扶貧責任、工作、政策“三落實”,“三個(ge) 一批”和三年攻堅行動深入開展,全區6.34萬(wan) 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建檔立卡貧困患者清零銷號,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空白點”全麵掃除。
通過實施“三個(ge) 一批”行動計劃,西藏大病集中救治病種範圍在國家基礎上擴大至38種,救治大病患者4745名、簽約服務慢病患者19879名、兜底保障重病患者1193名;通過組織醫務人員在高海拔、偏遠、邊境的10縣96鄉(xiang) 鎮開展基層巡回診療試點,引導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提升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和效率。
此外,西藏基本醫保對貧困人員實行“先診療後付費”製度,貧困人員在統籌區內(nei) 符合規定的住院、門診特殊病醫療費用提高5%的報銷比例;全麵取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封頂線;對貧困人口實施傾(qing) 斜性醫療救助政策,普通醫療救助限額較原有規定提高4萬(wan) 元,達到每年10萬(wan) 元;在此基礎上,對個(ge) 人及家庭自付醫療費用負擔仍然較重的,進一步加大救助力度,實行重特大醫療救助,救助限額較原有規定提高5萬(wan) 元,達到每年20萬(wan) 元。
風勁帆滿圖新誌,砥礪奮進正當時。我們(men) 堅信,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正確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關(guan) 心和支援下,在全區衛生健康工作者的努力奮鬥下,西藏醫療衛生事業(ye) 將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譜寫(xie) 更加華美的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山南市醫療衛生事業一切為了百姓的健康
上半年,西藏山南市持續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把工作重心聚焦到人民的健康上,讓人民群眾享受到了更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詳細] -
讓群眾享受優質醫療衛生資源
一直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群眾的健康作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大力推進醫療衛生健康事業。[詳細] -
西藏波密縣醫療衛生係統到敬老院開展義診活動
近日,波密縣醫院、藏醫院、疾控中心安排醫護人員到縣敬老院開展義診活動。[詳細]